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教师团队规划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陈胜伟)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建林村,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穿过村庄,两旁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庭院。河道清澈流畅,水面上漂着几只白鹅。村民们在广场上聊天、打牌、跳舞,欢声笑语不断……

  二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自然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村。在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教师团队的助力下,当地扎实推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亮化和绿化,河道进行了清淤、疏浚和拓宽,民居进行了保留、修复和更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建林村是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教师团队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助力“千万工程”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一个普通案例。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农林类重点 建设高校,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教师团队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环境美化为基础、以人居环境为目标、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为全面助力浙江推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在参与乡村规划设计实践中,教师团队不仅注重环境美化,还关注产业发展。徐文辉教授带着学生团队奔赴景宁畲族自治县石圩村,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宜文”四宜规划建设策略,将畲族特有文化和环境风貌进行巧妙融合,打造出唱畲族歌、吃畲族农家饭这一具有畲族特色的农家乐产业,提升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水平,通过旅游带动村民年收入从原来的几千元直接提升到几万元。

  

  在参与天台县石梁镇的规划设计中,陈楚文教授带领师生团队对石梁中药、茶叶和蔬菜色等特色产业进行提炼,与农学、茶学等专业的合作,打响了石梁农产品的品牌;在杭州市临安区打造全长约35公里太湖源田园精品线中,徐斌教授团队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合并灵活调动,串起了横街村、青柯村、浪口村、指南村等村庄,打造了“红叶指南”等一系列网红打卡地,引领了乡村旅游的热潮。

  在赋能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上,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教师团队还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国家级一流课程《园林规划设计(公园设计)》等一批核心课程,组织200余支师生队伍开展了万余人次的乡村类社会实践,为打造美丽乡村和幸福百姓贡献了力量,为“千万工程”提供了持续的人才支撑。此外,相关教师还发表了40余部与“千万工程”相关的著作,撰写了200余篇调研报告和论文,举办了100余场相关学术讲座,为“千万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截至目前,通过参与“千万工程”的实施,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数百个示范项目,涵盖接近一千个村庄,惠及了近百万名村镇居民,探索形成了“村庄有所美、教师有所研、学生有所学”的可行、有效、互惠的模式,赢得了广泛赞誉和肯定。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表示,今后将持续推进千万工程实践探索,将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助力,打造共同富裕的样板,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更多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