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社会问题的根源不在移民,而在发展和就业.docx

  本文最初发布于“恒星通讯社”,作者守常已经授权推送。

  同志们,今天我们聚在一起讨论法国最近发生的大规模骚乱事件,探究其深层次原因和对我们的启示。

  当前,关于这个问题存在一个普遍的误解,即认为法国政府对移民过于宽容,从而导致了当今的矛盾加剧。

  实际上,这是将问题的结果误认为原因来进行分析。

  我们应该认真梳理,而不是只凭表象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真正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那么,这个问题的背景和发展究竟如何呢?

  让我们从一开始说起。

  01

  法国实际上非常强大。

  1893年

  8月16日上午,一场法国艾格莫尔特南部城市的盐工与意大利盐工之间的冲突正在迅速扩大。

  当艾市的居民听说有意大利人可以被打,他们蓄势待发地从家中拿起合适的武器,热情高涨地加入了一起围殴的队伍。

  艾格莫尔特冲突画报

  法国盐工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意大利同事到来后出现了内卷现象,导致工资被压缩到无法承受的程度,使他们原本已经艰难的生活变得更加困窘。

  很多市民加入了骚乱,原因是其中许多人找不到晒盐的工作。出于让更多人有机会就业的精神,他们比盐工们还积极地参与其中,并发誓要向外国人展示法棍的威力。

  当天下午,随着各种传言扩散,整个城市的形势彻底失去了控制。

  18个小时后,当法国政府紧急调集的军队赶到现场时,已经有至少8名意大利人被打死,100多人躺在血泊中奄奄一息,一部分失去理智的市民甚至准备放火烧毁意大利人最后的藏身处——一家面包店。幸运的是,军警合力出面阻止了这一行为,避免了一场更加惨烈的灾难。

  艾格莫尔特事件传到意大利后,整个亚平宁半岛立刻掀起了巨大的反法浪潮和报复行动,导致人们之间的冲突直接升级为重大的外交事故,法国和意大利的关系急剧恶化。

  1893年8月21日,《纽约时报》甚至

  提及到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计划借机介入。

  最终,法国方面对意大利工人作出了象征性的赔偿,并且煽动民族主义的艾格莫尔特市长辞去了职务,事件就此草草收场。

  接下来是关键的一点:

  1893年12月30日,在一场法国巡回法庭审判16名挑事的本地工人时,陪审团由当地居民组成,并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一致裁定被告人无罪。这个裁决迫使法院不得不释放所有这些工人。

  判决结果公布后,等待在庭外的市民们欢呼雀跃,为敢于说谎的陪审团点赞和喝彩。多国记者目瞪口呆地看着,纷纷夹着尾巴溜回旅馆写报道,与读者分享他们对法律的洗礼所受到的影响。

  法兰西主打的是一种叛逆精神。

  你可以来到我的领地,但必须遵守我的规则办事。

  如果你不照着我的规矩做事,那我就会按照我的规矩来对待你。

  法国社会对待移民和入境者的态度是强势同化、以本国为主,这在当时广泛限制外来者的欧洲已经被视为相当宽容。

  即使在19世纪末的经济衰退时期,法国政府也没有完全关闭移民大门,只是将 "入籍实习期" 延长到十年,到了20世纪20年代一战后,急需劳动力,这个时限又缩短为三年,年龄门槛也降低到18岁。

  与此同时,对于强制入籍者而言,必须学习法国的语言、历史和文化,遵守法国的共和制度和法统,以及接受法国的传统价值观的要求并未减少,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标准。

  换个说法,到了别人的地方就得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

  用学术术语来说,这个原则被称为【法国共和同化政策】。

  这个政策的意义是:

  在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指引下,法国政府坚持平等和世俗化的政策,对所有外来移民和定居者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他们从内而外地融入法国社会,最终获得正式的法国国籍。

