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科研,再获佳绩!

  学校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海洋生命学院原生动物学团队高珊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以纤毛虫原生动物为材料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荣获2022年度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本年度仅授予三项),彰显了学校在表观遗传学基础研究领域较高的学术地位。

  作为国际上真核生物DNA N6-腺嘌呤甲基化(6mA)研究的代表性团队之一,该团队以纤毛虫原生动物为材料,系统解析了6mA的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和遗传机制,证明6mA具有表观遗传标记最为重要和根本的两个特征,即可遗传和可调控,为确认真核生物6mA是真正的表观遗传标记提供了关键证据。这些原创性成果,完善了6mA大的理论框架,拓宽了对真核生物表观遗传标记认知的边界,也推动了相关研究领域的重新认识。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晓磊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底界面层灾害原位动态实时观测技术与装备”荣获本年度唯一一项技术发明一等奖,学校时隔八年再次获得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体现了学校环境地质工程学科迅猛的发展态势。研究团队面向现有海洋环境观测和灾害调查手段无法实现海底界面层灾害原位观测和预警的现状,攻克了海底多场多相耦合致灾环境精准识别和界面层多灾种灾变过程原位可靠观测等技术瓶颈,首创了海底界面层灾害原位动态实时观测技术与装备。成果鉴定国际领先,入选2021年度中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42项,应用于青岛和全国重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等 50 余项工程项目,近三年创造经济效益2.5亿元。海大科研,再获佳绩!

  会上,宣读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2022年度青岛市共授予科学技术最高奖1人,自然科学奖10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技术发明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105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83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人。市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

  市委常委和有关市领导,市委有关部委、市直有关单位、中央和省驻青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区(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驻青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代表、高新技术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