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河南大学汉硕考研考情分析(含分数线、参考书目、备考经验)
原标题:【24考研】河南大学汉硕考研考情分析(含分数线、参考书目、备考经验)
本文包含以下内容:①报考学校综述②专业设置及报录比③考试科目④奖助政策⑤历年分数线情况⑥参考书目⑦初试内容与解析⑧备考经验及时间管理规划
河南大学
坐标:河南—开封市
招生院系:文学院
学校官网:http://grs.henu.edu.cn
咨询电话:0371-22867269 22869091
邮箱:zsgl@vip.henu.edu.cn
报考学校综述
河南大学简介
河南大学(Henan University),简称河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
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古城开封清代贡院旧址诞生,首任校长为著名教育家林伯襄先生。1923年3月3日, 在预校基础上建立的中州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设文、理两科,冯友兰、曹理卿分任文、理科主任。
文学院介绍
河南大学文学院是河南大学设立最早并且从未中断办学历史的唯一院系,其前身是设立于1923年的中国文学系,首任主任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
郭绍虞、董作宾、嵇文甫、段凌辰、李笠、罗根泽、刘盼遂、缪钺、楚图南、姜亮夫、高亨、范文澜、朱芳圃、张长弓、李嘉言、万曼、任访秋、于安澜、华钟彦、高文、张振犁等一大批名师先后在此执教,历史传统悠久,学术积淀深厚。
文学院现有三个一级硕士学位点,分别是:
1、中国语言文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理论与应用、对外汉语教学、方言研究及应用)、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语法学、汉语史、训诂学、文字学、文章学)等等。
2、民俗学: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民俗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3、戏剧影视文学:
民族戏曲学、戏曲与民俗、中文戏剧、影视理论与编导实践。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毕业后方向
1. 考博
2.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3. 高中语文教师
4. 从事对外交流事业
5. 进入外资企业从事文秘工作等
6. 新闻媒体、翻译等
专业设置及报录比
学院代码及名称:文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045300汉语国际教育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本学科拟招人数:27人
学制:3年
学费:8000元/人.年
奖助政策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奖助政策。
历年分数线情况
历年分数线和报录比
2023年:
复试线372,单科线51/90
2022年:
报180+,录38人,推免1人,复试线351,单科线51/90
2021年:
报150+,录22,复试线338(国家线337),单科47/71
2020年:
报100+,录35,其中推免0,复试线331,单科线46/90
2019年:
报97,录20,其中推免0,复试线343,单科44/90
2018年:
报104,录19,其中推免0,复试线321,单科线44/90
2017年:
报108,录20,其中推免0,复试线330,单科线44/90
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
354 汉语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教程》 魏清源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樊葳葳、陈俊森等主编 《中国古代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考试内容与解析
题型解析
现代汉语部分:
名词解释 每题5分 共10分
歧义句 每题5分 共10分
简答 每题10分 共40分
论述 每题5分 共15分
古代汉语部分:
名词解释 每题5分 共10分
简答 每题10分 共40分
标点翻译 每题25分 共25分
中国文化要略部分:
名词解释 每题5分 共20分
简答 每题15分 共30分
论述 每题25分 共25分
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部分:
名词解释 每题5分 共20分
简答 每题15分 共30分
论述 每题25分 共25分
354汉语基础真题解析
现代汉语:
名词解释:1.儿化韵 2.主谓谓语句(2023)
简答:1.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语法功能上的联系和区别(2023)
歧义句:老人可以接待他谁都不认识(2023)
论述:什么是兼语式,兼语式的特点。(2023)
古代汉语:
名词解释:1.会意 2.读如(2023)
简答:
1.同义辨析:美和好(2023)
2.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联系与区别(2023)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真题解析
中国文化要略:
名词解释:1.姓氏 2.四库全书(2023)
简答:1.为什么儒道思想能够互补?(2023)
论述:孔子对中国文化史做了什么贡献?(2023)
外国文化与跨文化:
名词解释:1.社会方言 2.双语现象(2023)
简答:1.简述非语言交际的基本研究内容(2023)
论述: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克服“文化休克”?(2023)
出题风格
现代汉语:
1、真题重复率高
2、全部是主观题
3、语言应用类题型增加
古代汉语:
1、题型固定,出题点固定
2、全部是主观题
3、古文标点翻译源自书上
中国文化要略:
1、考察细致
2、全部是主观题
3、真题重复率高
4、论述题偏重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
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1、考察细致
2、全部是主观题
3、真题重复率高
4、每年必考各国文化特点或各国人性格特点
备考经验及
时间管理规划
公共课
(101)政治:
肖秀荣yyds!我政治开始得比较晚,9月份才开始,因为有去年的基础,我就直接开始刷一千题了,总共刷了两遍,后期主要就是看错题了。肖八和肖四点选择题真的很重要!大题就是背肖四了。相信肖大大!