  自由、平等、博爱,这是大革命座右铭墙上的标语。

  对于那些拒绝接受法国社会规则、只是想要获得一些好处就离开的行为,法国将视之为敌对行为。你只能选择主动体面地离开,或者让法国人民帮助你离开,没有其他选择。

  这就是所谓的坚定立场,绝不退让。

  作为观察者,我们没有资格评判这种强势政策的正误,但实践是验证真理的标准,我们只能说结果:

  在1850年到1914年的第一波移民浪潮中,法国人以强势的同化姿态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这一时期大约有430万外国劳工来到法国,占总人口比例长期超过5%。如果只考虑劳动力人口,这个比例甚至可以达到15%,相当于七分之一的劳动力来自外国。

  这些移民不仅为法国崛起为世界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子孙也为法兰西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举个例子,著名的居里夫人是来自波兰的移民。1891年,她前往巴黎求学,本打算学成之后回国,并顺便带走一个对她有意思的物理学家,即后来成为她丈夫的皮埃尔·居里。然而,由于祖国存在性别歧视,她被拒绝了职位。与此同时,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却热情欢迎她,因此她决定留在法国,开启了她传奇的科学生涯。

  居里夫妇获得的诺贝尔奖证书

  她的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将成为未来人类原子能时代的开创者之一。数十年后,她和她的女婿一起因为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和中子裂变现象而获得家族的第三个诺贝尔奖。1948年,她领导建设了法国第一个核反应堆,奠定了法国核大国的地位。

  俯瞰全球,这些都是历史性的移民融合政策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瞩目。

  小居里夫人坐在C位上,正在检查成果。

  其他行业也有类似居里夫人的例子,比如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莫里斯·拉威尔,他的父亲是瑞士出生的内燃机工程师,1868年定居巴黎,并在1875年生下了他;而金融数学的奠基人巴舍利耶的父亲则是委内瑞拉驻法国勒阿弗尔的副领事,在那里与他的母亲相遇并坠入爱河,于1870年将这位开创性的数学家带到世上。

  可以说,在工业革命之后和地缘形势更加复杂的情况下,没有移民的支持,法国很难迅速赶上英国成为旧世界的列强。

  一战结束后至二战前后,法国迫切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在第二波移民潮中继续采用共和同化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比如,法国总统萨科齐拥有匈牙利和希腊犹太人复杂的血统。他的父亲是一名赤贫的新兵,后来加入了法国外籍军团。在为法国贡献了数十年的青春之后,他于1970年获得了法国国籍。而在此之前,小萨已经在巴黎度过了15年的无国籍生活。然而,这并没有阻碍他融入法国主流社会,最终成为了国家元首。

  因此,移民不是导致法国社会问题的根源。由于有强力融合政策的存在,法国实际上充分利用了移民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增强了他们的稳定性和贡献度,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那么,为什么现在法国的移民问题又会再次引起关注呢?

  许多人认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是因为最初两波移民主要来自欧洲大陆,相对容易管理。而如今,大量非洲裔移民和来自阿拉伯地区的难民涌入,但却未能为这部分人口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足够的就业机会。

  这个结论可以说得没错,但是它并不完整,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近几年法国的骚乱不仅有非阿族裔参与,还有其他的示威活动,比如前些年的黄马甲燃油税抗议和今年三月份的养老金抗议,参与者主要是法国本土中产阶级,也就是所谓的“夹心层”。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报道,讲述了一个白人父亲在夜间驾车找到自己的儿子,并用力拉着他的耳朵,将他推入后备箱,带离骚乱现场。

  这位年迈的父亲连换鞋子的时间都没有。

  可以看出,目前法国社会的问题并不在于移民政策。

  而且,与我们的感受恰好相反,现代法国在移民问题上要比历史上更加严格和谨慎。

  实际上,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波移民潮,特别是在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之后,法国政府就准确预测到移民就业问题会加剧法国社会矛盾。因此,法国政府本着以本国利益为首要考虑的精神,有意识地限制入籍人口。

