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干部“下”后管理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促进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能上能下,重在“能下”,难在“下”后能为。要着力精耕干部“下”后管理,打好教育关怀、设岗搭台、跟踪管理的组合拳,让干部“下得来”又能“上得去”,推动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

  帮助卸下包袱、轻装上阵。针对“下”的干部容易“破罐子破摔”等问题,党组织书记结对联系,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县级分管领导重点谈、组织部长专门谈、党组织书记日常谈,开展思想教育,鼓励他们放下包袱、振奋精神。落实好调整后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传递组织温暖。

  注重回炉重造、冶炼成金。坚持治病救人、对症下药,对能力不足的干部,量身定制培训项目,小班化、差别化培训;对不作为的“躺平”干部,抓好正面引导激励和反面警示教育,督促其主动站起来、动起来、跑起来;对存在“小毛病”的干部,及时问诊开方,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促其“过而改之”。坚持人岗相适、科学设岗,让“下”的干部仍有可为。摸清干部专业特长、想法意愿等,统筹安排到乡村振兴、综治信访、征地拆迁等重点工作锻炼提升,给予他们重施拳脚的机会。

  推动下有所为、上有方向。“能下”是手段,“促上”是目的,后续跟踪管理是保障。建立全方位立体化考核了解机制,对“下”的干部逐人建档,所在党组织进单位、进圈子、进家里,了解掌握干部日常情况。结合干部一线考核工作,注重经常性深入工作一线考核考察“下”的干部,全面掌握干部现实表现情况,以“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的形式做好考核纪实、形成考核台账。表现较好、实绩明显、干部群众公认的,重启任用渠道或予以晋升职级,使干部“下”后仍有盼头、有干劲。

  原标题:《精耕干部“下”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