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先行 携手助力交通可持续发展
2023年9月25日下午,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先行 携手助力交通可持续发展”边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该边会由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指导,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交通报社主办。
本次会议以加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果交流分享、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参会者就交通推进全球合作、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打造了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思想盛宴。
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及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单位等专家代表,分享交流经验做法、体会与建议,共同研讨试点工作的发展前沿、创新举措与热点话题,共谋可持续交通的创新与发展。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荣学文、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周晓航、中国交通报社党委书记蔡玉贺作开幕致辞。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主持会议。
现摘登部分参会嘉宾发言亮点,以飨读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春房
构建“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保障体系
“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须从组织、技术、标准、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逐步构建相应的保障体系,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保证旅客联程运输、货物多式联运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交通强国战略实现。
“一票制”是旅客联程运输的直接体现。建议发展联运服务系统,以市场化方式激励各联程服务方提供时刻数据和业务数据;完善联程运输标准,补全标准覆盖面,修订与实际发展情况存在偏差的环节,推动设计单位严格按照标准推进枢纽流线改造、引导指示牌改造和信息系统改造;创新协同运营模式,支持组织成立旅客联程运输异业联盟,解决主体多、组织散和市场化不充分的问题;研究联运补贴机制,从顶层加强对旅客联程运输的政策支撑,按联运范围对联运示范项目、联运票务产品给予补贴。
货物多式联运在多式联运信息共享、标准、设施设备和利益分配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是建议建设多式联运数字化协同平台。推动多式联运各参与方相互开放与共享信息资源,在标准规范下开发各类应用服务,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提升综合运输效率。
二是建议完善多式联运标准体系。以品名为例,可以考虑4条原则,一是提高货物分类与代码同国家标准的一致性,二是提高多式联运各运输方式品名分类标准的一致性,三是提高货物品名分类与代码的实用性,四是建立货物品名分类与代码的动态调整机制。
三是建议加快多式联运设施设备优化。鼓励港口、场站等基础设施、设备通用性改造,增强集装箱运输的适配性,使得集装箱在运输更换过程中只需装卸、转运,无需掏箱、换箱。
四是建议完善多式联运支持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对既有设施进行改造,以适应多式联运发展需要,降低操作成本;通过补贴等方式,引导企业在新建货运设施时充分考虑多式联运发展的需要,避免二次投资;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运输企业和货主进行多式联运尝试,积累更多经验。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 荣学文
携手全面推进交通可持续发展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做好交通运输工作的总抓手。我们把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作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举措,先后组织73家试点单位开展了381项试点任务,试点工作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为全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边会在“可持续交通:携手合作助力全球发展”大会主题框架下,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切入点,为各界同仁就交通推进全球合作、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搭建交流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就试点先行、推进交通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聚焦共同发展,推动互联互通。要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在优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推动国内外重点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等方面加强试点示范,推动互联互通,促进公平普惠,推进共同繁荣。
二是聚焦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发展、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等领域的试点实施和推广应用,为交通运输发展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
三是聚焦生态优先,加快绿色转型。要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及轻量化交通装备研发、绿色出行、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交通运输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领域加大试点支持力度,推动形成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方式。
四是聚焦开放合作,助力全球发展。要积极支持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物流、交通双边多边合作、国际运输便利化、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的试点示范。贯彻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周晓航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作为交通运输部直属综合性科研事业单位,是支持部科学决策、部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力量。自2019年9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发布以来,我院勇担时代使命,在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指导下,全力支撑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综合政策研究核心优势,努力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边会,共享交流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实践成果。