  1974年7月,法国政府发布了一项法令,废除了外国雇员在法国可以获得合法居留权的规定,只有来自欧共体成员国的侨民才能继续被允许进入。

  这是法国历史上首次全面封闭边境。

  法国政府在1977年再次制定了一项计划,积极鼓励外籍工人回到他们的原籍国,并停止发放工作许可和家庭团聚的批准。

  到了1980年,法国政府仍然认为就业压力非常大,因此在1月份通过了著名的“博内法”,也被称为《驱逐非法移民》法案,该法案旨在采取强硬措施驱逐非法移民。

  是的,法国政府并非如现在有些人所谴责的“过于关心他人”或者“被愚弄得无能”,每个人都是从欧洲的黑暗丛林中奋力挣扎而出,没有人会如此天真。

  评价前人时脱离事实、随意武断,事后指责他人愚蠢的做法,只会误导我们自己,这样的做法真的不可取。

  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尽管强硬的移民政策可能会损害法国的声誉,并违背法国的博爱精神,但它确实保护了本国公民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稳定。

  当然,在法国政坛的左翼政党看来,“损害法国声誉”和“违背法国文化精神”恰恰是最不可容忍的。

  他们深信一句话:

  既然法国在过去一百多年来能够容纳数以百万计的移民,那么在经济更加繁荣、生产力更加发达的今天,它一定可以延续这一政策。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法国政坛的左翼和右翼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并且反复争论不休。

  然而,尽管如此,在左翼执政期间的短暂放松措施也是基于对自身经济政策前景的判断而做出的,并不是毫无原则地放任。

  因此,就整体趋势而言,法国的移民政策实际上正在逐渐变得更加严格。

  那么,为什么移民问题越来越严重,政策还在收紧呢?

  问题在于,不仅仅是移民问题大,整个法国都面临巨大的问题。

  02

  大小的水塘都快要干涸了。

  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法国去工业化的进程过于迅速。

  70年代初,法国的工业增加值在欧洲仍然保持领先地位。然而,在之后全球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法国迅速跑在前面,成为去工业化最彻底的主要国家。

  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显示,法国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从1970年的23.6%逐渐下降至疫情前的2019年仅为8%。与此相比,美国虽然也在快速去工业化,但到2019年时该比例仍至少达到12%。

  随着去工业化的进程,法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从二战后的高点1974年的548万人逐渐下降,目前已经不足300万人。

  与此同时,法国的人口从5342万增加到现在的6775万。

  这意味着在法国人口增加1400万的同时,制造业岗位减少了250万。

  这种正负相叠加,会产生令人震惊的长期冲击力:

  首先,对于移民来说,过去一百多年来,制造业一直是法国吸纳他们的主要就业领域。然而,现在这个就业渠道正在迅速减少。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移民被排斥出正常的社会秩序。

  而且,随着难民和非法移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原本已经稀缺的工作机会更加紧张,使得整个边缘人群的不满和怨气迅速积聚。

  在这种局势下,任何一个细微动作都有可能触发紧张局势的引爆点。

  再者,就本土居民而言,尽管制造业并非他们主要就业领域,但却是国家财富的重要来源。然而,当前这个来源显得疲弱不堪,导致整个国家的财富持续外流,国民财富的贮备也在逐渐耗竭。

  这将最终对大多数没有掌握生产资料的人的收入和支出产生影响。

  法国的对外贸易自去工业化进程完成以来就一直处于赤字状态,并且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情况日趋恶化。

  2022年,法国的贸易逆差为-535亿欧元,其中货物贸易逆差高达-1640亿欧元,平均每个法国人负担近2500欧元。而去年法国家庭的人均年收入约为23560欧元,相当于一年流失了一个月的财富。

  这样下去,中低收入家庭肯定是承受不了的。

  移民在法国找不到工作,而本土的中下层生活十分困苦,这就是近年来法国社会频繁出现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

  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启示,最基本的一点是,我们必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确保无论何时发展和就业都能在健康范围内。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开篇第一段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是国家发展和民族繁荣的基石。自18世纪中叶工业文明兴起以来,世界各强国的兴衰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都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无法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强大。

