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校招院校,扎堆青睐“非211“院校,还有3所“专科

  “国电”是很多高校毕业生的梦想,能够考入“国电”这种著名的国有企业,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机遇。然而,在这次的校招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一窝蜂地涌向了“非211”大学,其中竟然有三所“专科”大学。

  根据统计,上海电力大学的校园招聘人数最多,高达512人。其次为华北、东北两所高校,录取人数为465人,录取人数为400人。这三所“211”大学在“国电”“校招”中的成绩十分突出。

  

  除“211”之外,还有几所“专科学校”得到了“国家电网”的“关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人数为234人,山东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人数为125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人数为67人。这三所“专科学校”也在今年的“全国电力系统十大”中脱颖而出,跻身其中,其实力之高,已经超越了部分211高校。

  这个数字令人惊讶,因为在中国高校系统中,非211及专业类大学的知名度并不算很高。既然如此,为什么国家电力公司偏爱这种“非主流”大学毕业的学生?

  

  非211大学的利弊与诱惑

  1、不同的环境

  与某些211高校相比,非211高校毕业生的出身、所在地区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化。他们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机会与挑战,因此,他们的思想也会变得更为开阔与弹性。

  另外,在一些非211大学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更重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给了他们更多的实习机会。像像国家电力公司那样,急需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而那些非211大学毕业的学生则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2、培养人才的不同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非211”高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条件都比较局限,但这并不意味着“211”高校的办学条件就很差。而现实中,部分非211大学也在某一专业的专业发展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例如,在电力类专业中,非211类大学往往侧重于对电气类技术类人才的培训,其课程设计、实习方式等都比较接近社会的需要。这样,他们的学生就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上的挑战。

  

  3、关系网与资源方面的优点

  虽然211高校在科研实力和知名度上都有着无可争议的优越性,但是,在区域内,非211高校也常常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公司关系密切,关系密切,资源丰富。

  通过与地方高校的联合办学,能够为我国电力行业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更多的合作机遇。而不是211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则拓展了我国电力公司的关系网,为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专业学校的价值与潜能

  高职高专是中国高校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高职高专的层次不高,但在人才的培育和改革上,高职高专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高职教育的优越性

  高职高专学校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实践教学。大学毕业生一般都能很快地融入到工作中,并在实践中获得相应的技术。这一点,对像国家电网这种规模较大的公司而言,意义重大。

  

  2、对地方经济的支持

  高职高专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地区的学生一般比较愿意与本地公司及政府工作,并能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人力及技术支援。

  参加“全国电力系统校招”的高校毕业生,为当地提供了一种“支援”和“激励”。这有利于实现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

  

  论我国电力系统对“双非型”大学毕业生的青睐

  对于“两类高校”毕业生,“两类高校”的青睐,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有的人觉得这种做法是在暴殄天物,不公正地看待孩子们的劳动成果。也有人对国家电力公司的录用条件及选拔机制提出了疑问。

  但是,我们也应当对此保持理智。选拔高校毕业生,不仅要看其在高校中的名次、名声,还要看其全面的品质与适应性。我国电力系统是一家大型公司,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

  

  也就是由于非211及专科学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科特长及较强的动手能力,使得他们的工作技巧及动手能力较强。这也是为了满足国家电力公司对技术人员的需要。而在对其进行决策时,也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

  同时,高校的教学目的也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取得学业成绩,而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211和非211大学都有可能产生出杰出的人才。就学员而言,不应该过分地追逐名校的声望,更应该关注自身的成长与实际技能的提高。

  

  总体而言,我国电力系统对“双非型”高校毕业生的青睐主要体现在其“全面”、“实用”、“专业”、“人才”等方面。对此,同学们应当以一种理智的态度来对待,重视自己的成长与实际工作的提高,而不是一味地仰仗着自己的名声与地位。唯有通过自我完善,方能在人才市场上立足,成就理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