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窃取同学信息被刑拘,失控的“专业自负”终将造成双输

  转自:封面新闻

  7月3日,针对“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学生信息被非法获取”的情况,海淀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开展调查。经查,嫌疑人马某某(男,25岁,该校毕业生)涉嫌非法获取该校部分学生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目前,马某某已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此事起因于近日有网友爆料称,马某某,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利用专业技术盗取全校学生个人信息,并搭建了给全校学生颜值打分的网站。(新华社)   窃取学生个人信息,搭建“颜值打分”网站。马某某所作所为,不只是灰色地带游走,而显然是踩到红线了。从警方通告来看,果断采取“刑事拘留”举措,足可见此事性质之恶劣、情节之严重。严格说来,本案所牵出的,乃是一起陈年旧事。马某某在研究生阶段的“劣行”意外被翻出,引爆全网后,校方及时报警,而后才有了后续的这一波调查、处置。以身试法终遭重锤,马某某的所作所为,着实属于咎由自取。   从犯罪事实、法律适用等层面理解,本案并不复杂。真正令人困惑的,其实是马某某的动机。大费周章、铤而走险盗取同校学生信息,搭建所谓“颜值打分”网站,到底为哪般?当事人能从中获得何种利益?从目前已有的信息看,这一网站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商业变现路径,“娱乐性”属性大于“营利性”。当初,马某某曾在社交平台洋洋得意地表示,“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完成了我大二时就想做的坏事。”明知是坏事,还是要执意而为,试问,背后究竟有着何种?   倘若以窃取公民个人信息案论,马某某案件,呈现出鲜明的“非典型”特征。我们知道,一般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多是用于广告营销、电信诈骗等特定用途,至于说肖像、私密照片,则往往被用于外网、暗网的“色情网站”等。与之相较,马某某的做法,明显超越了传统犯罪学经验归类……但是,如果换个角度理解,我们又会发现,马某某的行为,那么的似曾相识。毕竟,“少年骇客”“坏小子天才”的人设,对于某些行业后生来说,素来有着某种畸形而巨大的诱惑力。   社会面上一些职业恶俗和错误示范,倒灌到校园,使得一种“炫技”“耍酷”“逞能”的不良风气,在极少数学生中间,成为隐秘流行的亚文化。“技术至上”“强者为王”的赛马游戏下,马某某自我膨胀、自我迷失,洋洋得意于“颜值打分网站”的杰作,殊不知一招不慎违法犯罪,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和职业生涯,埋下大雷。很多时候,“工程师气质”的狂放一面,往往会被后生晚辈歪曲理解。不顾语境的东施效颦,玩大了、玩砸了,把自己玩进去者,不在少数。   搭建颜值打分网站,看起来直接危害并没有太大。但毫无疑问的是,其中至少涉及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等多项触犯法律的情形。马某某最终会被如何定罪量刑,终将面临法律的裁断。“高学历犯罪”让人痛心疾首,但本案的最深刻的教训或许还在于,提示了一种长期被视而不见的风险,也即当“专业自负”凌驾于社会规范之上,那种风险外溢和自我毁灭的双输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