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象:
(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
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
(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
当
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
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二、二次函数
相关概念及定义
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各种形式之间的变换
二次函数
用配方法可化成:
的形式,其中.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一般式:
顶点式:
交点式:
二次函数
的性质
二次函数
的性质
二次函数
的性质:
二次函数
的性质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整式方程,并且都可以化作ax2+bx+c=0(a,b,c为常数,a≠0)的形式。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及各系数含义
一般式:ax2+bx+c=0(a,b,c为常数,a≠0),其中,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2、分解因式法
3、配方法
4、公式法
(1)求根公式 :
b2-4ac≥0时,
(2)求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及各系数的含义
一、将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ax2+bx+c=0(a,b,c为常数,a≠0);
二、计算b2-4ac的值,当b2-4ac≥0时,方程有实数根(>0有两个实数根,=0两个相等实数根).当b-4ac<0时,方程无实数根;
三、代入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四、写出方程的两个根。
知识结构图
要点复习:
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0时,ax2+bx+c=0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 b、 c; 其中a 、 b,、c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要求灵活运用, 其中直接开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适用范围较小;公式法虽然适用范围大,但计算较繁,易发生计算错误;因式分解法适用范围较大,且计算简便,是首选方法;配方法使用较少.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当ax2+bx+c=0 (a≠0)时,Δ=b2-4ac 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请注意以下等价命题:
Δ>0 <=>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Δ=0 <=>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Δ<0 <=> 无实根; Δ≥0 <=> 有两个实根(等或不等).
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当ax2+bx+c=0 (a≠0) 时,如Δ≥0,有下列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01
什么是根的判别式?
任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均可配成
,因为a≠0,所以4a2>0. 由平方根的意义可知,
的符号可决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判别式,用“△”表示(读做“delta”),即△=
.
02
根的判别式怎么用?
在一元二次方程
中:
(1)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1)和(2)合起来: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上面结论反过来也成立,即:
①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0;
②当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0;
③当方程没有实数根时,△<0。
(1)和(2)合起来:当方程有实数根时,△≥0.
注意:根的判别式是△=
,而不是△=
。
03
课程标准对“根的判别式”有什么要求?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根与系数的关系
有公式法知,当一元二次方程ax+bx+c=0有解时,方程的根为x=2ab±√b4ac,则x+x=,xx=.
所以我们得到:
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为:两个根的和等于一次项系数与二次项系数的比的相反数.两个根的积等于常数项与二次项系数的比.
注意:
在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问题之前,必须先考虑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否存在 ( 判别法),不然没有意义.
推论:
如果方程x+px+q=0的两个根是x,x,那么x+x=p,xx=q.以x,x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 1)是x(x+x)x+xx=0.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概念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条件
①是整式方程;
②只含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
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解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作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如何去判断一个数值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将此数值带入一元二次方程,若能使等式成立,则这个数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第三章 图形的相似
1、 线段的比
一般地, 在四条线段中,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作成比例线段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 那么ad = bc.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角对应相等,且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作相似三
角形. 如果△A′B′C′与△ABC 相似, 且A′, B′, C′分别与A, B, C 对应, 那么记作△A′B′C′∽△ABC,读作“△A′B′C′相似于△ABC”.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k叫作相似比
判定定理1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2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3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多边形
把对应角相等,并且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作相似多边形.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k 叫作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取定一点O, 把图形上任意一点P对应到射线OP (或它的反向延长线)上
一点P ′ , 使得线段OP′与OP 的比等于常数k(k > 0), 点O 对应到它自身, 这种变换叫作位似变换 , 点O 叫作位似中心, 常数k 叫作位似比, 一个图形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图形叫作与原图形位似的图形.从位似变换和位似的图形的定义立即得出:
两个位似的图形上每一对对应点都与位似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新图形与原图形上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5、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性质1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性质2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
性质3 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
比的平方.
6、相似多边形的判定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相似.
复习提纲
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如图,在△ABC中,∠C=90°
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0≤sinα≤1,0≤cosα≤1,tanα≥0.
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1)平方关系
(2)倒数关系
tanAtan(90°—A)=1
(3)弦切关系
tanA=
cotA=
(4)互余关系
sinA=cos(90°—A),cosA=sin(90°—A)
tanA=cot(90°—A),cotA=tan(90°—A)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说明: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当角度在0°~90°之间变化时.
(1)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2)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3)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4)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复习
统计的简单应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