  我们继续讨论法国。

  面对去工业化带来的许多困难,法国政府在早期采取了财政手段来保护就业。

  我制作了上面这张图,众人可见,法国的失业率从七十年代其工业最辉煌时期的3%多一点,一路震荡向上攀升到2015前后的10%,而近年来的失业率下降“主要是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和就业保障措施的抑制”。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博尔内,法国前任劳工与社会事务部部长,在去年5月份成为了法国第二位女总理。

  为了减少失业,法国政府规定企业只要承诺不解雇、不裁员和保留工作岗位,就可以申请补偿救助。与此同时,政府还会减少企业应缴的增值税、土地税、企业生产税等多项税收,以全力确保工作岗位不会流失。

  结果就是,尽管就业得到了保障,但法国的公共债务在几年内迅速增加。

  最新统计显示,不久前法国公共债务首次超过三万亿欧元,占GDP比重达到112.5%,相较于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的64.5%,增长了将近一倍。

  可以说,目前的法国实际上正在采取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支出、扩大财政赤字、降低税收等措施来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的扩张性财政道路。

  然而,这个问题在四十年前左翼社会党上台初期就曾尝试过走这条路,而且更为激进。然而,结果并没有成功地将法国从七十年代的滞胀中解救出来,反而导致了空前的经济困难。仅仅用了两年时间,政策就不得不被宣告为失败。

  问题的根源在于生产不足,仅靠消费无法长期支撑财政刺激政策的实施。

  这就是去年马克龙要宣布削减赤字的原因。

  然而,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变得节俭困难,要削减赤字就必然会涉及社会福利,这只不过是在加剧危险的边缘。

  因此,法国面临的选择实际上只有一种:

  推行再工业化战略。

  03

  望东方

  法国必然选择与中国携手,以实施再工业化。

  关于欧洲再工业化问题,我们已经在去年十月份的《为何欧洲最终会选择中国》一文中做过简要分析。

  总的来说,欧美之间由于发展阶段相似、优势产业重合、保护政策冲突,所以未来的产业竞争会超过合作;而中欧之间发展阶段不同、优势产业互补、市场需求巨大,所以未来的合作空间会超过竞争需求。

  后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引发了美欧之间的激烈冲突和较量,从而初步验证了这个判断。

  

  今年六月,我们去欧洲和德国法国进行了何种讨论?

  主要是关于经济和贸易合作。

  瞧一瞧博尔内的表态:

  法国高度赞赏中国一直以来积极传递扩大开放的信号,并表示不会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的措施。他们愿意进一步加强双边在贸易、投资、航空、农食、绿色发展和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法国欢迎中国企业的投资。同时,欧盟坚持自主战略,并不支持与中国断开联系的做法。

  而德国也持有相同观点,朔尔茨表示:

  德方反对任何形式的脱钩,不是要“去中国化”。德方致力于与中方发展稳定的关系,愿进一步加强双方交流,深化互利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领域达成更多合作共识。德方支持双向投资,并将为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

  归根结底,欧洲主要国家都认识到【中欧合作的潜力远大于竞争的需求】这个基本事实。

  关于我们和美国对欧政策的差异和前景分析,我们在过去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简单来说,美国采取了合纵策略,重点关注欧盟,而我们则采取了连横策略,主要关注一些主要国家。

  法国需要与中国团结一致,积极参与中国推动的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组和升级,加强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以实现再工业化。

  例如,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法国拥有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先进设备设施,而中国则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丰富的数据资源。两国可以通过合资、合作和交流等方式来实现技术转移和市场拓展,从而提升双方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点,不仅法国政府面临的财政扩张难题能够得到减轻,法国社会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也能逐步得到改善的机会。

  中国也将在这一轮新技术产业革命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双赢局面。

  今天我们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从1893年一次工人纠纷开始,探讨了移民是否是法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并深入分析了导致法国社会稳定性缺失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得出了更加深刻的结论,汲取了宝贵经验和教训,从而获得了对我们有益的启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因。

  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还是对于我们个人的进步,这一点都极其重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