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家庭烦恼多?升学焦虑如何破?这位特级校长说:提升孩子的适应力是关键!

  推动教育转型、回归教育本原,上海自2011年起,启动“新优质学校”项目,引领普通公办学校探索变革路径。

  不挑生源、不聚资源、不以分数排名为教育追求……一所所“新优质学校”的诞生,让“家门口的好学校”从愿景走向现实,有力托举起上海市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成为上海教育的亮眼名片。

  自9月9日起,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新媒体平台“第一教育”共同推出“校长下午茶”节目,每周六下午14:00,邀请9所新优质学校校长走进演播室,畅聊观念与实践,分享经验与成果。

  好的教育应该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在第一期节目中,上海市江宁学校校长吴庆琳、江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齐越分享了学校在呵护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诸多“法宝”,值得教育者及家长们参考借鉴。

  

  错过节目直播了?没关系!

  欢迎关注第1教育视频号

  可以观看回看哦!

  走进上海市江宁学校的每一间教室,你都会看见三个神奇的口袋:开心袋、烦恼袋和应急袋。

  三个口袋的作用各有不同:

  开心袋上印着一颗微笑的星星,同学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的开心事投递进去,在班会课上进行交流分享,让快乐感染整个班级。

  烦恼袋上印有一朵正在下雨的云,收集学生们的烦恼和困惑,让学生们通过相互诉说与互助,减少内心的负面情绪。

  应急袋上则标注了心理危机简易处理守则和心理求助热线,让学生知道在需要时能够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行求助并及时获得支持。

  具体来看江宁学校校长吴庆琳的介绍——

  这三个口袋,是江宁学校呵护学生心灵的“法宝”之一,成为江宁学子学习成长的好伙伴。

  

  江宁学校校长吴庆琳(中间)、江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齐越(右一)做客“校长下午茶”首期节目

  爱是最好的教育

  江宁学校始建于1933年,是普陀区的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秉持“不一定第一,但绝对唯一”的办学理念,确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起跑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可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始终处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恰如其分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活力”。

  一直以来,江宁学校都高度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从上世纪90年代一间用于学生心理疏导的温馨小屋开始,学校不断健全工作机制、丰富教育途径、优化课程内容,逐渐形成以“知心”为基础、“悉心”为关键、“怡心”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润心”品牌特色。2017年,江宁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居家学习结束了,终于回到了美丽的校园,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啦!”江宁学校的“三个口袋”一经设置,便收到了不少同学们投递的“小确幸”,成为班级里正能量的来源。

  也有不少同学把口袋当作了倾诉烦恼的树洞。“这学期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学习成绩还是达不到预期,好沮丧。”一天,“烦恼袋”里收到了小a同学的心声。班主任便在班会课上引导大家一起交流。经过大家的开解,小a发现原来在老师和同学眼里,自己的字写得更好看了、口算的速度更快了,努力并没有白费。小烦恼便由此转化成了小快乐。

  

  

  “三个口袋”成为江宁学子分享快乐、倾诉烦恼的渠道

  谈起为什么会想到在教室里放置“三个口袋”,校长吴庆琳介绍,“三个口袋”的创设是学校为了培养孩子积极心态的一种尝试,希望让孩子能够积极应对挫折,在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坚韧。

  

  校长吴庆琳在节目中介绍“三个口袋”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

  三个口袋带来的情绪流动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学生觉察情绪、表达情绪、学会求助的意识与能力。孩子们通过分享快乐、诉说烦恼提升了愉悦感和幸福感,丰富了心理资本;心理援助资源的引入也充实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资源,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从知识学习,到身心健康,江宁学校秉承“爱是最好的教育”,让每个江宁学子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成为属于自己最亮的那颗“星”。

  提升孩子的“适应力”很重要

  青少年的电子产品过度使用问题,二孩家庭的亲子关系问题,学业竞争引发的情绪问题,幼小、小初衔接带来的焦虑问题……相信不少家庭都有上述困扰。

  在江宁学校校长吴庆琳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迎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如果没有及时察觉或者妥善处理就会发展成新的问题,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孩子们对“新变化”的“不适应”。

  她表示,其实这些“不适应”是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许多老师和家长恰恰缺乏的是对孩子“适应力”的调适能力,往往不能及时察觉孩子可能出现的适应困难,同时也缺少有效的应对方法。

  由此,了解、发现孩子的“不适应”、进一步帮助孩子提高“适应力”成为目前江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校长吴庆琳在坐客“校长下午茶”演播室时,还为孩子们送上了这样四句心里话: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适应力”,江宁学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需求,开发以“适应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部和初中部的子主题有所不同。

  

  江宁学校开发了以“适应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江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齐越介绍学校有关课程与活动

