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罕见!梅州大埔中学校园挖出清代“卧碑”

  记者17日从梅州市大埔县大埔中学获悉,该校日前在校园基建过程中,挖出一块完好的古代石碑。经专家初步判断,这块石碑系清代前期留存下来、原竖立在大埔县学宫的“卧碑”。

  

  大埔中学在校园内发掘出一块清代卧碑

  卧碑出土在广东并不多见

  据介绍,大埔中学的卧碑长1.1米,宽0.9米,厚0.1米,碑石完好,文字基本可辨。正面阴刻汉字楷书,碑文自上而下纵书三百余字,正文部分二十三行,包括八项要求生员(学生)应为和禁为的规则:

  一是不盲从父母。“父母愚鲁或有非为者,子既读书明理,当再三恳告,使父母不陷于危亡。”

  二是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

  三是端正态度,“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作良吏。”

  四是不得钻营当官,“不可干求官长,交结势要,希图进身。”

  五是不介入官衙和诉讼事务。

  六是尊敬先生,对老师的授课“诚心听受”。

  七是不许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

  八是不许立盟结社和刊刻文字。“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

  

  广东省嘉应学院原副院长谢友祥认为,根据大埔中学发现的卧碑内容,判断应系清顺治九年(1652年)礼部奉旨要求全国各官学颁刻的新卧碑。当时朝廷仿明制,另立条款八项,刻于碑上,颁于各学宫。

  谢友祥指出,卧碑出土在广东并不多见,所以这块碑对于地方考古和历史研究都有一定意义,可以帮助了解清代地方官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当时国学教育的相关规定。同时,卧碑作为一个实物证据,能直观地看到中国古代道重于业、德育为先、以养成高水平人格为第一目标的基本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这不仅在当时有积极作用,对于当今现代社会,也不乏正面的意义。

  约100年前被迁埋至今大埔中学校内

  据有关史料介绍,中国古来尊儒重教,地方普遍设立官学。明清时,在各府、州、县设建府学、州学、县学,又称儒学,也称学宫、文庙。儒学的主要建筑明伦堂,是先生讲课的场所。同时,各地府县官学均有一块卧碑,多立于明伦堂之左,碑上镌刻谕示生员的学规,其主旨在于训诫生员(读书人)应遵守的各项规则。我国建卧碑始于明初洪武年间。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诏境内立学,十五年(1382年)礼部颁学校规则禁例,刻石置于县学明伦堂左侧,称为“卧碑”,意即躺卧的碑记。

  

  大埔县学宫的孔庙,始建于明朝,后于1993年改危时拆除

  大埔县是在明嘉靖五年(1526年)朝廷从饶平划出恋洲、清远二都而设立的,当年在金山之麓设县衙,次年(1527年)建儒学在县衙左旁。关于大埔县的儒学卧碑,最早的记载见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埔县第十一任知县吴思立创修的首部《大埔县志》。根据该书“公署·儒学”中的说明,“儒学,在茶山之麓,县治之左,位南面北,与县治同,基深六十丈,广一十有五丈。(嘉靖六年,知县欧淮鼎建。)中为堂,曰‘明伦’。左为书籍库,右为祭器库。堂前楣间悬御制儒学箴,左右楣间悬科贡题名扁,左上列卧碑,右上列重修儒学记。”

  根据清代康熙、嘉庆两个时期修纂的县志记载,大埔县儒学曾多次重修改建。其中,明伦堂等因康熙十三年(1674年)“藩变”被毁,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后来,学宫主建筑物圣殿、明伦堂等,一直保留到民国初年。1914年设立县立中学校后,县学宫全部划归大埔中学,在饶光校长任内,得戴芷汀先生等人乐助,于1917年将明伦堂改建为西洋式教室,直到20世纪70年代前期,都用作大埔中学的科学馆(实验室、器材室)和教室、图书馆、教工宿舍等。

  据初步鉴定,此次发现的卧碑的具体年份尚待考证,据推测大致刻立于清代前期,大约在1917年左右被迁埋到今大埔中学校内花园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王绍沪、黄艺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