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冲锋在前 向险而行挺膺担当

  近期,我省部分地区降雨量持续增多,个别县市遭受短时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险情就是警情,灾情就是命令。全省公安机关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工作部署要求,闻汛而动、向险而行,扎实开展群众避险疏导、重点部位巡防警戒、涉险隐患排查等防汛应急处置工作,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汛”为令 打好防汛“主动仗”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坚持把防汛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在省委省政府抢险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省公安厅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电话问询受灾情况,点对点指令属地公安机关做好应急救援保障工作,并针对防汛工作作出专门批示,州县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处置。全警上下一心、主动作为,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应急响应制度,随时做好增援处置准备。左右互动同步推进。州县公安机关与厅情指中心、治安局、交管局等部门警种密切配合、一体作战,制定工作流程图,一图展示防汛各环节工作指引和警种部门职责分工,强化条线应急救援处置调度指导,增派24小时值班力量值守,组织投入1200余名警力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失联人员搜救、受灾群众转移、道路清淤抢通、社会面整体防控等工作。内外协作同向发力。紧盯山洪灾害预警信息,时刻保持与防汛、气象等部门对接联系,密切与武警、应急救援等队伍联系配合,充分发动社会各方专业力量和应急力量,提前预置防汛救灾人员,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及时处置,最大程度减少损失。闻“汛”而动 织密防汛“安全网”加强重点区域巡控。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对历年来发生过泥石流、洪涝的路段,临水、靠山的建筑及城市、农村内低洼区域、易受灾地段开展拉网式排查,加大对紧急避险点、群众安置点、物资存发点等重点部位巡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趁灾盗窃、抢劫、寻衅滋事、哄抢物资等违法犯罪,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查险率,确保治安秩序稳定。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原则,及时准确分析、判断、评估网络信息,精确查找根源。强化舆论引导,积极引导群众理解配合,科学参与抢险救灾,消除恐慌心理、提高防范意识。应“汛”保畅 护航防汛“生命线”快速“封”,源头除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对积水、积淤道路实行交通管制,对入口处进行远端分流,划定安全区域,集中开展道路清淤抢通。全面排查汛期天气影响路段、大雾团雾多发路段,临江、临崖及急弯、长下坡事故多发路段等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整治,确保道路安全畅通。重点“查”,严打整治。持续加强重点路段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在抓好主干道交通管制工作的同时,着重加强路面管控力度,加大对酒驾醉驾、超员超载、无牌无证等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坚决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查处一起,形成严管态势,有效预防汛期交通事故发生。动态“宣”,预警提示。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对存在风险隐患路段设置限制通行、交通管制等标志,通过短信、视频、公众号等方式发送安全出行提示及实时路况信息,引导群众提前绕行、安全出行。综合采取警力值守、巡逻喊话、警灯提示等措施,提高群众行车安全意识。向“汛”而行 提升防汛“加速度”救援安置到位。迅速组织民警下沉一线,核查受伤、失联人员身份信息,对伤亡人员家属劝解疏导、稳定情绪,防止发生极端案事件。严密排查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居住地,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汛紧急避险安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装备保障到位。严格执行快速响应机制,迅速成立应急救援抢险队,检查更新补给,储备足够的救生衣、救助绳索、照明灯、警示标志等物资器材、救生装备、现场救护物品等,简化物资调拨流程,确保第一时间拿得出、用得上。加强对民辅警自身防护教育,督促民辅警携带必要装备设施,保证在抢险救灾工作中绝对安全。正向激励到位。坚持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即时开展“送奖一线”活动,及时发现选树防汛工作中涌现出的忠诚担当、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大力宣传报道正面典型,弘扬正能量,进一步激励全警踔厉奋发、担当作为,为全面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贡献公安力量。发布:甘肃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编辑:小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