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岁清华博士,任 985 副教授!
来源: 软科、中国青年报等
16 岁上清华、24 岁博士毕业、从电子工程跨界航天、将任 985 高校准聘副教授……近日,叠满各种优秀 buff 的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安琪儿刷屏社交媒体,引发关注。
在同龄人大学刚毕业的年纪,安琪儿将赴 985 高校任教,这位年轻的 「 准聘副教授 」,不简单。
16 岁上清华、24 岁博士毕业、从电子工程跨界航天
9 年前,16 岁的安琪儿入选「领军计划」,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就读。本科期间,安琪儿并未像清华大多数有志科研的同学一样,立即在各种科研培养计划或赛事中大展拳脚,反而选择「潜水」于电子系各个方向老师的课题组、实验室里。
在旁听了系里所有专业方向代表老师的课题组组会后,她发现了一个尚未取得完全技术突破的蓝海领域——视觉感知,并选择围绕这个方向继续研究。
她把博士研究生的五年看作一场马拉松,终点线是实现 「 多机协同视觉感知 」—— 安琪儿读博期间的所有研究课题都围绕着其展开。
「 由于多机协同视觉感知属于交叉领域,基础理论相对匮乏,我需要不断阅读各个学科的专业文献、技术博客,逐步搭建起理论框架。」 安琪儿还记得在研究室内定位问题时,自己只花了一个星期就 「 刷 」 完了视觉 SLAM 领域(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同时定位与建图)的 「 大部头 」 教材。
博士 5 年来,安琪儿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校级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在学术研究方面,她致力于不断攻克感知、控制、通信领域的难点问题,在多机协同领域产出累累硕果,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及会议发表共 11 篇论文,其中 SCI 期刊文章 6 篇、EI 会议文章 5 篇。
安琪儿毕业照
图源:清华大学公众号
临近毕业季,有志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的安琪儿最终选择加入西北工业大学,任航天学院准聘副教授。值得一提的是,安琪儿高中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 能回到西北工业大学任教,也是一份特殊的缘分。
从电子信息到航空航天专业跨界,学科交叉的无限可能与困难挑战并存,但这位立志助力航天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年轻博士表示:「 我们国家正处在航天事业智能化转型的关口,想要补齐短板、实现赶超,对智能感知领域一定会产生很强的刚需。到航天学院任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将努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合适的应用场景发扬光大。」
大学教授,正在 「 年轻化 」
「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近年来,像安琪儿这样 「 出道即巅峰 」 的青年学者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 「85 后 」 甚至 「95 后 」 教授、副教授走上学术舞台。
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刘明侦,可以说是学霸的代言人。21 岁的她圆梦剑桥,22 岁获得硕士学位,不到 25 岁,有著作、成就傍身的刘明侦获得了牛津大学博士学位。
刘明侦读博期间在 Nature 发表的相关论文被他引已超过 4000 余次,是本领域里引用量位列前三的文章。在海外疯狂招揽之时,她谢绝百万年薪毅然回国。面对别人的不解,刘明侦的回答是:「 国之所需,吾志所向。我们对国家和社会是有使命的。」
刘明侦
16 岁进入北航、24 岁博士毕业获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的侯涛刚,同样承载了太多人的目光。16 岁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大一获得 「 冯如杯 」 一等奖,取得了保研资格。在直博 3 年期间,侯涛刚发表第一作者论文 7 篇(封面 2 篇),所设计的智能机器人共计申请专利 11 项,并被北航永久保留展览。
事实上,近些年青年学者不断发力,「90 后 」 甚至 「95 后 」 活跃在学术舞台。
28 岁便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的万龙,被称为中国 「 史上最年轻教授 」 的中南大学教授刘路当时仅有 23 岁,28 岁刚从同济大学博士毕业直接获聘湖南大学教授、博导的李东 ……
2022 年,「95 后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张志维,一毕业即留校任教并被聘为特聘副教授。5 年硕博连读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共发表了 10 余篇 SCI 论文。
2021 年,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2021 届博士毕业生赵浩安留校任教。当时的他手握 20 余篇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斩获 5 项国家发明专利。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10 篇的 SCI 论文中,包括了 2 篇一区 top、5 篇二区。
2020 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 届博士毕业生侯涛刚,一毕业就被北京交通大学聘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副教授。直博的三年间,他发表了第一作者论文 7 篇,所设计的智能机器人共斩获 11 项专利,并被北航永久保留展览。
2020 年 6 月博士毕业的李晟曼,发表了 10 余篇高水平 SCI 论文,一毕业就被湖南大学聘为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这批青年学者未满 30 岁就凭借卓越的学术成就和高校开辟的职称晋升新办法,迈过了最难的 「 坎儿 」。
2021 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 我们鼓励高校对优秀青年人才破格晋升,大胆使用,根据学科特点,确定青年教师的评价考核周期,鼓励大胆创新,持续研究。」
政策 「 护航 」,行稳致远
大学教授迈向 「 年轻化 」,离不开国家的重视。
2020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
2021 年 1 月,教育部等 6 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高校对优秀青年人才破格晋升、大胆使用;根据学科特点确定青年教师评价考核周期,鼓励大胆创新、持续研究。从国家战略层面对青年学者冲破论资排辈的樊篱、以及为高校识人、用人、育人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为吸引高水平师资力量、助力青年学者快速成长,高校动作频频,为青年学者们开辟了 「 破格晋升 」 的畅通渠道。
2021 年,28 岁的王胜加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担任副教授、博导后,武汉大学为其科研发展提供了最优良的平台和支持,以及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顶尖团队,如徐红星院士团队,王胜要做的具体方向与之有区别故而可以优势互补,并进行深入的交流合作。
西安邮电大学在《2022 年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及优秀博士招聘公告》中提出,对符合条件的青年拔尖人才,可直聘为副教授或教授职称;对于符合条件的优秀博士,按事业编制管理,5 年内聘用到副教授七级岗位。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年轻教授的羡慕和敬意,不应纯粹止于年轻人创造的奇迹。高校 「 不唯年龄,只论成果 」 的用人、育人机制,为实力派、潜力派的青年学者,提供了证明自我、破格提升的路径,这也将激励青年教师和学子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向榜样学习、用担当破题,以青年人的志气和锐气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开拓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