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一流平台 引进优秀人才

  搭建一流平台 引进优秀人才(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范昊天

  核心阅读

  创新实施“武汉英才计划”升级版,每年定向引进支持若干名战略科技人才;开展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提供充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支撑一流平台建设……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创新体制机制,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基础研究人才,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作为华中地区的教育重镇,湖北省武汉市拥有92所高校、100多家科研院所,全市有超过130万名在校大学生,其中包括19.76万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被称为“大学之城”。

  近年来,武汉创新打造“武汉英才计划”升级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科研平台建设等,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基础研究人才,为创新涌动的“大学之城”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引育并举

  以重点项目支持人才

  将气凝胶粉末与分散剂、树脂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28岁的吴笕筠和同事正忙着调整配方,制备一种新型气凝胶涂料。

  “气凝胶是目前已知导热系数最低、密度最小的固体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石油化工等领域。‘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与火星车表面、嫦娥四号探测器热电池防护等都用到了这种材料。”吴笕筠说。

  2021年10月,从日本东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吴笕筠回到家乡武汉工作,今年初加盟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充满诚意的人才政策,是武汉最吸引我的地方。”吴笕筠不仅能够享受到政府的奖励和生活补贴,在科研项目和人才项目的申报和评选上也有很多机会。

  去年以来,武汉创新实施“武汉英才计划”升级版,每年定向引进支持若干名战略科技人才、一批产业领军人才、500名左右优秀青年人才,对入选人才给予20万至100万元不等的资助资金,并配套相应的科研支持、安居保障、医疗服务等。

  在人才的支持和认定上,武汉强调能力贡献,不将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资历作为必要条件。吴笕筠在博士生阶段专攻功能性材料,被引进到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后,迅速成长为团队骨干,率队应用新工艺促进降本增效。经过举荐,她入选“武汉英才”优秀青年人才。

  同时,武汉围绕先进制造、医疗卫生、现代服务等重点行业领域,实施“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每年从连续在汉工作3年以上的本地优秀人才中,评选约1000名名家、名师、名匠,构建起引育并举、梯次衔接、全面覆盖的人才支持体系。

  放权松绑

  以高效机制激活人才

  今年4月,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2020年度武汉市应用基础前沿项目——“有刺鱼和无刺鱼肌膈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机制研究”验收会召开。经过审阅材料、质询、答疑等环节,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过去实施这样的科研项目,需要提前做一个很详细的预算,包括设备费、材料费、劳务费、测试费等各方面明细,后面的项目实施必须严格按照这些预算来支出。一旦某方面超出,验收的时候就比较麻烦。”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高泽霞坦言,如今武汉推行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她可以更好地放开手脚搞科研。

  “过去,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一般采取预算制。但科学研究本身存在不确定性,项目进行的阶段及进度可能不同,所需经费多少也有所不同。”武汉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来,为解决科学研究路径不确定性和经费管理具体化之间的矛盾,武汉市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中开展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支配权。

  “包干制”改革后,项目经费实行定额包干资助,取消项目预算编制,与项目研发活动相关的各项合理支出据实列支。同时,项目经费由项目负责人及研究团队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决定使用,并对经费支出的合理性、真实性负责。承担单位对项目经费支出情况把关,确保经费支出合规合理。

  2020年,高泽霞团队申报武汉市应用基础前沿项目获批,得到一笔50万元的资助。有了更加灵活的经费支配权,他们的研究进程大大加快,成功培育出无肌间刺的斑马鱼和武昌鱼。

  去年3月,武汉市科技局发布《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方案》,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明确科研活动和资金使用负面清单的同时,将原来由政府部门请专家编制项目指南、评审项目、验收项目转变为将项目立项权交给科研组织单位,简化科研项目验收管理,实行项目验收“备案制”。

  据悉,今年武汉共推荐知识创新专项立项项目537个,财政资金投入3680万元,带动试点单位匹配资金7359万元,为更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放权松绑”。

  重点投入

  以一流平台集聚人才

  暑假里的华中科技大学比平时安静不少,但在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永安正带着团队攻关高精度电流体喷印、高性能激光界面加工等新技术。

  近年来,武汉依托市内外重点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围绕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大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创业孵化器,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152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33个、湖北实验室7个、市级以上产学研合作载体500多个,吸引集聚了一大批基础研究人才。

  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2013年和2018年连续评估为“优秀”。去年12月,在地方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和推荐下,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定位为应用基础研究类全国重点实验室,致力于解决“制造装备智能化”关键科技问题。

  “从国家到省市各级政府部门,都给予了实验室充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支撑实验室的一流平台建设。省市领导通过实地调研,帮助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黄永安说,学校和学院、实验室还设立了青年人才基金,专门支持年轻教师开展创新研究。

  5名院士、20名国家级领军人才、40余名国家级青年人才、1个基础科学中心、1个创新群体……如今,实验室集聚了相关领域的老中青三代科研人才100余人。

  近5年,实验室承担科研任务400余项,在复杂曲面高效高精加工理论与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国际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

  近年来,武汉坚持教育与产业双轮驱动、人才与城市良性互动,在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建设上不断发力,产生了全球首颗北斗高精度AI控制芯片、中国首台高精度量子重力仪、中国首套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等一批“硬核”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