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上海知青陷日本留学骗局,为让女儿赴美留学,打黑工15年
“万一我不在了,就把我的骨灰扔到离女儿上班最近的海边撒掉......”
2020年疫情期间,一位美国华人的遗嘱刷爆网络,大家为信中的内容感叹不已,同时也十分好奇这位华人的生平经历。
什么样的经历才让他写出了这样一篇让人读之无不默然的文章呢?
细究之下,发现这位华人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媒体的眼前了,这个貌不惊人的老人十多年前就已经在日本“爆火”,他的身上到底都发生了什么故事?这还要从三十年前说起......
1954年的上海弄堂里,一位男婴呱呱坠地,父母给他取名丁尚彪,在他出生的两年后,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国。
小学毕业的丁尚彪在时代的洪流中被命运裹挟着往前走,成了浩荡队伍中的一员,在安徽淮北农村待了许多年。
年轻的丁尚彪
在这期间他认识了他的妻子——同样来自上海的陈忻星。两人一见如故格外地合拍,步入婚姻的殿堂也是水到渠成。
虽然在那个年代,两个下乡的知青并不能给自己一生唯一的婚礼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但简单的婚礼、朴素的婚房更让他们坚定了对就是自己可以携手一生的人。
之后回到上海的丁尚彪,在一家工厂上班,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渴望学习,学习更多的知识,错过高考的他只能选择报考中专,被上海电视中专的行政管理专业录取。
此时丁尚彪的女儿正在读小学,他虽然比别人勤奋十倍地工作,不放过每一个加薪的机会,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了建筑公司的后勤股股长,但每月几十元的工资,也仅够一家人在上海的日常开销。
就在丁尚彪陷于无法改变家庭环境的苦恼困境中时,80年代中国的留学热潮来了,当时改革开放不久,人们十分热衷于出国留学镀金。
朋友的一句话点燃了丁尚彪心中的火光,对方声称“日本路边彩电、冰箱各种家具家电随处可以捡到!”
在当时的中国,冰箱、彩电可以称得上是奢侈品了,可是在日本的马路上居然可以随处捡到?那日本的经济会好成什么样啊!丁尚彪心里涌起无限的向往。
此时朋友又投来一颗重磅炸弹:“在日本的留学生还可以一边上课一边打工呢。”丁尚彪没有过多犹豫,当即就决定:好,就到日本去!
丁尚彪和妻子
去日本留学打工,一方面能够圆了丁尚彪的大学梦,另一方面还能通过打工改善家庭经济,可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但是,现在摆在丁尚彪的面前有两个难题,一是八十年代中国青年的留学热情高涨,赴日热情超出了界限,日本当局对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审核变得谨慎起来。
当时,许多申请出国的留学生面临报告材料被退回但报名费却无法退还的窘境。二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丁尚彪一去日本不知几年能还家,妻子陈忻星要独自抚养女儿。
第二个难题在丁尚彪与妻子的沟通下顺利解决了,那么第一个又该如何解决呢?
在得到了家里的支持后,丁尚彪就开始收集各个方面的留学资料,每天都前往各个留学服务中心打听消息,并且到处托人打探周围已经成功申请留学人的经验。
丁尚彪一家
终于,有天丁尚彪在留学服务中心看到了一份来自北海道飞鸟学院的招生资料,这是阿寒町政府扶持的一所大学。
因是新校没有什么名气又缺少生源,所以急需招生,政府放宽申请限制并且担任保人,而且可以在签证到手后再交学费。
这几乎完全符合丁尚彪的需求,在简单查了学校资料后,丁尚彪就开始准备留学资料了。
签证下发得很顺利,但另一个难题又摆在丁尚彪的眼前,学费、住宿费各种费用加在一起差不多需要准备42万日元,折合人民币三万多元。
这对月工资只有几十元的丁尚彪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没有办法,丁尚彪夫妻二人只好厚着脸皮向各路亲朋好友借钱,最终才凑齐了前往日本的费用。
1989年9月,丁尚彪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家庭的希望登上了前往日本的飞机,只是他没想到,看似通往天堂的路,往往走向地狱。
丁尚彪提前一个月去了东京,达到之后他并没有急于去感受日本的繁华与发达,而是立马投入了每天打两份工的打工生活。他省吃俭用,第一个月就攒下了16万日元寄回国内。
一个月后,丁尚彪在东京与同学们和接待老师汇合,一同前往阿寒町,噩梦就从此时开始。
阿寒町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当地的居民对这些中国留学生也十分友好,在路上碰见了都会驻足问好,政府大楼上也悬挂着欢迎留学生的标语。
只是,当学校接待的大巴车驶离市区越来越远,人烟也越来越稀疏,丁尚彪的心里也越发地忐忑不安起来。
终于,大巴车在一个偏僻的村庄停下。学校的老师与领导夹道欢迎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而中国留学生们的心却沉到了谷底。
眼前的学校是由一所中学改造的,偌大的校园里只有十几个学生,学校周边全是荒山和废弃的矿区,村子里只有十几户居民,全是老人和小孩,青壮年都出门谋生了。
留学生们来到日本是为了学习,但更重要的是想从日本打工挣钱寄回国内,现在好了,学校周围根本无工可打!
