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慧: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学英语课程解决方案

  一、背景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应用,重塑了教学生态体系以及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教学规律、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手段等都需要被重新审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深度融合,引领创新。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

  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信息技术如何支撑新的教学模式,智慧教学工具如何赋能高校英语教学实践,智慧教学手段如何能真正促进并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从业者以及教育决策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方案旨在依托 Fif口语系统、Welearn、U 校园、爱课程等智慧教学手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解决大学英语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学习内驱力不足、个性化教学困难等。

  二、技术手段

  《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秉承建构主义理念,打造基于外语学、教、练、测、评、展等“六维一体”的大学英语智慧教育体系,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大学英语外语教学深度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抽象如下:

  学:该维度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他们针对个人差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并提供一系列线上线下的学习资源,包括《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新目标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U校园数字化教材、Welearn数字化教材等。学生能够在电子设备上进行访问和使用,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并提高教学效果。

  教:该维度指教师通过线下多媒体课堂授课和线上辅导等形式,利用线下多媒体技术、爱课程慕课堂等工具,组织学生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并提升教学效果。

  练:该维度从英语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U校园阅读与写作训练系统、Welearn听力训练系统、Fif口语训练系统等,提供课堂练习、电子习题、语音互动、阅读写作、听力演练以及口语对话训练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挖掘和内化知识,提升自身的英语技能。

  测:该维度利用U校园试题库、Welearn试题库、讯飞AI考试系统等成熟的评测技术(如自适应测试、多元评价等)对学生的英语能力及知识点进行测试和评估,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能力状况和进展情况。

  评:该维度从评价的角度出发,依托U校园形成性评价功能、Welearn形成性评价功能,以结果为导向(OBE),如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英语知识、技能和能力,设计过程性评价指标,并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以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展:该维度着重于营造一个综合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课程报告、演讲比赛、学术研讨等形式,在今日头条账号或者线下课堂中展示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果和视频作品,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教、练、测、评、展这六个维度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割裂其中的任何一维。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前任务单导学、在线资源助学、形成性评价促学等手段,实现智能化精准教育。开展课前、课中、课后联动,线上、线下、实践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分组管理课堂,通过项目式(PBL)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工作机制

  依托智慧教学平台的自动评阅技术、智能语音技术、学习数据统计等功能,对学生学业表现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影响学业表现的原因,及时预警及干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借助智慧教学平台的智能测评引擎及排行榜功能,构建一个基于竞争与协作的学习社区,激发学生内驱力,增加学生学习投入。

  (一)课程目标

  通过实施该方案,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掌握词汇、句法、篇章等知识;具备文献读写、翻译、跨文化交际和自主学习能力;具备国际视野、终身学习、团队合作和创新等综合素养;树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实现思政育人。

  (二)教学内容及混合模式

  知识性内容放在线上完成;技能性训练、交际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课堂上开展;同时引导学生围绕项目式实践作业,用英语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课前,学生借助U校园平台自主完成词汇、听力、阅读和文化学习等;教师采用U校园平台开展学习评估,准备课上翻转任务。课中,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教师通过组织提问、讨论、复述、测试、竞答、小组展示等,帮助学生完成思辨、交际、语言等技能的转化。课后,布置翻译和写作练习、项目式实践作业。具体如图所示:

  (三)成绩评定方式

  成绩评定由两部分构成:过程性评估(60%)+ 终结性评估(40%)。过程性评估通过智慧教学平台进行,包括:课程表现(30%)、网上自主学习(30%)、线上测试(10%)、PBL作业(30%)。终结性评估在期末进行,以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考试为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四、课程实施方案成效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学英语课程解决方案, 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育人效果

  问卷调研评课显示,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工具,能利用英语知识及互联网搜索引擎解决诸多现实问题。学生提到“通过小组活动,我们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加理解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中国谚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认同感。课程实施方案发挥了英语的人文性功能,实现了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二)学生学业成绩

  课程组对实施该方案的班级和对照班级进行了横向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两次四级考试的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在学期初两组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一致的,而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实施该方案授课的学生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成绩明显高于实施传统教课模式的对照班,教学效果显著。

  五、创新之处

  (一)形成性评价为抓手

  本方案以详细的形成性评价为抓手,加大过程性评价比例,细化评价内容,制定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和办法,以此驱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二)分组化的课堂管理

  教师采用分组化课堂管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的自动评阅引擎对学习效果进行即时反馈,管理者与人工智能协同,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解决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的现实难题。

  六、结果讨论

  (一)构建了数智赋能外语教学新路径

  该课程方案引领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将传统教育和数字化教育有机结合。教师通过使用在线平台,可以更好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利用数据分析等工具优化教学体验。这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丰富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该方案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通过提供多样的课程资源和阶段性评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体成长。同时强调知识的构建,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究资源,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引导学生积累、整合和创新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创造能力。

  【作者:吴智慧 单位: 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2021SJGLX199)“基于智慧云平台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河南省高教学会外语分会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021SXHLX203)“智慧云平台助力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