各位嘉宾分享了各自在试点任务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做法、思考建议,内容涵盖规划创新、航空枢纽、交旅融合、数字交通、枢纽经济、绿色交通等领域,集中展示了各项试点工作中的系统性谋划和创新性成果。通过本次边会,大家加深了对试点工作部署的理解,特别是对目前试点工作的推进方向、工作经验、存在问题等有了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次边会,全力打造了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思想盛宴。在交流中,各位嘉宾提出了很多关于加快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真知灼见,既有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认识思考,也有工作推进中攻坚克难的创新路径。大家通过思维碰撞、开放探讨,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共同的看法。一是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是先行探路之举;二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走向深入,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三是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要强化交流、凝聚共识。
本次边会,精心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信息共享的平台。各位嘉宾围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统总结,分享了取得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探讨了工作推进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大家各辟蹊径、各有妙招,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孟庆斌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
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山东交通运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省首批5项交通强国试点建设任务均已完成并取得重要成效。
新征程上,山东牢牢把握“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新定位,以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化、绿色化、融合化、人文化“五化”为抓手,探索形成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省域范例,重塑山东时空版图和发展力量。
一是聚焦交通运输一体化,高起点构建互联互通综合立体交通网。立足山东区位优势,全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衔接一体,加快打造“一轴两廊十通道”大通道,全面构建“铁公水空”一体化大网络,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枢纽。
二是聚焦交通运输智慧化,高效能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打造智慧交通创新平台;强化数据赋能,加快“数字交通”建设;坚持应用驱动,完善交通“新基建”网络。
三是聚焦交通运输绿色化,高水平谱写低碳转型发展新篇章。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形成交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模式。加强资源集约利用与保护,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应用。
四是聚焦交通运输融合化,高质量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协调发展。强化交通运输与关联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形成“交通+”融合发展模式,实施“交通+旅游工程”“交通+物流工程”,拓展交通与经济融合方式。
五是聚焦交通运输人文化,高标准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交通便利的同时,深刻感受山东交通的人文情怀,扩大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供给,打造齐鲁交通文化。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柳鹏
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可持续内涵式发展之路
甘肃,东西蜿蜒1600公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两年多来,我们从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能级提升与空间拓展、构建交通运输领域全周期产业生态、促进交通运输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方面入手,开展了5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一是,推进大敦煌交旅融合发展。目前,已基本建成了衔接莫高窟、悬泉置等多个景点的大敦煌旅游交通环线,推出了悬泉置世界遗产与服务区交旅融合项目,打造了“甘青大环线”“环西部火车游”等经典交旅融合产品。
二是,推进航空枢纽一体化发展。加快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建设,着力打造集民航、铁路、公路为一体的综合航空枢纽,拓展国际国内新航线,延伸“空中经济走廊”。
甘肃还开展了一条智慧型之路(车路协同创新发展)、一套组合型融资(交通投融资创新研究)、一项惠民性举措(陇原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建设)3个试点任务,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发展模式、创新理念。
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时期,甘肃交通将深化探索,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可持续内涵式发展之路。我们将坚持系统思维,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开穴通脉”,打通大通道,构建大枢纽,完善大网络;坚持大局观念,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引领示范”,打造“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先行区;坚持战略思维,为现代化建设甘肃实践“强筋壮骨”,推动全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蝶变、发展环境蜕变、服务能力质变、综合效益裂变;坚持问题导向,为甘肃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调肌活络”。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惠先宝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创新的江苏实践
江苏加强综合交通网络整体效率提升,提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各种运输方式、城乡交通发展、区域交通发展三个一体化,网络、通道、枢纽三个有机衔接,交通运输布局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个统筹融合”的创新发展思路。
