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家风进校园 融合育人树新风

  家风建设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西安外事学院重视家风建设的育人功效,系统谋划“优秀家风进校园”工作,结合立德树人工作、跨文化传播和国际文化交流,多点发力,使当代大学生将家风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累了不少高校家风育人的宝贵经验和有益做法。

  优秀家风进校园与立德树人工作携手并进

  优秀家风以家庭伦理道德为核心,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社会风尚为主要特征,蕴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精神内涵。西安外事学院将“优秀家风进校园”系列活动纳入学校立德树人任务中,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在有关主题活动开展中下功夫、费心思,实现二者携手并进、多措联动,使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力带动了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更好地完成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在活动中,学校高度重视传承优秀家风三大核心特征:一是以“孝”为核心,注重孝道文化的传承,在家庭中主动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和理解父母;二是以“和”为核心,注重和谐精神的传承,使学生更为注重与他人相处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领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等思想;三是以“严”为核心,注重自律意识的传承,使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坚决不触碰法律法规红线。在全校师生持之不懈的努力下,学校“优秀家风进校园”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立德树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优秀家风进校园与跨文化传播有机融合

  中国家风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包含治家、持家、处世等多方面内容,站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推进优秀家风进校园,更有助于扩大优秀家风传播范围。

  西安外事学院深刻把握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与载体之间相互助力的关系,将跨文化传播与优秀家风进校园有机结合,立足学校自身定位和专业特色,对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智慧进行挖掘和整理,将其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等文化传播环节,提升中华传统家风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探索出一条符合西安外事学院特色的优秀家风育人之路,在学校形成了传承好家风、践行好家风的良好氛围。

  为推动优秀家风传承在跨文化传播中走实走深,西安外事学院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措施。一是将中国优秀的家风智慧融入跨文化传播内容当中,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智慧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注重跨文化传播中语言形式的多元化和通俗化,提升中华优秀家风智慧传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三是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智慧进行提炼、概括、总结,更便于跨文化传播和理解;四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提升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为良好家风育人提供持久的动力源泉和支撑保障。

  优秀家风进校园与国际文化交流联动

  随着各国文化、经济交流愈发频繁,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精神内涵也成为国际传播中的重要元素,其中所蕴含的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治理智慧,成为高校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亮点”的潜力。

  西安外事学院积极推动优秀家风进校园与国际文化交流联动,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开创性融入中华优秀家风智慧宣传推广,并根据优秀家风编纂小故事、制作小短片、发放小画册,使校园内的外国留学生也能深刻体会和领悟中国家风智慧。此举不仅能激发和调动国内学生了解认识优秀家风智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发挥外国留学生传播中国家风智慧特有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学校领导班子看来,二者联动具有不少现实意义和积极影响:一是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文化传播,提升国家形象;二是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构建和谐社会;三是有利于推进国际合作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西安外事学院探索优秀家风进校园的可行路径,实现了高校优秀家风育人的“破局”,为高校优秀家风育人教育拓展了方式、开拓了思路、注入了活力,让更多人成为中华优秀家风的“传承者”“推广者”和“践行者”,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和智慧。

  《中国教师报》2023年09月20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