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先上安全课!

  9月,迎来了开学季,同学们陆续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当中,希望大家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开学第一课,一起来学习交通安全、防溺水和禁毒相关小知识。

  第一课

  知危险,懂避险

  首先,由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越秀大队民警金鑫为大家带来交通安全《知危险,懂避险》的课堂。

  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高发的一种交通事故就是“开门杀”。“开门杀”是指司机或乘客在下车开门时,未观察清楚后方是否有行人或来车,就贸然打开车门的行为,这会导致行人或者车辆在经过时因来不及反应而被撞伤,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大家在骑行的过程中,要注意路边停放的车辆,仔细观察,保持安全距离,避免遇到“开门杀”。

  图片

  司乘人员下车时如何有效避免“开门杀”呢?在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用离车门更远的手开门,身体就会自然前倾,这样就可以观察到车外后方的情况,确认安全后再下车。

  接下来,讲讲另外一个常见的交通事故——“鬼探头”。“鬼探头”是指两名交通参与者从彼此视觉盲区近距离、短时间出现,让彼此都没有反应与躲避的时间与空间,最终发生交通事故。

  大家在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注意力,观察清楚路况再行动,千万不要折返跑,要学会一停二看三通过,确保自己的安全。

  说完小轿车,再来说说大货车。大货车常见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内轮差盲区造成的。内轮差盲区是指车辆在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和后内轮的转弯半径之差。车身越长,方向盘打得越多,形成的内轮差就会越大。大型车辆内轮差一般可达2米左右,造成了驾驶员的视线盲区,从而形成大型车辆的夺命“三角区”。

  同学们在道路上行走或骑行时,尽量与大货车保持至少3-4米的安全距离。记住一定不要跟大货车抢行,更不要从大货车两侧随意穿过马路,同时避免在大货车的盲区停留。

  第二课

  防“溺”于未然

  据统计发现,青少年溺亡事件并不仅仅只发生在高温炎热的夏季,预防悲剧的发生尤为重要,接下来由广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民警孙鑫为大家带来《防“溺”于未然》的课堂。

  图片

  “野泳”是导致青少年溺水的重要原因。可能有部分同学认为会游泳就不会发生溺水,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切莫因为自己会游泳而放松了警惕。从近年发生的溺水事故来看,多数溺水者都会游泳,但却因为对水域情况不了解而忽视了水下的危险。

  图片

  在此提醒同学们,千万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要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要在没有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游泳时不慎溺水,该如何自救呢?

  1. 首先不要紧张,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屏住呼吸,身体尽量放松,去除身上的重物,同时要睁开眼睛观察周围情况。如果身体沉入水中,不用过度慌张,因为水有浮力,下沉到一定程度时,没有负重的人体就会停止下沉并向上浮起。

  2. 一旦身体停止下沉并上浮时,落水者应立即采取如下动作:双臂打开掌心向下,双手向下划水,两腿用力蹬。

  3. 当身体上浮时应冷静地将头向后仰,将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同时大声呼救。

  图片

  同伴落水了应该如何正确施救,并防止二次溺水呢?

  对溺水者进行施救的时候,很多同学会想到采取手拉手的方式进行救援。事实上,这是不可取的,施救者会因为地面湿滑、重心前倾等因素,将自己置于危险当中。

  作为能力有限的青少年,如果遇到同伴溺水,应立即大声呼救并向大人求助,同时拨打报警电话求助。

  防溺水教育意义重大,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让孩子们远离危险水域。这要求我们的家长要尽到监护责任,随时掌握孩子的动向,防止孩子到野外游泳,即使在正规游泳池内,也要确保孩子不离开自己的视线。

  第三课

  青春不“毒”行

  一失足成千古恨,对待毒品青少年们应该提高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最后由广州市公安局禁毒指导处民警娜迪拉带来《青春不“毒”行》的课堂,向同学们介绍禁毒相关的小知识。

  图片

  毒品到底是什么,毒品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

  摇头丸服用后会使大脑皮层兴奋,跟随音乐疯狂摇头,一般持续时间为4-6小时,具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

  K粉外观呈白色结晶粉末,可随意勾兑饮料红酒。此外,K粉还经常伪装成“毒咖啡”“毒奶茶”,表面看上去就像一个咖啡包。其危害包括让人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出现幻觉,吸食过量或长期吸食会对人的心、肺、肾、神经造成致命损伤。

  一氧化二氮,俗名“笑气”,被广泛使用在工业、医疗和食品添加剂中,之所以称一氧化二氮为“笑气“,是因为吸食者将纯度较高的一氧化二氮吸入体内后会不由自主地发出笑声,并保持较短时间快感,长期吸食“笑气”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近几年,“笑气”开始在一些青少年群体中流行,值得引起家长和学生的警惕。

  图片

  新型毒品饮料因为具有很强的伪装性,让人防不胜防。

  “咔哇潮饮”是一款所谓的“网红饮品”,此类饮品被检测出含有γ-羟基丁酸,这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

  少量γ-羟基丁酸就能在短时间内使人产生昏睡效果,并且醒来后会对昏迷过程失去记忆。长期服用γ-羟基丁酸会产生依赖,会引起头痛、呕吐、呼吸抑制等症状,与酒精并用更会加剧其危险性,严重时会致人昏迷甚至死亡。

  图片

  青少年安全教育是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的重要措施,希望通过本期的学习,同学们和家长都能有所收获,并将所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业进步、平安健康、茁壮成长。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南粤警视

  开学季特别策划

  《开学第一课》

  播出平台:广东卫视

  播出时间:9月10日(周日)18:05

  来源 | 广东公安

  编辑 | 小何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