一是强化交通运输布局与生产空间的融合,突出交通运输的服务性。积极发挥江苏水运独特优势,服务重大产业落户。目前,江苏正开展省干线航道网规划修编,突出服务航道沿线分布的百亿级产业,规划新增16条通园区专支线航道共计135公里。实施连徐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发挥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徐州华东地区重要铁路枢纽、淮安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比较优势,连云港、徐州、淮安三市以组合枢纽形式入选今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
二是强化交通运输布局与生活空间的融合,突出交通运输的先导性。江苏都市圈呈现“1小时通勤”“同城化”出行特征。南京都市圈呈现“中心?腹地”特点;苏锡常都市圈城际出行旺盛,呈现较强的网络化特点。与单点枢纽城市相比,江苏更适合板块化发展模式。规划建设宁镇扬、苏锡常通泰盐、连徐淮宿三大交通枢纽板块,健全合作机制、错位发展,发挥综合效应,促进城镇空间格局优化。
三是强化交通运输布局与生态空间的融合,突出交通运输的基础性。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运输发展全过程,编制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江苏省长江干线过江通道规划方案研究,正在推进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目前,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成效显著,沿江港口累计集约利用岸线110公里,建成长江干线洗舱站5座。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总规划师 寇小兵
奋力谱写交旅融合发展四川新篇章
四川在发展交旅融合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落实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四川围绕“加快建设名扬天下、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总目标,以建设“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等十大文旅品牌为抓手,不断推动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与典型经验。
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四川省政府出台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方案,每年制定工作要点,形成省级指导、县市实施、分级负责的一盘棋格局;进一步健全交通、文旅深度合作机制,实现旅游发展集团和交通集团两个投资平台联动。
编制一系列专项规划。“十四五”初期,出台全省“十四五”交旅融合发展专项方案。当前正推动打造“大峨眉”“大香格里拉”等一批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
建成一批交旅融合精品线路。近几年,打造了镇广高速公路王坪至通江段、宜宾蜀南竹海竹林风景线等多个交旅融合精品线路,正在加快推进建设G351夹金山隧道、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等一批交旅融合项目。
出台一系列技术标准。制(修)订公路旅游标志设置规范等4项地方标准;印发高速公路景观及绿化设计指南等5项技术指南。
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研究制定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旅游化改造、产业路旅游路、公路管养设施等补助政策,重点支持交旅融合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梳理交旅融合项目建设需求,将一批服务文旅发展的交通项目纳入项目库予以支持。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志锋
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
2019年,深圳市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我们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重大历史机遇,聚焦智慧引领,高质量推动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
机场数字化转型方面,创新编制数字化转型规划,系统绘就智慧机场“新蓝图”;搭建“1+5”新型基础设施平台,打造新技术应用“主阵地”;建立全场景智能化安防系统,打造安全“一张网”;构建智能高效运控体系,形成运行“一张图”;以智慧化赋能服务管理,实现服务“一条线”;创新航空物流全流程数字化,推进货运“一个码”。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紧抓民航发展“筑基期”,扎实推进新一期改扩建工程;构建运行顺畅、组织高效的集疏运体系,形成以航空运输为主导,海、陆、空、高铁、城际、地铁“六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机场服务提升方面,启用全国首个海关空侧闸口、全球首台航空箱CT安检机;积极推进绿色机场建设,获国际机场协会机场碳排放3级认证。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李忠奎
充分发挥综合政策研究核心优势
更好服务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
2021年,我院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截至目前,各项试点任务产出成果丰硕,一系列资政建言、政策研究成果和技术咨询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我们针对全国试点推进情况,从创新性、引领性、可复制性、示范推广性、影响性5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总体来看,试点成果的创新性尤为突出,引领性和可复制性上取得明显实效,但试点成果的影响性、推广性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标志着试点工作正从先行先试、加强创新阶段进入全面攻坚、示范推广的新阶段。
为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取得创新成效,我们建议:
一是有序压茬推进,力争验收提速。各单位尽快完成预期目标,按照“成熟一个、报送一个”的原则,压茬推进,具备条件的及时向部提请验收,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奖惩机制。建议加大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试点工作过程实施和监测评估;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机制作用,将试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单位年终考核,在评优评先、表彰奖励中予以优先倾斜。
三是加强成果推广,广泛宣传交流。建议加大试点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主动促进试点成果与产业发展对接,加大成果转化力度;不断加大试点成果宣传交流力度,多方式宣传试点典型成果和先进经验,促进试点成果转化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实际效能。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 马云双
创新工业智慧物流方案
自2021年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以来,中车将7项试点任务分解为30项子任务,围绕“产品商品化、系统工程化、项目产业化”目标,进一步突出任务重点、明确实施周期、落实工作责任。截至目前,“基于循环共享包装的工业智慧物流研究”等2项试点任务已完成;其他5项任务正在高效推进。