彻底压垮丁尚彪的最后一棵稻草是——学校未定,前三个月留学生们必须在校内学习语言,不能出校打工,违反规定者会被开除血迹,遣返回国。
这是丁尚彪万万不能接受的,他是举债来到日本的,时间对他来说无比宝贵,每耽误一天国内妻子的压力就要重上一分。
虽然对知识的渴望在燃烧着他,但家庭的重担三十四岁的丁尚彪没有理由放下,没有过多犹豫,他当即决定逃离学校前往东京打工。
前往东京的丁尚彪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因为留学生的身份限制,很多工作他都不具备入职资格,只能从事要求比较低的体力劳动工作。
半年后,丁尚彪的签证到期了,由于已经离开学校,没有学校的担保他的签证无法续期,然而就此回国丁尚彪也不甘心。
他辛辛苦苦一年多,还背了一身的债务,就这样回国丁尚彪觉得没面子,也辜负了家人的期待,就此,丁尚彪就这样“黑”在了日本。
因为没有合法身份也没有钱,丁尚彪便一直住在东京都一处老旧的出租屋内,房间狭小逼仄,甚至没有淋浴间,洗澡的话只能先把水接着,洗完在把污水从洗碗池倒走。
除了生活上的窘迫,在工作中,丁尚彪也受了不少委屈,因为语言不通,丁尚彪在一次后厨打工时,被厨师长狠狠地扇了一个嘴巴子,他却根本没办法反抗。
为了尽快适应日本的环境,也为了不再受这种羞辱,丁尚彪在一天打三份工的情况下,回到出租屋内依然继续学习日语,就这样,不到半年他的口语已经完全可以在日本正常生活了。
虽然梦想破灭了,又生活在如此巨大的生活和精神压力下,丁尚彪却并没有被打倒,眼看自己求学无望,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唯一的女儿琳琳身上,希望女儿能继承他的志向,努力学习到国外继续深造。
为此他更加努力地打工,挣来的钱除了留一部分生活必须外,剩下的他一分不留全部寄回国内。
在一次打工的过程中,丁尚彪结识了张丽玲,对方是一位电影导演,通过交谈,张丽玲对丁尚彪的经历和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张丽玲组建了一个拍摄团队,对丁尚彪的生活进行了跟踪拍摄,影片在2006年上映,片名《泣きながら生きて》翻译成中文就是:含泪活着。
影片通过细小又具体、平淡却又饱含深意的一个旅居日本的普通人的生活打动了日本民众和华人的心,在社会上掀起一股讨论的浪潮,媒体争相报道。
这部纪录片同年荣获“日本放送文化基金奖”纪录片大奖,丁尚彪这个名字也就此让无数人知晓,远在中国的妻子女儿也明白了他的苦心,忍不住潸然泪下......
