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迷茫的孩子,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作者:清筠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家庭治疗:概念与方法》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母亲去医院探访她精神分裂的儿子。

  当儿子伸开胳膊去搂她的肩膀时,母亲的身子僵住了。

  然而,当这位男性患者收回胳膊时,她又说:“你不爱我了吗?”

  儿子的脸唰就红了,母亲又说:

  “亲爱的,你不能这么轻易就觉得尴尬,而且害怕你的感受。”

  在这种话语的交替刺激之下,这名患者变得暴躁,且攻击了一名医院里的护工,被重新关护起来。

  来源:pexels

  一旁经过的医生看到,叹了口气,感叹道:

  “这样长大的孩子,难怪会生病。”

  在这位妈妈眼中,孩子是仿佛是一个亟待被纠正的“问题”,怎么做都不对。

  太近了怕亲昵,太远了又疏离。

  这种严苛、自相矛盾的教育方式,被称为“双重束缚”。

  你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01

  双重束缚

  是如何发生的?

  曾听咨询师朋友讲过一个故事,我印象很深刻。

  因为在故事里,我看到了很多人。

  她有一位来访者,是一个大一男生,他们的咨询主题围绕着“迷茫”二字展开。

  来访这样形容自己大学前的生活——

  “像在两块滚烫的烙铁中偷生”。

  怎么说呢?

  来访平时喜欢在家里看电视、看书打发时间。

  但只要父母回来,发现他没有坐在书桌前,就会被怒斥:

  “怎么一点紧迫感没有呢,上次考的太好?那点分数准备上哪个大学?”

  在焦虑的浇筑下,来访渐渐妥协,将自己锁在书桌边,即使学不进去也不敢离开。

  可是父母似乎仍不满意:

  “放假不可以出去找朋友玩一玩吗,为什么别人有朋友可以约你没有?”

  要爱学习,要刻苦,也要会玩耍,男孩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对,逐渐陷入抑郁情绪,难以自救。

  来源:pexels

  “像在两块滚烫的烙铁中偷生”,这个形容让我心里一颤。

  这些要求确实像两块滚烫的烙铁,使得男孩在夹缝中生存,生命力不断被磨损,变得不知道该如何存在。

  这,就是最典型的“双重束缚”。

  在同一件事的不同层面,不断获得相抵触的信息,不管怎么做,对方都不会满意,持续获得拒绝或否认。

  接受信息的一方,便陷入两难境地,最严重的便会像文章开头那样,患上精神分裂症。

  双重束缚有三个最典型的特征:

  自相矛盾、不平等性、反复发生

  因此,多发于上司与下属、学生与老师、父母与子女之间。

  比如老师会对学生说:“要把班级当成自己家,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

  但遇到孩子们不听话,又会说:“你以为这里是自己家吗,可以乱跑乱跳?”

  惯用双重束缚的人,有一双喜欢“纠错”的眼睛,而那些所谓的错误,则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投射。

  来源:pexels

  世界是张考卷,而他们内心有一套极其严苛的标准答案,稍有差池,便会收获一堆触目惊心的圈圈叉叉。

  用两个词来形容这类人的生活状态,大概是“紧绷”。

  对别人如此,对自己也一样。

  爱“双重束缚”的父母,对自己人生的焦虑满到要溢出来,那些无法承接的焦虑,只能被打包丢给孩子。

  孩子成了他们自我的延伸,通过控制孩子的行为,他们获得暂时的、有毒的掌控感,从而安抚自己不安的内心。

  02

  双重束缚

  心态会有何变化?

  双重束缚中长大的孩子,会有什么特征呢?

