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各市在行动】晋中:晋商故里开新局

  太行巍巍展新姿,汾河滔滔向未来。

  8月18日,晋中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晋中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围绕奋进“两个基本实现” 发挥“五个更大作用” 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意见》,提出一个目标、五大作用、六大工程“156”战略举措。其中,“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个目标是统领,省委寄予晋中“五个发挥更大作用”是重要遵循,“六大工程”是主要支撑,三方面内容相互关联、逻辑严密,构建了晋中市加快转型发展的工作体系。

  在新的征程中,晋商故里晋中正奋力谱写新的篇章,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锚定目标 勇站前列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凝聚起了全省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7月27日,晋中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集中学习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要求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领会省委《决定》精神,结合大调研成果,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把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转化为晋中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8月8日,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召集有关人员,专题研究晋中甲醇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他说,编制晋中甲醇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是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晋中市扛起转型发展和能源革命两大使命的有力抓手,要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勇当先行先试的领跑者。

  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晋中市的重大任务。晋中市充分发挥甲醇产业优势,把甲醇汽车生产、推广、使用作为加快能源转型的重大举措,推动甲醇经济加速发展,形成了醇、运、站、车、捕的循环生态和多元运用场景。目前,晋中市正在全力以赴构建“一区两园三体系”千亿级甲醇经济版图,以高质量规划引领甲醇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三年成势、五年成型”,在山西建设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中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地标。

  今年以来,晋中市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亮点纷呈。总投资30.06亿元的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年产8GW高效N型单晶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和二期已开工;华能集团和左权县签约总投资230亿元的抽水蓄能及“风光水火储氢”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项目,一期和二期光伏项目已开工;投资29亿元的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恒润数字文化产业园项目、山东佰仁能源集团投资18亿元的灵石县天星焦化项目、常州星荣科技有限公司投资9亿元的左权县丁腈手套项目均已开工入统……

  贯彻全省招商引资大会精神,晋中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招商活动,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全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8个,总投资818.4亿元,已完成全省下达任务的71.79%。

  晋中市委五届六次全会锚定“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个目标。具体目标是,2023年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2025年形成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2027年为基本实现转型打下决定性基础,2030年基本实现转型。

  常书铭说,要用好毗邻省城的区位优势、晋商故里的人文资源两个支点,协调推进稳定经济增长和加快转型发展、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肩负使命 勇毅笃行

  今年上半年,晋中市经济保持恢复向好态势,呈现生产平稳、内需回暖、质效提升、民生改善等特征,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49.6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8亿元,同比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497.3亿元,同比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404.5亿元,同比增长6.3%。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2个行业实现增长,13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268.8%,新能源产业增长58.8%。

  为了全面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8月14日、15日,晋中市委、市政府用两天时间专题研究部署全市产业振兴工作。市领导说,省委寄予晋中“五个发挥更大作用”殷切期望,使命在肩,时不我待,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力,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

  聚焦“五个发挥更大作用”,晋中市发起了“五指紧握,全力出击”的新战役。

  ——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晋中将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稳总量、稳增速、稳人均GDP,以稳求进、以进稳固。把扩内需作为稳增长的根本途径,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为经济持续稳定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在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晋中把新能源汽车集群打造及应用场景拓展作为先进制造业的“首位产业”,抓头部企业和龙头企业,促进汽车制造和甲醇化工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同时,用好大学城、职教港科技人才资源,以创新聚变推动产业裂变,做强加快转型发展的主引擎。

  ——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在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擦亮晋中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国字号”招牌,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在我省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中率先示范。加快优秀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水平,把晋中文旅王牌打得更加出彩,夯实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晋中树立“服务省会、做大晋中”一盘棋理念,在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中闯出新路、打开新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市城区与县域经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打造乡村振兴“晋中样板”。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晋中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深入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推进百里汾河系统治理。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一体推进,让生态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厚实的家底。

  排兵布阵 勇打硬仗

  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晋中市确立并实施了“六大工程”:实施“产业振兴”工程,构建具有晋中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基础支撑”工程,夯实打基础利长远的发展根基;实施“抓手牵引”工程,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务求突破;实施“动力驱动”工程,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实施“安全保障”工程,为加快转型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实施“党建引领”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

  “六大工程”,撑起了晋中市高质量发展乘风破浪远航大帆。

  “按照‘六大工程’部署,要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个‘牛鼻子’,聚力产业链、专业镇两大抓手,推动全市制造业不断向高精尖方向迈进,向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市工信局局长张建岗如是说。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武建林说:“我们围绕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特’‘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一个目标,努力建设供给保障能力强、科技装备能力强、‘特’‘优’发展能力强、品牌带动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社会化服务能力强的农业强市。”

  灵石县委书记韩军说:“作为煤焦大县,灵石县将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进一步做精煤焦,拉长链条,促进循环,培育新动能,推动灵石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晋中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祁县县委书记李军说,祁县以玻璃器皿特色专业镇和经济开发区升级版为“双支撑”、以东部新城和东观镇山西中部城市群重要节点型城市为“双着力”、以文物保护和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为“双突破”,加快推进总投资233.9亿元的58个重点项目。

  平遥县委副书记、县长冯玉全表示,将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举办好“永不落幕”的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平遥中国年”。

  和顺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雪说,锚定全县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以“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工作导向,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奋力在转型发展中体现和顺担当、展现和顺作为。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转型发展的铿锵足音震撼着晋中大地。(记者苗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