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时丨2022年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优秀指导教师智慧集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是上海市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求中小学首次任教的人员在职业生涯的第一年必须接受规范培训、团队带教、基地校浸润。在上海,每一位见习教师都会匹配到学科导师、班主任工作导师,指导教师是见习教师专业成长路上的领路人,在帮助见习教师平稳渡过入职适应期,快速站稳讲台起到了重要作用。2022年,全市共有38位教师获得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本期邀请9位市级优秀指导教师基于真实的带教案例分享他们的带教智慧。

  2022年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

  优秀指导教师智慧集

  周建军:“三磨”课堂巧入门

  【案例作者】

  周建军,上海市崇明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校学生发展处主任,崇明区物理学科带头人。曾荣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多个课例入选教育部“部级”优课,参与市级空中课堂授课,多篇文章发表在《物理教学》等杂志。从教20年以来,有多年带教经历,成效显著。

  【带教感悟】

  如何借助带教实现师徒共同发展,引领徒弟走特色发展之路?我认为:首先,指导教师要做好言传身教工作,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其次,采用“发现问题、评价解析”的方法帮助见习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多听课,从中发现典型问题,及时研讨,耐心解析,让见习教师知其所以然;最后,借助“三磨课堂”引领见习教师巧入门,设计问题链与主线,打磨特色亮点,鼓励见习教师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之路,共谋发展之道。

  蔡靖:汇资源、共分享、促发展

  【案例作者】

  蔡靖,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第一小学美术教师,高级教师,已有近30年教龄。带教的见习教师已经有三届,一共4位小学美术老师,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有所成绩。

  【带教感悟】

  我带教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这些带教方法:1.坚持示范引领。以先进理念,科学方法给带教对象以示范,帮助他们走出理论实践矛盾困惑地带。2.坚持问题导向。从见习教师入职之初的实际需要出发,帮助她们强弱项、补短板,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专业成长。3.坚持自主实践。鼓励见习教师在岗位上创新实践,主动作为,引导她们践传统教育之道,践名师教学之艺,践学生学习之需,践自我理念之便,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4.坚持团队协同。团结、组织工作室全体人员,打造规培共同体,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助力见习教师专业成长,使之能汲取不同导师的风格与特长。

  陆丽丹:信息技术支持,破解教学实然难点

  【案例作者】

  陆丽丹,浦东新区东南幼儿园保教副主任、科研主任,一级教师。自2015年至今,主要承担学科带教,共带教学员9名,其中有6名在见习规培结业考核中获得“优秀”或“良好”,带教成效显著。

  【带教感悟】

  在带教的过程中,我关注以德为先,立足见习教师个性化需求,与见习教师共同谋划教学实然行为中难点突破的攻关项目,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开放、自由的氛围中结成师徒平等对话与双向成长的掩映关系。我认为,见习教师成长,除集聚传统的团队智慧力量,更应鼓励智能技术赋能,让“教-学-评”的过程更客观、更科学,从而不断优化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王立善:一份教学案的旅行

  【案例作者】

  王立善,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中历史教师,教研组长,高级教师,2005年工作至今,已有10年班主任工作经历,曾获长宁区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目前主要承担高三学科带教,指导的见习教师成绩突出。

  【带教感悟】

  我认为,带教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敬畏之感,青年教师要学会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去认识和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带教过程中,我注重根据青年教师的学科素养、教育学心理学素养、教师基本功等进行因材施教,尊重带教对象的认知规律,不操之过急,充分重视青年教师的自我反思;我坚持身教重于言传,并希望通过带教实现与青年教师的共同成长。

  胡敏:和青年教师共同成长

  【案例作者】

  胡敏,上海市南洋中学数学教师,高级教师,前后带教10余名青年教师,这些老师已成为了学校数学教学、班主任教育、年级组管理等各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

  【带教感悟】

  优质教育的根基是优质的师资队伍。帮助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迅速成熟、成长、成才,是构建教育人才高地、形成和壮大优质教师队伍的有效举措。我非常有幸能成为见习规培指导教师,在带教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和青年教师一起成长,在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学科教学特点、探索教育科研等各方面,指导教师的丰富经验和见习教师的勇于创新是助推教育教学面向未来的“双翼”。

  黎冀湘:促进见习教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体验成功

  【案例作者】

  黎冀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思政高级教师,杨浦区骨干教师。从教25年来,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改革和市区课题,学科带教经验丰富,多位学员成长为校、区级骨干教师。

  【带教感悟】

  每个孩子在不同阶段,体现出的优势各有不同。见习规培的带教过程,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作为指导教师,我并不希望她(他)成为我的“翻版”,而是在带教过程中,充分观察,帮助她找到擅长的领域,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也期望我的教学体验和感悟能成为年轻教师成长、成熟的助力。

  张少华:巧“思”妙“问”

  【案例作者】

  张少华,上海市青浦区凤溪小学数学老师,一级教师,区教育系统第七届教学校骨干,曾获区“园丁奖”。从教18年来,积极承担学校见习教师的学科带教与班主任带教工作,所带教的见习教师成长迅速,在市区级评比中表现突出。

  【带教感悟】

  见习教师是注入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帮助见习教师成长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作为指导教师,我始终尽心尽责,努力从见习教师的真实需求出发,不断探索更有效的带教策略。学科教学上,我与他们一同研读教材,互相听课与评课,帮助他们尽快站稳讲台;日常工作中,我用心做他们烦恼的倾听者,在见习教师感到迷茫时给予及时的关心与支持。见习教师的成长让我欣喜,我也在多年的带教过程中持续反思自身专业发展,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张璇:用心观察,及时反馈

  【案例作者】

  张璇,青浦区徐和路幼儿园教师,教研组长, 一级教师。青浦区教育系统第六届、第七届名优教师。先后带教7名区内见习教师,带教成效突出,具有非常丰富的带教经验。

  【带教感悟】

  成为指导教师以来,我努力做到用心负责、指导有方,积极帮助见习教师尽快熟悉岗位工作,引领见习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在陪伴与见证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也从每一位徒弟的成长与蜕变中收获了教育初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将继续用心做好每一位见习教师成长的引路人,与他们一同发现教育旅途中的美丽风景。

  黎勇军:与其向往,不如出发

  【案例作者】

  黎勇军,松江四中课程教学处主任,数学高级教师,曾参与三部专著的撰写,主持三项区级重点课题研究,多次获得区教科研先进个人、区园丁奖、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从教28年来,有多年带教经历,成效显著。

  【带教感悟】

  我认为,见习教师的教学成长,其一,离不开学科专业知识的引领、教育教学理论的武装,每月阅读一本专著的要求。其二,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要通过面对面、微信、qq等方式及时交流。怕问路,要迷路,嘴勤不走冤枉路。其三,强化对每日教学的反思并认真记录,把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实践方法予以归纳,形成一定的经验集,对自己今后的快速提升也有不小的促进作用。

  供稿单位: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编辑:陈佟

  上观号作者:教师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