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北大教授在5天内相继授课,一所普通中学是如何做到的?

  5位北大教授在5天时间内相继授课,这样高密度的知识供给,对于北京任何一所中学来说都实属难得;一所复读学校却用这样的豪华阵容为老师们进行暑期培训——近日,精华全日制的老师们接受了统一的暑期培训,邀请外聘的北大专家为老师们“充电”。

  

  为老师们进行暑期培训是精华全日制的传统。每年暑期,该校都会邀请知名专家为老师们授课,其中不仅有学科专家,也有高考研究专家。而今年暑期培训请来的专家们格外有讲究。

  

  李伯重教授

  李伯重,国际知名专家,在经济史领域德高望重。此次培训李伯重主讲的题目是: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早熟而又不成熟”。他的讲座旁征博引,不仅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也触发老师们主动了解更多领域,为日后的教学提供更广的思路。

  

  邵永海教授

  高考分析显示,语文学科的古诗文部分是拉开学生差距的关键。因此,今年的暑期培训特意邀请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邵永海讲解“古诗文素养”。“新高考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老师们也需要不断‘充电’,来提升古诗文素养。只有老师的素养提高了,才能带动学生进步。”精华全日制相关负责人表示。

  

  邢滔滔教授

  新高考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能力的考查。比如,新政治教材7本书中,就有一本新增加的教材《逻辑与思维》,很多老师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存在困难。为此,培训邀请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逻辑学教研室主任邢滔滔主讲“逻辑与思维”,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李开元教授

  为了开拓历史老师们的视野,培训还邀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博士李开元。李开元独创了用历史叙事解决历史困惑的新方式,用有限的史料写无限的历史。他的讲座极大开阔了老师们的思路,有利于老师们帮助学生从更多维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韩茂莉教授

  新高考的试题注重立德树人,强调家国情怀。北大城环学院人文地理博士后、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韩茂莉曾著有《大地中国》,将历史的时间体系纳入地理空间,让人们从一个更大的尺度,从山川江河、文物古迹、社会人文中,重新发现中国。此次培训邀请韩茂莉为老师们做讲座,帮助老师们增强民族自信,更好地理解高考题的立意,引导学生有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

  把这么多重量级专家集中在5天时间内为老师们授课并非易事。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从一年前就开始准备:制定研修计划,完善培训细节,联络专家学者,落实讲座时间。几经周折终于顺利开课。教授们行程都很紧凑:韩茂莉前一天还在欧洲考察,上午下飞机,下午就到精华来授课;李开元讲完课就飞去了上海。但专家们百忙中送来的精神食粮让大家受益匪浅。

  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教研校长曾勇志说,学校最核心的竞争力是老师。老师的水平既体现在学术水平,也体现在对考试的研究上,要用学术带动考试研究。他表示,只有学术水平够高的老师,才能理解高考题的立意、广度和深度。“这些知名专家将帮助老师们开阔视野,紧跟学术前沿,激发老师们持续学习的热情,帮助老师实现知识拓展和应试能力双驱动,从而带动学生的求知欲,契合新高考的教学需求。”

  除了邀请学术领域的大咖,该校还聘请了北京市各学科的权威教研员为老师们进行教研指导;同时,在新教材编写专家的指导下对教材不断深入挖掘。5天暑期培训共安排了28场讲座和专业课。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编辑 蔡文清

  流程编辑 刘伟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