1997年,女儿丁琳不负众望地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录取,在前往学校报到时,丁琳特意选了在东京转机。
阔别八年,父女俩得以在这短暂的24小时里见个面,时光流转,女儿出落得亭亭玉立,而父亲因为过度的操劳看着比同龄人要老上许多,两人眼中都是数不尽的思念。
转机的时间到了,丁琳登机前往美国深造,去实现一家人的愿望,丁尚彪转身回到他的出租屋内,收拾好东西又开始了他新一天的工作。
看到了女儿,丁尚彪就感觉身上的力量更多了,他在心里想着:“在美国的学费和花费都比国内要大不少,我得更多地打工才行。”
在这之后,他更是起早贪黑的工作,直到2004年,丁琳考上了美国纽约州立医学院,并且申请到了助学贷款,她的生活已经能够自足,终于不再需要父亲的资助了。
至此,丁尚彪也已经在日本漂泊了十五年,在女儿的劝说下,丁尚彪决定回国,看一看阔别数年的家乡。
在离开之前,丁尚彪还需要去办一件事,他想要向日本的入管局坦白自己的“黑户”身份。
而在坦白的同时他也拿出了自己在日本生活十五年的全部税单,这让入管局的工作人员大吃一惊,因为大部分黑户都是不愿意交税的,但这个男人不仅没有任何犯罪记录,税款也都是按时缴纳。
丁尚彪坦言,他黑在日本也是迫不得已,而履约交税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是为了贪小便宜,在离开日本的时候能够无愧于心。
最终丁尚彪得以顺利回国,但因为黑户的原因,他被永远限制进入日本,不过对他来说,日本恐怕已经成了再也不需要回去的地方了。
回国后的丁尚彪凭借他在日本多年的生活经验,在一家日本企业当翻译,女儿丁琳也在美国顺利地拿到博士学位并考到了美国执业医师证,在美国定居下来。
2009年,丁琳为父母办理了移民手续,把丁尚彪夫妻接到美国,阔别二十年,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
丁琳为父母置办了房产,想让老两口安享天伦之乐,但是忙了多年的丁尚彪根本闲不下来。
他在纽约应聘了一家餐厅的工作,把他在日本学到的职场生活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白天工作晚上学习语言,只是这次不必再每天打三份工了。
在美国,他的语言进步得飞快,很快就融入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中,还在2012年获得了“纽约市宾馆业协会最佳员工奖”,实在是让人敬佩。
平静的生活似溪水流过,在美国生活了几年后的丁尚彪,也怀念起他生活了十五年的“第二故乡。
想起东京那拥挤的电车、烧肉店的天妇罗、以及那些在日本认识的朋友,丁尚彪很希望再去走一走,看一看。
但不仅他的身份是个问题,命运的齿轮也猝不及防地给世界按下的暂停键。
2020年1月,丁尚彪向餐厅递交了辞职信,但这时候,有位同事因为回国内过年碰上疫情爆发,航班被取消,无法按时回来工作。
于是厨师长请求丁尚彪再干一个月,等同事复工之后再离职,丁尚彪也就同意了,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美国的各大州陆陆续续爆发了疫情,纽约也不例外。
工厂停工学校停学,华人纷纷带上口罩进行自我防护。但老外却认为华人戴口罩引起了恐慌,许多华人因为戴口罩而被殴打。
有一次,丁尚彪在乘坐地铁时感受到了一道不寻常目光,抬眼望去,之间一个老外正恶狠狠地盯着他,他明白是自己佩带口罩的行为惹恼了这位外国人。
不过他并不慌张,慢条斯理地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盒事先准备好的感冒药,向那位老外示意自己是因为感冒才戴口罩的,这才躲过了一场冲突。
但他却没有就此安心,美国的疫情愈演愈烈,这时代的一粒沙不知何时会落到自己的头上,丁尚彪对自己的未来也不抱有期望,他甚至提前写好了给女儿的遗嘱,交代自己的身后事。
在这份遗嘱中,字字句句都为女儿着想,力求不给女儿留下一点麻烦,父爱如山,可见一斑,而里面对疫情的担忧和对其他人的祝福,也让人感动不已。
幸运的是,注重防护的丁尚彪并没有染上疫情,得以和家人继续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虽然到了2022年,疫情依然没有彻底平息,但好在各个国家都找到了更好的应对办法。
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许多人的生命戛然而止,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闪光的真情,这些温暖的感情是我们对抗一切磨难的力量来源。
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终会像本文的丁尚彪一样,等来梦想成真的那天,得以在春风里再相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