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沪上“四有”好教师!有你认识的老师吗?

  

  解放日报、文汇报推出2023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专题

  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弘扬高尚师德,宣传优秀典型。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上海涌现了一批“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

  他们有的扎根基层一线、托举学生成才梦想,有的深耕思政教育、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有的矢志科技攻关、取得重大创新成果,有的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他们的事迹,集中反映了新时代教师队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良好精神风貌,无愧于教书育人楷模的光荣称号。

  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他们。

  

  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芳(上海市青浦区实验小学)

  王芳是上海市青浦区实验小学教师。她至今做了32年班主任,曾获市“十佳”辅导员、市最美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所辅导的中队获得了全国、市优秀集体等称号。曾担任区第二届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长期担任区新教师规范化培训和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指导工作。

  王芳老师是爱心育人的最美守护者。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不管是经常“犯事”的、品学滞后的学生,还是问题家庭里的学生,她总是耐心教育,从不厌弃。寒冬酷暑,她无数次走进孩子的家庭,面对面具体指导,让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长。

  王芳老师是建班育人的辛勤耕耘者。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实现自我价值,培养责任意识。她实行小岗位责任制,让学生成为班级小主人;她关注家班共育,探索合作新思路;她盘活家长资源,建立班级家长课程资源库;她受年轻家长育儿理念和方法的启发,产生了发挥同质与异质家长的引领作用,建立“微讲堂”这种同伴分享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

  王芳老师还是团队成长的示范引领者。她积极承担主持区级青年班主任工作室和青年教师带教任务,她带师德、带能力,助推青年班主任专业成长。她引领年轻班主任研究新情况,破解新问题,抱团共成长,积极探索班主任团队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王建芳(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王建芳是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同济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她扎根教育30年,对师生,她充满了济人的大爱;对教育事业,她倾注了无尽的心血。

  栉风沐雨,创办两所同舟共济的优质学校。建校7年中,她提出了与同济文化一脉相承的“济人教育”思想。学校教师从最开始的一共7人白手起家,到第7年形成了一个党支部、四大中心行政班子,带领150余位教师的大规模团队。她不断在学校顶层规划、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睿智探索,将学校办成一所彰显同济文化的好学校、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学校。

  呕心沥血,创立济人思想成人成才。她甘为人梯,日复一日地亲身带教干部、教师、团队。她带教的教师仅仅入职四年就获得上海市爱岗敬业教学评比活动一等奖的成绩。她以“济爱家”家长云学校探索家校共育新路径,建成家庭教育线上线下相融合共建的家长微课堂运作模式,打造一个家校社共同生长的幸福家园。

  勇攀高峰,创新人才培育结硕果。她提出设计实施适合儿童的“促进智慧创生”为价值取向的综合实践活动,即“智创活动”,逐步形成“智创活动”特色育人品牌。2022年,王建芳校长主持的教学成果获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曾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中青年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嘉定区十佳校园长等荣誉。

  凤炜(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凤炜是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园长,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带领团队深入保教现场,突破瓶颈、再创新高。

  凤炜从教37年,为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教育部学前教育保教指导专委会委员;曾获市园丁奖、区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记功个人称号”、“让人民高兴、让党放心”的好干部等荣誉。凤炜坚持科学的儿童发展观,重视以科研解决真实问题,在不懈追问与探寻教育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儿童在真实情境中积蓄从容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为儿童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凤炜在学前教育管理和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出版专著1部、编著4部、教材1套,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凤炜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深入挖掘新时代背景下“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内涵实质,根据儿童发展规律和需求,引领教师重构“生存”课程体系,以新时代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在日常保教过程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她任职期间,该园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小家、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并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有力地推进了幼儿园快速、可持续发展。

  古宏晨(上海交通大学)古宏晨是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从教31年来,他脚踏实地,践行“立德树人、求实创新”,科研教学两手抓,科研育人双丰收。

  科研上,古宏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守“用纳米技术造福人类健康”,在疾病早期诊断、血液筛查、分子影像领域成果斐然,培养了大批的研究生、青年PI等科研生力军。2020年,我国第一批上市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借助古教授团队的专利技术,使得病毒检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因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突出贡献,他本人荣获2020年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人才培养上,他专注人才培养实践与创新,始终坚守“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作为本科班主任,提出了本科生培养与引导的新举措;在科研实践中探索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经他培养的学生在各个不同的行业里成绩卓著;致力于培养年轻老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PI,经他指导的这些年轻学者大大提升了带领团队与育人的成效。2022年“大上海保卫战”期间,他带领团队的老师们对学生进行情绪疏导以及工作生活上的引导,提升学生们自我管理能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古宏晨2020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一等奖,2020年荣获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2022年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厉笑影(上海市世外中学)厉笑影是上海市世外中学的党委书记、校长。温润、大气、优雅,是她对自己的要求;成为学生心中的好校长、好老师是她一直坚持的信念。她就是上海市世外中学党委书记、特级校长厉笑影,希望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唤醒每一个孩子的内心,赋能每一个教师的成长。在教学治校过程中,她将学校培养目标分解为“中国心、现代脑、世界眼”三个维度,通过“开放、公正、包容、感恩、坚毅、担当”的学校价值观引领,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她提出“经历即成长”的教育思想,让世外学生具有丰富、多元、个性化的人生成长经历,让世外教师具有开放、互动、全面的专业成长经历。她从一名一线优秀教师成长为管理层的中坚力量,之后通过十年努力,接过前两任校长的接力棒,扮演好传承者、发展者的角色,直至成为学校战略发展的思考者、学校队伍建设的赋能者、国际融合课程教育的引领者和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探索者。