  在上文案例的来访者身上,我们能明显地看到一种不得已的顺从。

  青少年阶段,自我还没有完全成形,面对严苛的父母往往有两种反应:

  顺从和反叛。

  这两种行为都指向同一个目的——

  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在充斥生存焦虑的环境下,一切的行为都是为了摆脱恐慌。

  父母与孩子就像比武台上实力悬殊的两方,一方出招,一方被动接招,孩子无论如何防守,都逃脱不了强大的对手。

  来源:pexels

  一直处在防守状态下,孩子主体性是无法顺利建立的,容易陷入基本冲突(为了缓解焦虑而采用与内心不符的防御手段)。

  沦为卡伦霍妮笔下的“神经症人格”,离真实自我越来越远。

  顺从和防备,是有基本冲突的人惯用的两种防御方式,即使外在表现不同,内心都是一片散乱,被动抵抗外界的侵袭,无法主动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

  就像上文中的大一男生,高中毕业后离开了父母,却并没有迎来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进入大学之后,没有父母在耳边告诉自己需要做什么,他变得更加无措了。

  在“双重束缚”的枷锁下,他早已丢弃了自己人生的方向盘,现在突然告诉他,可以自己开车探索,无疑时将他丢入了无助之境。

  来源:pexels

  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设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在他脑海中炸开,他举目四望,不知所措。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口头禅“都行”、“都可以”、“看你”,他们中确实有部分是比较随和,接纳度比较高。

  而有不少人,就像这位男孩一样,自我被压抑在心灵的角落,习惯了被指挥应该要做什么,已经听不清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了,好像这样也可以,那样也行。

  缺乏主体性的人生,必然是没有活力的,就像游戏世界中的NPC,等待他人的拨弄,拨一下,动一下,如果无人问津,则呆在原地忍受空乏。

  03

  识别束缚

  找回你的主体感

  “双重束缚”实则是一枚钢尺,将生活当做制作一块精准仪器配件,多一分少一毫都不可以。

  而所谓的绝对精准,只可想象,不可到达,因此,被钢尺度量的人生变得战战兢兢。

  “双重束缚”下长大的孩子,在脱离父母后,可能暂时无法摆脱那种约束感,习惯性自我怀疑,做什么都追求完美、精确。

  也因此总是为自己的行为懊恼,不管怎么做都达不到内心的标准答案。

  来源:pexels

  混乱、焦虑、迷茫、惊慌、羞耻,这些情绪不断累积,直至抽干了所有的活力。

  而“双重束缚”的反面,应当是自由,人生不是精准的“制造”,而应当是随心的“创造”,抛开内心的钢尺,自由地将它活成属于你的形状。

  以下有两种方法,帮你识别双重束缚,重新开展属于你的人生:

  1)、与自己的身体连接

  武志红老师在《身体知道答案》一书中说,人与人交往舒不舒服,有时候头脑会骗人,身体却很诚实。

  遇到接纳度高的人,你会感到热热的,很温暖,那是一种积极的包容的能量,与这类人在一起,你很少被评判、被审视,可以更自由地做自己。

  而和有些人在一起,你会不自觉紧张,呼吸急促,想逃跑,甚至感到体温降低,有一丝寒气,那有可能,他正在用自己的标尺丈量你,让你感到压力和束缚。

  来源:pexels

  2)、别忘记第三种选择

  在前文中我们说,面对“双重束缚”我们一般会选择对抗或者妥协,但随着不断长大,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远离

  物理距离是避免重复性创伤的最好方式,专注自己的生活与理想,不断告诉自己,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父母帮助、教导的孩子,我可以独自“驾驶我的车”。

  当你通过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价值时,不再需要依靠父母的肯定确认自己的存在,到那时候,无论他们说什么,都再也无法掀起你内心的波涛。

  来源:pexels

  人生本应是一片旷野,而“双重束缚”则将我们囿于轨道,规训成流水线产品。

  步步都踩对的人生,也许并不美好,标准答案意味着无趣、无心意、无个性、无人味。

  你应当雕刻自己,把自己当做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那样。

  以真正喜欢的方式,去过这3万多天。

  为了让更多人体验到心理咨询的作用,并且通过心理咨询获得帮助,壹点灵针对新用户不定期推出心理咨询计划。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详情↓,同时可以领取测量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