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任副国级,李宗仁归国后却要官不成,两人待遇为何如此悬殊

  众所周知,陈诚、顾祝同、刘峙、卫立煌和蒋鼎文被誉为蒋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将”。其中,卫立煌是老蒋的得力部将之一,多年来跟随他南征北战。

  早年,卫立煌追随孙中山闹革命,后来成为老蒋的亲信,并参与了北伐战争以及对红军的“围剿”。

  卫立煌对老蒋忠心耿耿,而老蒋也对他赞赏有加。为了表彰卫立煌在“剿匪”方面的突出贡献,老蒋甚至将金寨县更名为“立煌县”。

  

  在抗日战争期间,卫立煌被视为抗日虎将,并与八路军密切合作。然而,由于与八路军的合作引起了老蒋的怀疑,卫立煌遭到了排挤。

  1943年,卫立煌被任命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在他的带领下,远征军收复了滇西全部沦陷地区,并成功打通了中印公路。

  不论是友军还是敌人,对卫立煌的评价都非常高。

  曾担任侵华日军华北最高司令官的香月清司称他是“支那虎将”,而美国高级将领史迪威则在回忆录中赞扬卫立煌是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的将领,美国媒体称赞他为“常胜将军”。

  卫立煌具有强烈的民族大义感。抗战结束后,他对内战感到厌恶,以考察军事为名离开了国内,并先后考察了英、法、德、比等多个国家。

  然而,在解放战争爆发近两年后,老蒋感到形势不妙,多次电报催促卫立煌回国。

  1948年,卫立煌终于回国,并被派往东北担任“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在陈诚的帮助下处理东北局势。

  然而,卫立煌上任后形势已经无法挽回。他主张集中兵力固守长春、沈阳和锦州三点,并拒绝出战。不过,卫立煌的主张却与当局国防部的作战计划相左。

  尽管老蒋多次发电报催促,卫立煌始终不肯派兵救援。如今,许多人对卫立煌在东北的“诡异”行为产生怀疑,并认为他可能是我党安插在蒋军内部的地下党。

  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证据证实卫立煌是地下党的说法,这只是大家的猜测。

  锦州兵败后,卫立煌被老蒋革职查办,并受到行动限制。但好在老蒋下台后,李宗仁成为“代总统”,卫立煌得以获释并逃到了香港。

  事实上,卫立煌与我军高级将领朱德、萧劲光等人有着良好的私交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3月,卫立煌回国,并受到毛主席的热情欢迎。主席亲自拟了电报:“先生返国,甚表欢迎,盼望早日来京,籍图良晤。如有兴趣,可于沿途看看情况,在月底或下月初到京也是好的。”

  卫立煌回国后从广州出发,途经杭州和上海,于4月6日上午抵达北京。

  为表示重视,周总理、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亲自到车站迎接,主席甚至亲自设宴款待这位久未见面的抗日将军。

  尽管卫立煌曾经围剿过红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替老蒋主持过东北局势,并被列为新华社公布的43名战犯之一,但当他重新踏上国土时,他的过去“罪行”并没有被清算。

  相反,中央委以重任,任命卫立煌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这是一个副国级干部职位。

  说完卫立煌,接下来我们说一说李宗仁的情况。

  李宗仁和老蒋的关系非常复杂,可以说是阵营内的竞争对手。

  李宗仁代表着新桂系,并与白崇禧一起被称为“李白”。他多次试图逼迫蒋下台,私人恩怨非常深厚,二人之间进行了多年的明争暗斗。除了蒋介石领导的中央军队外,桂系的实力在其他军阀中最为强大。

  因此,无论是李宗仁还是白崇禧,都被视为国民党的“上将”。

  

  从民族大义的角度来看,李宗仁是合格的。他指挥了台儿庄战役,这是中国军队正面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

  在解放战争期间,李宗仁受到老蒋排挤,并被安排了一个虚职。尽管如此,由于桂系实力依然雄厚,老蒋也无法对他做太过分的处理。

  因此,两人之间产生了心不和面不和的局面。

  随着老蒋相继在三大战役中失败,美国对他失去了耐心,开始支持李宗仁。在美国的支持下,蒋介石被迫退位,李宗仁代替他成为“代总统”。

  然而,当时国民党已经面临失败的局面。尽管老蒋下野了,但他依然在背后操控着一切事务。由于老蒋本人的反对,李宗仁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谈未能成功。

  随后,中国共产党发起了渡江战役,并相继解放了长江以南的大片地区。我们军队消灭了白崇禧领导的桂系势力后,李宗仁的政治资本几乎耗尽。

  他最初以看病为借口来到香港,但由于与老蒋之间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李宗仁不愿意去台湾。于是他借着看病之名流亡美国,并在海外流亡了十多年。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胜利以及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李宗仁萌生了回国的念头。经过几年的协商和谈判,在1965年7月,他终于回国了。

  与卫立煌不同的是,李宗仁回国后并没有被任命任何官职,中央只是在待遇上给予了一定的优待。

  值得一提的是,李宗仁曾当着主席的面“要官”,希望能担任副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长,以便为国家做出贡献。

  然而,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后,婉拒了李宗仁的要求,并让周总理向他解释了原因。

  按理来说,李宗仁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超过了卫立煌。但为什么回国后一个没有官职,另一个却能成为副国级领导呢?

  其实,无论是卫立煌还是李宗仁,他们回国中央都受到了热烈欢迎。

  这对于统战工作来说非常有利,对外界尤其是台湾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他们的待遇,在回顾起来并不存在厚此薄彼的情况,两人在待遇方面差不多。

  

  中央任命卫立煌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而李宗仁没有获得任何官职,这主要与二人之前的职务和背景有关。卫立煌是老蒋的高级将领,而李宗仁则属于自成一派的军阀。

  民国时期,虽然卫立煌是二级上将并且担任着东北剿总司令官这样的最高统帅职位,但他毕竟只是老蒋的下属,并没有自己的势力派系。考虑到他在民国时期已经享有如此高的地位,在回国后给予他一个能够表示对他欢迎的职位是很合理的。

  因此,任命他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这一副国级干部职位也就显得比较合适了。

  国民政府里曾经有抗日将领龙云担任过“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而原国军高级将领张治中、程潜等人也在新中国担任过副国级干部。他们与卫立煌的地位相当。

  与卫立煌不同,李宗仁虽然也是国军的高级将领(一级上将),但他自成一派,是桂系的首领之一,并非老蒋的嫡系。桂系不属于中央军,而李宗仁名义上则是实力雄厚的大军阀,握有军权,并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尽管在国民政府里,卫立煌和李宗仁所担任的职务看起来差不多,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二者并非同一个水平线上,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

  民国时期,李宗仁替代老蒋担任了一段时间的“代总统”,成为了国家领导人,对应着正国级干部。正国级干部非常少且非常重要。考虑到李宗仁刚刚回国不久,如果给予他一个与之前“代总统”相匹配的职位,可能会引起不少人的不满。

  

  既然在国民政府里地位不如李宗仁的高级将领们被任命为副国级干部,那么让李宗仁担任副国级干部就是降低了他的身份。

  为了更好地开展统战工作,减少外界对此事的议论,提高李宗仁的生活待遇而不给予他具体职务是最好的选择。

  总而言之,卫立煌和李宗仁回国后得到了相对平等的待遇。卫立煌因为之前在民国时期已经拥有较高职位,所以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而李宗仁由于之前曾担任过“代总统”,所以没有具体职务但享有较高待遇。这样安排不仅展示了中央对他们的欢迎态度,也有利于进行统战工作并减少外界的议论纷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