高考后放飞自我指南

  高考最后一科结束的那一刻,我从教学楼往外面走,不远处的宿舍楼那边传来了一阵阵吼叫声,紧接着一堆纸片像蝴蝶一样,从宿舍的阳台上翩翩飞落。它们是被撕碎的课本,或者成堆的试卷。

  每一年高考后这一幕都会上演,总会有一些人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释放压力。学校会三令五申,但通常睁只眼闭只眼。毕竟是最后一次了。

  

  高考结束时,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习惯:从拼命学习一下子变成不学了。像玩过山车一样,从最高点猛然坠落,一点过渡都没有。

  中国的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前,一直有学校、老师、家长在推着自己往前走,像赶羊一样催促着他往高考的方向前进。这个过程,对许多人来说相当程度上是被动的。高考的测试内容又是特定的,毫无疑问,它所指向的学习目标,不可能覆盖人生方方面面的需要。

  它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但却只是教会学生应试而已。因此,在很长时期里,高考备受质疑,被批评为“应试教育”、“填鸭教育”。

  批评高考的声音很容易在学生中引起共鸣,也很容易成为媒体喜爱的焦点。韩寒高一时六门功课挂了五门,他从学校退学。他主张没必要学数学,因为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不会超过小学二年级的程度。而如果是为了锻炼头脑,数学课的内容还不如侦探小说呢。他又主张没必要学英语,因为大多数人根本就用不到。

  等等一系列言论,二十多年前在学生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老实说是很不好的影响,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判断力有限,并不能真正明辨是非。当年的韩寒同样如此。多年后,步入了成熟的年龄,他写文章对当年的退学行为,以及当年发表的“读书无用论”表达悔意,承认它们都是错误的。但却没有多少人留意到。

  韩寒生活在上海,成长环境和见识不是其他来自小地方的农村孩子能够相比的。他在写作、运动,甚至颜值方面拥有一般孩子远不具备的天赋。他当时实际上已经是网红,有当的知名度。

  退学后,韩寒的人生路依旧青云直上。而那些听了他的话,不好好学习,甚至跟着他退学的人,却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没人家的命,却学人家的病。人生的路如果因此走歪,最后只能自己吞下苦果,韩寒不会为你负责。

  

  任何人的意见,只能是参考而已,只能根据自己实际的条件和经验,做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绝不能盲目听从或跟随。

  这些年,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高考当然不是完美的制度,当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缺憾,但几乎已经是最好的制度了。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认识到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完美,只有相对较优、最优的解。

  高考是公平的,是公平的,是公平的。

  对全国大多数的孩子而言,高考整体上是公平的。只要你足够聪明、勤奋,你就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成绩,去比较好的学校,去争取比较好的未来。不论出身,不问贫富,不分阶层。而在高考结束之后,这样单维度的竞争,就几乎不会再存在了。

  那些出身富裕,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他们在见识、信心、人脉、资本方方面面的优势条件,将逐渐开始发挥作用,也许是碾压其他普通出身的孩子。

  高考结束后,我们应该认识到竞技场和游戏规则都已经变了,应该忘记那些有人赶着自己前进的日子。从现在开始要靠自己去选择方向,自己往前走了。

  高考是最优解,但不是完美教育。高考结束后,不是撕掉课本,停止学习,而是自己给自己素质教育,弥补以往所受教育的不足。也许是学习某款软件,也许是锻炼身体,也许是改善仪表,不一而论。自己需要什么,什么东西未来对自己有用,就学习什么。

  真正的素质教育一向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是学校里的集体所无法完全提供的。只有自己特别清晰,不断引导自己往适合自己的方向前进,才能够获得。

  大学的三年或四年时光,正是新的竞技开始之前的缓冲和准备期。高考结束的那一个时刻开始,就应该珍惜这一段时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