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辉耀:“一带一路”实现多边化发展的三个关键 | 对话“一带一路”十周年
记者 王玉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从2013年倡议提出至今,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全球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日前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后开始走向高质量发展期。未来需要在规则制定、人员构成、组织管理、项目落实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公开化、机制化,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各国取长补短、互惠共赢、公平竞争,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更多机遇。
“它(‘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共产品,是中国对人类的发展贡献,怎么样在体现公共产品的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让别人无可挑剔或者让别人找不到攻击我们的借口,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他说。
对于“一带一路”多边化发展,王辉耀建议,建立健全“一带一路”组织架构和决策管理的多边机制。例如,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委员会、多边指导委员会,设立秘书处等常设机构,构建“一带一路”全球治理、区域治理的新秩序。
其次,建立“一带一路”与现有国际秩序框架下主要治理机构的联系。在与国际组织合作的多边议程推进过程中,“一带一路”可以从中国倡议升级为国际发展议程,实现制度化和组织化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公共产品。
第三,与更多发达国家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场。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型平台。近年来,中国已与法国、日本、意大利、英国等14个国家签署16份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第三方市场合作强调优势互补,可将中国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协同发挥个体差异化优势。
全球化智库创办于2008年,在世界最具权威性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2020》中,位列全球顶级智库百强榜单第64位,是首个进入世界百强的中国社会智库,也是被联合国授予“特别咨商地位”的唯一中国智库。
以下是界面新闻整理的采访实录
界面新闻:您认为过去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最突出的特点和成绩是什么?
王辉耀: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步期,第二个阶段是成长期,第三个阶段是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期。
第一个阶段是从2013-2017年,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四年的摸索建设,逐渐发展成型,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可以视为一个节点。
第二个阶段是从2017-2019年,在第一届峰会取得阶段性成果,引起全球关注且吸引了多国参与后,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由亚欧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平洋等区域。在这个阶段“一带一路”成长为一个发展更快、覆盖面更广、参与国家更多的平台。
第三个阶段是从2019年至今,“一带一路”建设逐渐走向高质量和更有针对性及成果性的发展,比如中老铁路等项目成果逐渐落地。
界面新闻: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哪些领域取得的成绩让您印象更为深刻?
王辉耀:我觉得设施联通很重要,这一点又推动了民心相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核心。“一带一路”倡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发展机遇,也大幅提升了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程度,而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经过各国共同努力,以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为核心的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加快形成,区域间商品、资金、信息、技术等交易成本大幅降低,有力促进了跨区域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对区域国家增进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贸易畅通、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这些也都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它的核心还是基础设施,像非洲的蒙内铁路、希腊的港口、中东欧的一些公共桥梁、东南亚的高铁,这些基础设施的联通,我觉得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也是中国最擅长的,当然进而也带来了民心相通。
在民心相通方面,比如说,我们最近在和巴基斯坦政府部长交流过程中能感觉他们对“一带一路”赞誉有加。再比如,旅游方面,疫情之前我们每年去泰国的人有1,000万左右,这种人文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中国学生也会去这些国家留学,同时,对于这些国家的学生而言也会更倾向来华进行交流。
界面新闻:在当前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呈现收缩化、本土化、区域化等趋势的背景下,未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会面临哪些内部和外部挑战?
王辉耀:挑战就是我们如何把“一带一路”更好地呈现给世界,它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共产品,是中国对人类的发展贡献,怎么样在体现公共产品的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让别人无可挑剔或者让别人找不到攻击我们的借口,我觉得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要推进这种共识,我们可以成立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这是一个高层次机构,然后设立“一带一路”秘书处等常设机构,对外定期发布“一带一路”项目,同时加入一些国际多边机构,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巴黎俱乐部,让“一带一路”项目更透明,更有政策的协调。另外,还要把企业界动员起来,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还可以联合跨国公司来参与等等。
界面新闻:2013—2022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年均分别增长8.6%和5.8%,未来共建“一带一路”有哪些合作的新领域和新空间值得想象?
王辉耀:在出口方面,“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会受益于中国的制造业转移,比如越南、墨西哥、印尼,中国一部分中低端制造业转移至这些国家,这些中低端制造业产品虽然不从中国出口,但实际上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这个趋势还会继续。
合作领域,除了刚刚说到的旅游、留学,还有一个是“数字丝绸之路”,就是无现金支付,比如支付宝、微信。好多国家现在还在用现钞支付,在数字化方面还没跟上。此外,我们在5G、清洁能源以及房地产城镇化方面的经验都可以更好地输出。
再比如,可以更好地利用海外华人华侨,这个目前做得也是不够的,需要加大力度。我们还可以跟跨国公司合作,去第三国开展业务,特别是在南半球国家。
界面新闻:展望下一个十年,您对共建“一带一路”有何期待和展望?
王辉耀:我希望“一带一路”真正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国际公共产品,成为一个国际机制。比如说,就像OECD是发达国家组成的一个俱乐部,我们能不能有个“一带一路”俱乐部,把所有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聚集起来,形成研讨机制。
“一带一路”要实现多边化发展,需要在规则制定、人员构成、组织管理、项目落实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公开化、机制化,如此才能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各国取长补短、互惠共赢、公平竞争,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更多机遇。
具体而言,首先,可建立健全“一带一路”组织架构和决策管理的多边机制。例如,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委员会、多边指导委员会,设立秘书处等常设机构,构建“一带一路”全球治理、区域治理的新秩序。还可以通过各国轮流举办“一带一路”年会的形式,定期讨论“一带一路”相关议程,开展广泛交流和协商,并借助协议、规划、机制、项目等,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在各个阶段的循序发展。
其次,拓展联合国框架下的多边合作对象,建立“一带一路”与现有国际秩序框架下主要治理机构的联系。例如,充分发挥联合国的桥梁作用和国际影响力,促进“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的对话。将“一带一路”相关理念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及一些区域性组织对接,使其成为这些国际组织的相关议程。在与国际组织合作的多边议程推进过程中,“一带一路”可以从中国倡议升级为国际发展议程,实现制度化和组织化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公共产品。
最后,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型平台。近年来,中国已与法国、日本、意大利、英国等14个国家签署16份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第三方市场合作强调优势互补,可将中国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协同发挥个体差异化优势。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中国可与欧盟提出的“全球联通欧洲”战略计划等对接合作,还可与更多发达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