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起来的如东:向海图强 拥抱发展的“八面来风”

  2021年,一张疑似我国大陆地区首只野生斑鹭在如东沿海觅食的照片火爆全网,引发广泛讨论的同时,也让曾经不了解如东的人终于将她和大海联系了起来。

  这座傍海而生的城市,是南通七虎中唯一的“县”,更是“全国海上风电第一县”。拥有海岸线约86公里、海域面积4555平方公里、0米以上滩涂面积近100万亩。可以说,如东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面朝大海的奋进史。

  

  图片来源:如轩

  近日,如东的半年“成绩单”正式发布,在南通这样的“万亿”班级中,如东或许还称不上尖子生,但放眼全国,其总体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今年1-6月,如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9.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7%。“百业向暖”的良好局面让如东上下信心大增,发展劲头空前高涨。

  “向海图强”的如东,未来可期。

  电商出海:服务业驶向深航道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如东“产业强县”的两大战略强大支点。

  上半年,如东服务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消费回暖、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全县服务业增加值312.7亿元,同比增长7.1%。

  1至6月,如东实现服务业开票销售近700亿元;如东290家重点行业服务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实现35.9亿元,同比增长19.8%,高于全市15.4个百分点;如东新培育服务业规上企业48家。

  有这样的成绩,“电商产业”功不可没。

  作为商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之一,如东做到了把“海鲜之乡”、“健身器材之乡”的名片从线下传递到线上,农特产品销售纷纷触“网”成金。

  以如东经济开发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例,自2013年成立以来,为入驻的电商企业提供了从创业指导到人才培训等一系列闭环服务,入驻企业百余家,电子商务相关从业人数早已突破3000人,目前已建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而作为石甸社区乡村振兴项目的双甸镇电商产业园,也已经实现传统真人直播、半无人直播、无人品宣及无人销售等直播方式,预计首年能够实现3000万有效成交金额。

  电商产业的发展广泛带动了就业,促进了增收。截至去年,如东已拥有电子商务企业近1000家,个体经营者2000多户,电商直接从业者约2万人。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如东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例将达95%以上,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的外贸企业占全部外贸企业比例将达25%。

  实业图强:制造业锚定新目标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更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目前如东共有规上工业企业911家,1到6月份累计实现应税销售909.27亿元,同比增长10.79%。

  8月1日,如东县委书记陈慧宇和县长陈雷带队督查了19个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绝大多数都是制造业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7个,竣工项目5个。项目类型百花齐放,涵盖了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在内的多个领域。

  “海宝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预计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应税销售50亿元;美高微球新材料项目,预计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应税销售24亿元;九州星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预计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应税销售7.8亿元……”

  未来,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安全防护、食品两大传统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东将着力构建“2+2+2”新型产业体系,支持战新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预计到2025年,如东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深耕海洋经济:面朝大海 打造发展样板

  近年来,策应海洋强国建设以及江苏沿海发展战略,如东深耕海洋经济,聚力建设“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

  去年年初,《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正式印发,规划明确指出,江苏要加强沿海电源点及电力、油气输送通道规划布局,统筹建设海上风电、沿海LNG接收基地。

  这无疑给如东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利好。

  早在2021年,如东就已经建成了全国首个风电母港、亚洲最大海上风电群。最多时,如东海域每天就有200多艘船舶3000多人施工作业,“海上三峡”建设初具规模。

  

  图片来源:如轩

  为大力发展“向海产业”,如东重点打造了以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洋口镇(沿海经济开发区)、如东经济开发区等载体为主的“向海产业”聚集基地:

  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依托港口优势,精准布局石化新材料、LNG等产业板块。计划总投资450亿元的桐昆(洋口港)聚酯一体化项目,建成后,可年产500万吨PTA、240万吨的功能性纤维,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石化——聚酯——长丝全流程一体化生产。经过三年的建设,目前项目一期进入扫尾阶段,今年底全面达产后,有望实现销售超250亿元。

  

  图片来源:如轩

  如东经济开发区重点培植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安防、纤维新材料3个产业集群。截至3月底,有17家企业获评“小巨人”,涌现了新能源装备制造和安防这两个百亿产业。

  洋口镇(沿海经济开发区)以风电母港为核心、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为载体,重点推动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新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倾力打造以化工新材料、高端植保、新能源等为重点的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吸引了优嘉植保、九九久新材料、中国天楹重力储能及成套设备制造等众多优质项目落户。

  同时,如东坚持把耕海牧渔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现代渔业发展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放大“中国海鲜之乡”的品牌效应,2022年,全县水产品总量达到32.5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192亿元。

  当然,深耕海洋经济不是一昧的掠夺海洋资源,海洋保护也是如东工作的一大重点。如东以打造“江苏沿海最美岸线”为目标,聚力推动岸线修复整治与生态建设。7月4日,第十五届放鱼节在洋口港阳光岛重件码头拉开帷幕,183万尾大黄鱼、黑鲷、半滑舌鳎、海蜇等苗种被陆续放流入海。

  厚德力行、耕海图强,正如县长陈雷所说:“如东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广阔的海域空间,以及丰富的渔业资源,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不断拥抱海洋、深耕海洋、保护海洋,向海经济发展的大港口、大产业、大保护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海上造岛奇迹:提交给未来的答卷

  纵观如东的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还有一个词令人印象深刻:LNG。

  LNG即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

  

  图片来源:如轩

  上世纪80年代初,专家在如东沿海意外发现3万年前古长江入海通道,水道附近有一座半潜式沙洲,经过深入考证,认定这个地方可建深水海港。然而当时全国都没有在离岸10多公里的外海辐射沙洲上建人工岛的先例。

  “没有标准,阳光岛就成了标准。”

  从2006年开始填海造岛,到2011年,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项目在岛上顺利投产,如东用5年时间便打破了辐射沙洲上“建港禁区”的魔咒,不仅建成了中国首座外海无遮拦人工岛,还在我国东部沿海开辟出一条海上能源新通道。

  如东人创造了海上奇迹。

  截至目前,如东已与俄罗斯、澳大利亚、卡塔尔等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航关系,累计接卸来自全球各地的LNG约5200万吨,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供气超720亿立方米,与等热值的燃煤相比,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亿吨、二氧化硫150万吨。

  

  图片来源:如轩

  如果说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项目的成功,奠定了阳光岛在长三角地区“能源枢纽”的重要地位,那么,国家规划的加码,则将阳光岛的作用提升到了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层面。2019年4月,洋口港4个LNG泊位列入国家专项规划,规划接卸规模超2000万吨,泊位数量、接卸规模均为全国最大。

  一个多月前,总投资约80亿元的华润燃气江苏如东LNG接收站项目在洋口港阳光岛提前开工建设。至此,“规划”的洋口港4个LNG泊位的布局目标已全部开工启动。4座LNG接收站全面建成后,阳光岛年接卸规模将达22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LNG能源保供中心。折合天然气约308亿立方米,而对比2022年全江苏约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消费总量,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如东洋口港一座“能源岛”可基本满足整个江苏省的天然气消费需求。

  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回看如东的上半年成绩单,或许此时的如东,经济总量在南通占比不高,但面朝大海,拥有如此丰富资源还尚待挖掘的如东,未来怎能不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