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奔走在西部干旱地区,把论文写在祖国边疆大地

  

  在新疆昆玉市,西安理工大学旱区生态农业研究团队成员正在查看土壤改良情况。

  

  在新疆阿拉尔市,西安理工大学教授王全九(右二)带领团队在果园开展研究工作。

  本报记者 吕扬 通讯员 李博

  盛夏的新疆,如梦境般诗意。塔里木河两岸,正是农忙时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职工在农田里、果园中耕耘,与他们并肩奋战的还有这样一群人——来自陕西高校的农业水利专家们。他们每天在田间奔走,把农业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只为秋收时收获更多的香甜喜悦。

  西安理工大学是我国水利水电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长期以来,学校依托水利水电学科优势,聚焦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保护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等问题,在西部地区生态水利领域创新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6月20日至25日,西安理工大学旱区生态农业研究团队的专家深入新疆昆玉市、阿拉尔市和库尔勒市,了解生态赋能下的塔里木河两岸农业试验区提质增效成果。

  院士领衔

  做好高效“水”文章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作为我国最干旱、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相对匮乏。

  “推动水资源高效配置合理利用是关键。”长期坚守西北边疆水利工程科技一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邓铭江说,“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使干旱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提高,需要在南疆南部建设与现代灌区相适应的智慧农业示范区,打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代灌区和现代农业样板,引领我国干旱区现代灌区与智慧农业发展方向。”

  2019年,在邓铭江院士的主导下,西安理工大学旱区生态水利研究院成立,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教授王全九担任执行院长。针对旱区绿色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这个由院士领衔、10多名教师和上百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塔里木河沿线建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24团红枣试验区、玉米试验区,10团苹果园试验区、蔬菜试验区,8团玉米试验区、棉花试验区,并综合利用磁电活化水灌溉技术、精准施肥技术、微生物调控技术和化学改良技术,构建作物精细调控技术模式,开展集成应用,以此提升灌区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作物产量和品质。

  “我家试验田产出的大枣品质高、个头大,产量比之前增加了50%,周边的农户都非常羡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职工王银柱高兴地介绍,“3年来,西安理工大学的师生每天都会来农田查看、指导,我对今年的收成很有信心。”

  在塔里木河两岸的农业试验区,西安理工大学旱区生态农业研究团队分成4组,确保一年四季都有人在试验区工作。“我跟随团队老师主要开展红枣树的生态环境调控研究,负责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同时进行灌水灌肥及修剪打理,保证枣树健康生长。”该研究团队博士生邵凡凡说,一定会用自己专业所学,为生态和农民增产增收贡献力量。

  躬身田间

  找准高效农业突破点

  滴灌是迄今为止农田灌溉最节水的技术之一。自2000年开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田大面积应用滴灌技术,创造了全球农田应用滴灌技术最大面积纪录。

  作为从事土壤改良与节水灌溉、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方向的研究专家,在10年前,王全九就注意到,滴灌技术节水高产的同时,会带来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影响农作物吸水吸肥,对农作物的产量有很大影响,必须尽快想办法消除“盐害”。

  经过实验攻关,王全九发现磁化水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等优点,于是他带领团队对灌溉水的磁化效能进行系统研究,改进研发了磁化水一代设备。

  在不断实践中,王全九和团队发现去电子水灌溉同样可以明显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水分利用率,于是他和团队研发了去电子水二代设备。

  随着不断实践、检验,团队将磁化、去电子、增氧三种灌溉水活化技术进行融合,研究出磁电活化水一体化设备,再配备水肥耦合、生物刺激素等多项技术,真正让水“活”了起来。

  创新举措一小步,丰收丰产一大步。提及“活化”技术带来的农业成果,广大兵团职工赞不绝口。新疆天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职工朱义高兴地说,去年公司与西安理工大学合作的试验田苹果产量翻了一番,今年有望再翻一番,产出的苹果光泽好、个头大、口感好。玉米试验田职工于新光说,经过专家指导,土地收成一年比一年好,玉米颗粒饱满,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家庭种植年收入增加7万余元。

  为了推广研究成果,王全九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他主编的《土壤物理与作物生长模型》教材,获得了陕西省2022年高等教育优秀教材特等奖。该书为实现农业水肥高效利用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系统理论知识。

  “在实践中把情况摸清,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准确找到研究的创新点和突破点。”王全九说,只有躬身田间,了解农民需求,才能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科技赋能

  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在磁电活化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王全九和团队还研究了多项其他技术与磁电活化水技术相耦合,从起初的“1+1>2”到“1+1+1>3”再到现在的“1+X”多种技术耦合,科技的力量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该研究团队教师马昌坤笑着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今年初,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8团试验田,周围许多农户跑来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试验田的玉米比别的田里的玉米长得高?是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吗?”

  “没有什么高级配方,就是给农作物的根茎打造‘新房子’。”马昌坤向前来学习的农户讲解农作物长高的“秘诀”,“把秸秆粉碎埋进不同深度的土壤,同时施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在秸秆上进行拦蓄,从而促进菌更好生长。通过两方面的措施,可以大幅度促进沙地土壤农作物生长。”

  被农户围着请教的情景,不只马昌坤碰到过。最近,团队教师苏李君、陶汪海也“被围了”。

  今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大科技项目“干旱区现代灌区与智慧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试验进行到了最后一个年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224团的大枣试验田职工于新光有些担心:团队老师苏李君要是走了,自己这两年好不容易盼来的高产高品质的“好日子”会不会也跟着走了?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把专家的技术全学会。

  “沙漠变良田”的“神奇技术”更是农户们想要掌握的。在试验田,团队教师陶汪海的现场讲解让农户们如获至宝。“这种技术的核心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纤维黏合剂CMC,就像是给沙土里面加了点胶水,能有效提高沙土的保水保肥能力。”陶汪海说。

  团队中,一大批青年博士硕士也在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博士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穆卫谊牵头研发的农田智能检测系统,可实现作物生长过程的数字化模拟,不仅可以使作物的生长过程看得见,还可以根据模拟预测结果,对作物的长势、产量、品质进行调控。该系统在新疆地区的棉花、苹果、红枣、玉米、黄豆、小麦等近万亩试验地开展了应用与示范。

  几年来,该研究团队先后研究了数十种技术,产生专利34个,发表论文300余篇,研究成果被多地采用。该研究团队提出构建“多维度—多业态—多模式—规模化”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建议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采纳,逐步在整个兵团进行推广。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