为确保试点任务顺利进行,中车以高层次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责任落实落细,以高标准过程管理推进试点任务有效实施,以高水平产业协同发挥试点融通带动作用,以高品质创新成果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目前,“基于循环共享包装的工业智慧物流研究”试点任务已形成1个工业智慧物流平台,1套运输网络+仓储服务+储运一体化工装的“三位一体”综合物流解决方案、1套循环共享包装工艺,物流生产效率明显提升、物流成本有效降低、绿色降碳效益显著。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交通业务总经理 金黎阳
打造坚实数字底座
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交通一直是华为关注和重点投入的行业。自1996年参与兰新铁路的建设至今,华为已经服务中国交通27个年头。华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助力中国交通信息化建设,加速“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实现。
近年来,华为将多年积淀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延伸到交通行业,坚持国产化路线,构建交通ICT基础设施坚实底座,提供符合交通行业需求的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关键技术,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高质量服务,助力交通行业转型。
在智慧公路方面,华为积极推进在役及新建公路基础设施与安全应急数字化,研发新一代毫米波雷达,攻克雨雪雾极端天气、大车遮挡小车复杂交通流等环境下的感知难题;推进智能隧道建设,对机电设备“哑终端”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应急一键联控与设备智能巡检;推出新一代全液冷超快充电桩,提升充电体验。
在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方面,华为应用5G、大数据、鲲鹏云、昇腾AI、鸿蒙系统等技术,联合打造全栈自主可控的“一云、一网、一平台、N个应用”,力求打破数据孤岛,实现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的融合、应用与共享。
东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刘攀
大数据时代跨学科合作势在必行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深度融入,交通运输工程学的学科内涵和方法论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
东南大学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高校,以重大关键技术突破为牵引,以交通运输现代化人才培育为重点,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双一流学科建设点的学科交叉优势,将“数字、信息、智能”等前沿科技与“综合立体交通”“交通新基建”等国家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推进科研方向转型与应用实践。
一是结合“交通运输现代化人才培育”试点任务,2022年在全国率先设置“智慧交通”本科专业,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培养新工科人才。
二是在科技创新方面,聚焦试点关键技术,深度融合大数据与交通运输工程理论方法,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养、道路交通系统主动管控、多方式联程出行智慧服务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大数据时代,跨学科合作势在必行,学科转型势在必行,我们将大力培养具备多学科交叉背景的人才。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范东涛
“散装江苏”发力枢纽经济
江苏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高、经济水平强,与内陆地区单点式枢纽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江苏相对均衡发展特点更适合板块化发展。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江苏打破传统苏南、苏中、苏北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结合江苏“1+3”重点功能区布局,以多中心、局部一体化先行作为助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打造宁镇扬、苏锡常通泰盐、连徐淮宿三大交通枢纽板块,有力支撑全省“两心三圈四带”国土空间格局。
江苏水运资源优势发达,13个设区市全部沿江、沿海、沿运河分布,多数港口采用“前港后产”的模式发展枢纽经济,推动港产深度融合联动;依托铁路枢纽,全省累计建成40个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通过完善交通枢纽服务功能、强化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吸引枢纽偏好型产业集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江苏做好枢纽经济,重点从3个方面发力。一是做好小港站,推动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升级,走出一条“枢纽+”发展道路;二是打造新版块,有效推动网络枢纽向枢纽网络升级,为其他组合型枢纽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三是提升南京首位度,有效推动城市枢纽向枢纽城市升级,增强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对周边区域的带动效应。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怡
北京城市副中心探索站城一体化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是北京规划的十大综合枢纽之一,项目集成2条城际铁路、5条地铁,1条市郊铁路,包含15条公交接驳线路,并预留城市航站楼功能。地上城市综合体涵盖办公、商业、公寓、酒店等多种业态,构建特色商务办公组团与城市级活力商业圈,呈现“地下枢纽地上城、上下高度融合”格局。
项目采用站城一体化的建设运营理念,整合了开发、铁路、地铁、公交、外围道路及基础设施,为一个立项、一个投资、一个建设方,实现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同步投入使用。为高质量推进项目实施,京投公司、京津冀铁投公司、通投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副中心站枢纽项目的建设及管理工作。该项目创新实施路径,地上采用招拍挂、土地预出让方式,利用开发收益平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地下部分发行政府专项债,通过土地出让金返还。
副中心站秉承一体化、融合,集约、节约的理念,营造多样化需求场景,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绍兴市交通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傅森彪
创建绿色精品智慧柯诸高速
近年来,绍兴交投切实强化国企担当,先后完成一批省域重点交通工程以及第19届杭州亚运会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等项目建设。目前,绍兴交投正在主持建设的柯诸高速公路项目始终坚持绿色低碳,以平安品质工程创建、数字化改革为引领,着力打造绿色、精品、智慧高速公路。在此过程中,我们探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做法。
柯诸高速公路是连接绍兴市柯桥区和诸暨市的重要通道,也是目前绍兴市单体投资最大在建项目。项目建设过程中,绍兴交投坚持推进管理模式变革,实现“数字监管”;建设数字生产线,实现“桥梁智造”;迭代升级“九台套”,实现“隧道智控”;建筑垃圾资源化,促进生态和谐;创新建设智慧高速公路,提升服务品质,切实以交通大基建加速推动绍兴发展能级跃升,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浙江试点任务更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