  一路走来,她以前瞻性的战略思维、深刻的思辨能力和锐意进取的创新能力领航学校不断发展,同时成为深受师生喜欢的世外中学的掌舵者,即用匠心、慧心赋能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用真心、真情来培育学生心性、养育品德,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学校、社会和国家培养优秀、卓越人才的教育使命。

  朱恒夫(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朱恒夫教授躬耕讲坛40年,真情育人、潜心钻研,用智慧与才华诠释真谛,在戏剧教育中演绎精彩人生。曾荣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等荣誉称号。

  立志育栋梁,桃李自成蹊。他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虽年逾花甲仍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所编教材被选为高等学校国家规划教材,作为“马工程”首席专家之一参加撰写的教材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和他人共同开设的网络本科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一流课程”。

  掇菁继学问,撷华立文章。他先后承担了7项国家社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有2项是作为首席专家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两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中国民间文艺理论著作“山花奖”一等奖、田汉戏剧奖理论奖一等奖等。

  守文化根脉,传非遗薪火。他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使命,为搜集、整理正在不断丢失的傩戏剧本,带领团队到山区、边远农村、少数民族山寨,足迹遍布二十几个省市,花费二十几年时间,出版了33卷、1750万字的《中国傩戏剧本集成》。领衔申报顾绣传承基地,获批国家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推动非遗在高校落地生根。

  刘志杰(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刘志杰教授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1987至1991年作为讲师在天津师范大学物理系讲授计算物理学;2006至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作为研究员讲授蛋白质晶体学;2013年至今在上海科技大学作为教授讲授结构生物学。此外,还兼任上海科技大学大道书院院长,着力培养本科生的人文素养。

  2006年全职回国至今,刘志杰已培养出博士生31名,其中,有4人获得国家级国内或海外优秀青年称号,2人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科技精英榜,1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人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5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人入选博新计划及上海市超博计划。他本人也三次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称号。

  刘志杰教授长期致力于与重大疾病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药物发现研究,取得系统性的原创成果,作为通讯作者在《细胞》(Cell)、《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160余篇研究论文,总他引逾6000次,现任JMB和IUCrJ编委及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曾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是我国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才之一。2012年,他与Raymond Stevens教授在上海科技大学共同创建iHuman研究所,带领团队将研究所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GPCR信号转导和原创药物研发高地,为我国细胞信号转导领域培养科研人才、提升研究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丽萍(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陈丽萍是上实附属东滩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和校长。2019年她由上海市实验学校派出,奔赴崇明区一所建校仅两年的集团校。她毅然挑起重担,满怀教育情怀,克服路途遥远、家庭照顾不便的困难,从浦东来到崇明,一周五天以校为家,一天24小时吃住在校,全心全意把学校办好。

  在她的努力下,短短几年,东滩学校从一所建在“荒郊野外”的偏远学校,到现在老百姓向往的优质学校,初步实现了“筑巢引凤”、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标。她为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力。

  她围绕“给每个孩子提供自然成长”的办学理念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用好地域资源,逐渐打造出一所自由而灵动的高质量的农村学校。近年来,学校各项考核几乎全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为崇明区的窗口学校之一。目前学校正承担市、区十多项较重大的教改和教研项目,旨在以项目驱动引领教师快速成长。学校教师敬业努力,学习氛围愉悦温馨,教育教学质量也较高,建校以来的三届中考,学生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名列全区前茅。上学年,她受邀参加了上海市教育学会举办的“星校长”论坛,到上海电视台参加了“课外有课”栏目的录制,以实际行动做好崇明教育的排头兵和宣传员。

  周培元(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周培元是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专业带头人,也是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

  他十多年来开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坚持传承海派文化,硕果累累、社会影响大,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还接受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等知名媒体的采访,开展的公益活动多次登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他长期坚持社会公益志愿者服务,从2014年至今,在中华艺术宫“走进艺术宫”项目中开展美育教育公益课程,他担任“常态课程”负责人。2017年,他参与多年的“走进艺术宫”普及科学艺术与文化教育项目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年,该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他作为上海“建筑可阅读”宣传大使,长期开展建筑文化科普教育,让市民、学生感受上海这座有温度、值得阅读的城市。他还与爱心机构一起,为智障儿童开展了多年的艺术教育,一直参与自闭症儿童的教学和慈善捐款。

  他长期开展乡村振兴爱心支教活动,2020年两次到贵州毕节纳雍县锅圈岩乡中学、江西经纬希望小学开展夏令营教学,为学生讲述建筑艺术与科学,为大山的孩子播撒艺术的种子。

  程春红(上海工商信息学校)程春红是上海工商信息学校教师。她扎根职业教育33年,以不懈的专业追求诠释工匠精神,以丰硕的改革成果赋能教书育人,荣获17项市级以上奖项。

  她深耕课堂、产教融合,破解校企合作重重堵点。创新产教融合的“跟单”教学模式,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出版“跟单”系列实验教材,推进专业建设,破解校企合作困境,助力5人摘得全国技能大赛金牌。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她匠心引领课程思政,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意识主线。立德树人,研发《课程思政实施手册》,提炼“团队协同、项目驱动、主题引导、有机渗透”的中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辐射全国50余所中职校,学生中有1人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3人获评全国最美中职生。所建课程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她本人获教育部和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她凝心聚力、团队发展,谱写职教园地新篇章。先后引领上海市名师培育工作室等10余个团队,携手完成上海市级以上的课程建设项目7门、课题10余个,出版教材10余册等,助推包括区拔尖人才在内的10多人高端发展。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以上事迹按姓氏笔画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