(201)英语:
单词+真题+作文模板。由于本人英语太差了,背单词软件用的是墨墨,每天都要背!英语真题我刷了三遍,主要是找写题的思路,要做到能在原文里找到答案。作文就是背王江涛的作文书啦,最好自己修改修改,一方面自己修改后背起来容易很多,另一方面防止和其他同学撞模板。
专业课
(354)汉语基础:
我不知道背了多少遍,前期从头到尾背一遍可能需要一个月,但是到后期我是看着目录四天背一遍。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理解。
今年河大题型稍有改动,学弟学妹们不能只背书上的知识点了,更重要的是会灵活运用。古代汉语真的令人头秃,那么厚的古代汉语书,反复地背诵,通过整理框架逐渐条理清晰。
现在想起初试的考题“白和皙的区别”还是很后悔,因为自己偷懒,仅看了两遍没有背诵例子(哭)。学弟学妹们一定不能有侥幸心理,古代汉语考点真的特别细!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国文化要略真的太多了,名词解释考的也很细致,临上考场我内心都是紧张的。前期可能会感觉这知识怎么不进脑子啊,不用慌,多重复几遍就背会了。
樊葳葳和胡文仲的两本书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语言通俗,有很多例子。建议学弟学妹们把各国文化特性和各国人的性格特点自己整理一下写在本上,会比看着书背简单一些。
总的来说,备考初试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每天都很累很困,但是每天都很充实,自己学习的时候自律非常重要,禁不住诱惑的我把游戏和视频软件卸载了。学习很累,但是看到成绩时一切努力都值得!
【经验谈】初试第一上岸!河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姐备考经验
【经验谈】专业课135+分,高分上岸!23河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姐备考经验!
【经验谈】专业课135+分!23河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姐备考经验!
【经验谈】本科双非,二战成功上岸,22河南大学汉硕学姐备考经验!
【复试经验谈】复试前三!M学姐分享备考河南大学汉硕专业复试经验!
【经验谈】初试第一420+分!河南大学高分学姐在线分享经验!
【经验谈】河南大学L学长复试经验分享!
时间规划
现代汉语:
5月:看书,全面地看书,整理出框架
6月-7月:第一遍背诵
8月-9月:第二遍背诵
10月:第三遍背诵
11月:背诵,歧义句和同义词辨析的专项联系,写历年真题
12月:背诵,模拟,查漏补缺
古代汉语:
5月:看书,全面地看书,整理出框架
6月-7月:第一遍背诵
8月-9月:第二遍背诵
10月:第三遍背诵
11月:背诵,写历年真题
12月:背诵,模拟,查漏补缺
中国文化要略:
快速看书,找出书上的名词解释和简答
5月-7月:第一遍背诵
8月-10月:第二遍背诵
11月:第三遍背诵
12月:继续背诵,模拟,查漏补缺
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5月:看书,全面地看书,找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的出题点
6月-7月:第一遍背诵
8月-9月:第二遍背诵
10月:第三遍背诵
11月:背诵,写历年真题
12月:背诵,模拟,查漏补缺
建议“各国文化的特点”和“各国人的性格特点”自己整理笔记
英语
单词:
5月:2200个基础词汇
6-7:5500个大纲词汇
8-9月:8000词+词组
10月-12月:每天重复背单词
阅读:
5月:每天一句长难句
6月-8月:第一遍真题阅读(精翻)
9月-10月:第二遍真题阅读(找写题技巧)
11月:第三遍真题阅读(保持阅读语感)
12月:留20、21、22三年的真题作为模拟
政治
7月-8月:一千题第一遍(整理错题,不懂的看《精讲精练》或者看政治网课,记忆知识点)
9月-10月:一千题第二遍(再次整理错题,背诵知识点)
11月:一千题第三遍,肖八选择题,名师押题卷的选择题
12月:背笔记,背肖四的选择题和大题
心态管理
1、每天都要学习,保持状态。
2、不要太担心政治。
3、不要迷信押题。
4、不要和其他人比进度。
5、少玩手机。
6、不要自我感动。
7、设置奖励机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