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撤离上海?8900亿巨头突发

  K图 QCOM_0]

  近日,美国芯片巨头(Qualcomm)在华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引发热议,更有传闻,被裁员工可获得“N+7”的赔偿。

  对于大规模裁员传闻,公司21日回应称,市场所传的“大规模裁员”“关闭办公室”“撤离上海”等说法夸大其词。公司还表示,其在第三季财报电话会议及8月份提交的相关报告中曾说过,鉴于宏观经济和需求环境的持续不确定性,公司预计将进一步采取调整措施,以实现对重要增长机遇和业务多元化的持续投资。目前,相关计划还在制定中,预计主要措施包括裁员。

  “国庆后应该就会宣布了。”有接近高通公司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高通本次裁员的是上海无线()研发部门,涉及人数确实不少;另外,大部分被裁员工都是“N+4”赔偿,获得“N+7”赔偿的很少。

  高通辟谣大规模裁员

  或涉及一个楼层人数

  9月20日,网上流传的一份篱笆社区聊天记录称,高通将撤离上海,上海研发部将被一锅端。

  传言显示,签署无固定期限的员工可以获得“N+7”个月工资的赔偿(N代表工作年限),普通员工可以获得“N+4”的赔偿。而且,赔偿标准不受社平工资三倍封顶的限制(即按照实际月均工资计算赔偿金)。

    对此,高通公司21日回应称,市场所传的“大规模裁员”“关闭办公室”“撤离上海”等说法夸大其词。

  高通公司还表示,其在第三季财报电话会议及8月份提交的10-Q(年度)报告中曾说过,鉴于宏观经济和需求环境的持续不确定性,公司预计将进一步采取调整措施,以实现对重要增长机遇和业务多元化的持续投资。目前,相关计划还在制定中,预计主要措施包括裁员。

  不过,上证报记者从接近高通公司人士处获悉,高通公司裁员上海研发部门一事,基本属实。

  据悉,本次高通裁员的为上海无线()研发部门,涉及的人数可能多达整整一个楼面,具体裁员数字等,或许将在国庆节后公布。

  至于裁员的原因,记者了解到,一是高通公司在印度有相同的研发部门,与上海这边业务重叠;二是上海无线研发部门不赚钱。

  裁员早有预兆

  其实,高通公司要裁员的消息已不是“新闻”。

  8月份,高通公司公布的截至2023年6月25日的第三财季财报显示当季营收、净利同比双双下滑。

  彼时,高通公司表示,由于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中国)的需求尚未恢复到预期水平(中国为高通提供了超过60%的销售额),预计跟2022年相比,2023年手机出货量将至少下降高个位数百分比。因此,高通公司预计下一财季销售额低于市场预期,并可能会裁员。

  而在8月份,圈就有传言,高通公司今年要把中国区40%的人裁掉。

  对于高通此番裁撤上海无线研发部门,上述接近高通公司人士表示,如果高通接下来对更多研发部门裁员、转移,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也有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高通公司缩减在中国大陆的代工产能,主要因其产品市场需求不好;第二则是涉及的C(电源管理芯片)为标准品,高通公司去寻找价格更低的代工产能也合情合理。

  截至9月20日,美股高通(QCOM)股价为109.190美元/股,跌幅1.38%,总市值12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907亿元)。

  延伸阅读:

  欧洲《芯片法案》正式生效

  当地时间21日,欧洲《芯片法案》正式生效。当天欧盟委员会发布的称,该方案通过 “欧洲芯片计划” 促进关键技术产业化,鼓励公共和私营企业对芯片制造商及其供应商的制造设施进行投资。

  在法案框架下,欧盟计划在成员国和委员会之间建立协调机制,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监测芯片供应,预估需求,并在必要时启动应急机制。

  公告说,欧洲在全球生产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 10%,并且严重依赖第三国供应商。如果全球供应链严重中断,欧洲工业部门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耗尽,导致欧洲工业陷入停滞。

  根据芯片法案,到2030年欧盟将汇集来自欧盟机构和各成员国111.5亿欧元公共投资,并将利用大量私人投资。今年7月,欧洲议会通过了《芯片法案》。法案要求,到2030年欧盟芯片产量占全球的份额应从目前的10%提高至20%,满足自身和世界市场需求。

  此前的当地时间7月25日,欧盟理事会批准了旨在加强欧洲半导体生态系统的法规,即《芯片法案》。

  《芯片法案》旨在为欧洲半导体领域工业基地的发展创造条件、吸引投资、促进研究和创新,并为欧洲应对未来的芯片供应危机做好准备。欧盟将募集430亿欧元公共和私有资金(其中33亿欧元来自欧盟预算),目标是到2030年将欧盟占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翻一番,从现在的10%增加到至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