  小学的主题是“适应—启蒙”,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情绪力和人际力三种适应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适应生活”。

  学校推出“最强大脑”系列活动,通过各种脑力挑战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适应力,深受小学的孩子们欢迎。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齐越介绍,课程的设计开发是以“学习心理辅导理论”为基础,先通过好玩的游戏活动吸引孩子的眼球,以兴趣激发动力,再将学习力进行细化分类,以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为基础聚焦学习力的五种要素,在小学五个年级开展形式各异的趣味活动:

  一年级是通过“找不同”的眼力大挑战锻炼观察力,

  二年级是通过3d迷宫闯关提升专注力,

  三年级是通过扑克牌记忆赛挑战记忆的极限,

  四年级是通过数独和拼图游戏提升逻辑力,

  五年级则是通过多米诺骨牌和未来自己的专属邮票设计发挥创意与想象,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初中的主题是“适应—探索”,主要培养学生的表达力、优势力和应变力,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自我的发展”,同时了解社会、走进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

  齐越表示,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孩子长身体的同时,自我意识也在慢慢崛起,他们情感丰富、精力充沛,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得到尊重与认可。

  为此,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ted演讲、校园心理情景剧表演、青春辩论赛、生涯团辅等活动让学生表达困惑、互助交流,促进学生自我觉察、自我反思与自我调适。同伴之间也能取长补短、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学生在表达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悦纳自我,适应自我的发展,明晰未来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5月正值2023年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江宁学校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活动设计,在一至九年级开展“舞动、心动、行动——润心积极心理季”系列活动,通过营造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思维、促进积极行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适应力”。

  01

  “舞动”

  学校心理老师与音乐老师合作,结合各年级学生需求与发展特点创编出风格样式不同的创意课间操,让孩子们通过运动产生快乐因子多巴胺,在舞动中体验快乐、传播快乐。

  除了创意操,学校还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同学们做手指曼波益脑操。手指有很多神经连接大脑,手指操帮助学生在放松双手的同时舒缓大、激发大脑的活力和潜能。

  02

  “心动”

  学校向学生征集积极心语,在班级之间进行交流,传递温暖与正能量。学校还在各年级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聚焦师生关系(1—2年级)、同伴关系(3—5年级)、亲子关系(6—7年级)、自我关怀(8—9年级)等话题征集心动小故事,促进学生发现美好、感受美好、传递美好,提升身心愉悦感的同时消解负面情绪。

  03

  “行动”

  学校在小学部开展“好习惯小达人”展示活动,初中部开展“幸福小事”打卡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获得持续的积极体验,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找到自己的快乐密码。

  家校社携手共编学生心理保护网

  在江宁学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校长吴庆琳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靠老师,导师、班主任以及专业心理老师携起手来,共同关心学生发展。学校要求教师倾听学生心声,争做“五知”教师,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宁学校“五知教师”的定义

  课堂作为校园生活的主场,老师们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科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需求,积极构建“五种”课堂。

  

  江宁学校积极构建“五种”课堂

  此外,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需求,在考试前后、开学前夕、幼小及小初衔接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间节点开展针对学生以及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适应力。

  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家长是学校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

  江宁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编写了一至九年级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建议;并持续开展“润心?智慧家长坊”系列活动,聚焦“如何识别及帮助注意缺陷多动儿童”“如何与青春期孩子进行有效的家庭互动”“智慧家长教养方式故事分享”“电子产品合理使用与网络成瘾预防”等主题,引导家长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

  

  江宁学校重视引导家长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

  近年来,江宁学校的心理教育不仅仅发生在课堂里,学生们更是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开展探索。比如下面的这则视频中,孩子们走进咖啡店进行职业体验——

  学校积极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及专业资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支持。比如,学校借助市区精神卫生中心及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资源,形成合作机制,构建起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的支持系统,校内、校外都能给予学生和家长及时的心理支持与援助。

  

  江宁学校积极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及专业资源

  对有心理疾病倾向的学生及时家长沟通,提出进行转介的建议,积极参与区精卫的医生坐诊与区中心组织的专家督导,获取医生的专业意见,为有需要的学生开辟心理咨询转介与心理治疗绿色通道。

  学校参与了第二轮(2019—2021)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医教结合”协同实践项目——中小学生电子产品过度使用的干预研究,在六年级组织开展“电子产品的正确打开方式”主题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合理有度地使用电子产品。学校还与上海市儿童医院合作开展adhd早期发现与综合干预的家长宣教,家校社医共同构建adhd儿童“早发现、早干预”的协同机制。

  校长吴庆琳表示,新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所有学校、家庭、社区专业机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创设育人育心大环境。

  不少家长有这样的烦恼:孩子总是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总觉得“别人家的小孩”好,怎么办?在节目的最后,吴庆琳给家长们支招: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