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丨刘伯山:长江安徽段,有着丰厚的历史与现实文化,许多具有标识性意义
8月11日,2023马鞍山首届长江文化论坛在马鞍山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嘉宾济济一堂,碰撞思想、深入对话。在论坛现场,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大学教授刘伯山作了《长江文化的安徽标识》主旨演讲。
刘伯山
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大学教授
长江文化的安徽标识
长江安徽段八百里,流经吴楚文化交汇区、江淮文化区、皖南文化区、徽州文化区,历史文化厚重,对长江文化影响深刻。经过数月对长江文化安徽标识的调研与开发对策研究,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大学教授刘伯山,从长江文化的概念结构和价值定位切入,一一列举长江文化的安徽标识,带大家领略安徽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自强。
什么是“长江文化”?刘伯山认为,从长江本身的性质与构成来看,共时性上长江水文化、两岸文化、流域文化三大层面共存,彼此关照;历时性上自我延续关联,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内在承继互通。从区域来看,流动的、灵动的长江文化包含青藏文化、云贵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赣文化、安徽文化、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等多重区域文化,它们空间独立、各成体系、各具特色。长江将各个区域文化自然地、活态地、有机生动地串联起来,使得各个区域文化有了内在归属,实现了整体统一,由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这是长江文化研究的最大价值所在!”刘伯山说。
▲ 刘伯山作主旨演讲《长江文化的安徽标识》
“在长江安徽段,有着丰厚的历史与现实文化,许多具有标识性意义。”刘伯山表示,这些长江文化的安徽标识,都曾对长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着重大和深刻影响,既构成长江文化绚丽的组成部分,成为长江文化公园的主体性内容;也是安徽省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应该得到充分挖掘与宣传。
其中,凌家滩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节点,凌家滩遗址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史至少提前到5300年前。铜陵的青铜、马鞍山的钢铁、芜湖的剪子、博望的刀以及“芜湖铁打姑孰画”,都是中华文明延续的重要保证。
▲ 凌家滩遗址航拍 资料图
“霸王乌江自刎”带来的是四百年大汉王朝兴起,“渡江战役”解放的是全中国,长江安徽段发生的许多战事都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武汉汉正街和汉口、含山县运漕古镇、铜陵大通古镇等都留有徽商的踪迹,徽商成为长江中下游市镇与都市兴起的主导力量;含山大米、南陵大米、芜湖大米等皆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乌江卫花”是江南棉纺织业发展的有力推手。
“《千字文》对中国启蒙教育贡献巨大。”刘伯山表示,青阳腔、徽剧、黄梅戏、当涂民歌等,在长江安徽段两岸,仅属于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类国家级非遗就有21项,省级83项。它们西连荆楚文化,东接吴越文化,承载有地方文化记忆,更具有普遍性影响。
▲ 马鞍山大地留下千余首古人诗文
诗歌铺就的长江安徽段,更是长江生态文明美好的文学体现。刘伯山认为,千余年来,谢朓、李白、孟浩然等600多位诗人栖居长江马鞍山段,留下了一千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一定是出于文化、生态与人文环境的多重考量。诗仙李白迷恋当涂、终老于此,离不开崇拜和追随谢朓的文化因素、卓越的自然环境因素、良好的人文环境因素。
再看今朝,马鞍山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薛家洼、浮沙圩成为长江生态治理的典型范例。“打造长三角‘白菜心’,马鞍山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正在进行时。”刘伯山说。
好文推荐:
原标题:《大咖说丨刘伯山:长江安徽段,有着丰厚的历史与现实文化,许多具有标识性意义》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