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12|我和北工大的第一次亚沙赛——北京工业大学

  主持人:“这是北京工业大学的的领队,这是北京工业大学第一次参加亚沙,希望他们感受亚沙,融入亚沙,将亚沙的文化传承下去……”

  是的,这是我和北工大的第一次亚沙赛。我作为一个懵懂的领队,带着唯一的队员,面对炙热又充满神秘的沙漠,无知且无畏的发起了对自己的挑战。

  35岁的年纪,徘徊在而立和不惑之间,选择在第12届亚太沙漠挑战赛上给自己一个“惊喜”,看看阿拉善的沙漠会怎样对待我这样的一个新手呢?

  面对自己给自己的难题,我没有答案。虽然惊慌但却有一丝兴奋,35岁了,听到太多求稳和躺平的劝诫,内心总有个声音让自己试试看,也许金色的沙子里面会有答案。

  对于25公里的平路都没挑战过的我们来说,你让我发表第一天的完赛的总结,我想到的第一个词绝不是“艰难、痛苦、突破、挑战”,而是同学们的叮嘱的“活着回来”。

  沙漠挑战赛持续三天,累计70公里。结果就是:早晨起的比鸡早,晚上躺下如同伤员。阿拉善很严厉,它没有丝毫怜惜我们这样的新手,寒冷暴晒说来就来;阿拉善很公平,它注定要让所有人在这里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用风沙的磨砺告诉你活着的意义。

  两个人,一个队,两份信念,一个终点。

  没有后勤怎么了,我们心里装着学校、同学、亲友的祝福,心中团队无限强大。

  没有经验怎么了,我们一路上靠自己、搭档、朋友、组织,认真走完全部里程。

  第一次的无知和无畏,并不是愚蠢和鲁莽。那是一种行者对未知前路的藐视;那是一种而立之年依然相信人定胜天的傲然;那是一种面对荒茫大漠依然奋起挑战的勇敢。

  挑战赛一路上,我们经历了身心的考验。倒沙子、脚抽筋、背酸痛、起水泡已是常便饭。每当疲惫到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人生需要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意义。走完它,你就有了答案。

  于是,我突破了25公里,突破了35公里,最终累计走完了70公里的比赛,而我用19个小时思考完35年的人生。回看亚沙三天比赛设置,每天只会难上加难,走到最后靠的只有意志和信念。

  我渐渐的明悟了!亚沙的意义不是完赛的拱门,而是想告诉你——人生之路上不存在坦途,也不要幻想躺平和放弃,未来只会更加困难,你只需要坚定的走下去。35岁忘记过去,轻松上阵,我的人生还要再次开启。

  这一路上只能依靠自己形单影只,自我顿悟吗?很显然并不是!

  回忆第二个比赛日之后,当身体和心理都已逼近极限。我的搭档站了出来,拉着北科大的朋友们,决定第三日带着我前行。如果不是他们,我知道当时很有可能因为身体的伤痛和内心怯懦而选择放弃比赛。

  第三天的路上一路轻快,引路的旗,借的补给,不断地鼓励,让我意外走到了前面。当茫然的时候,一群人依然带着你,不抛弃不放弃。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在团结中找回依靠,在友情中寻回羁绊,成功就变得顺其自然。

  还记得当和搭档一起冲线的时候,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我的第一次沙漠穿越完成了,北工大的第一次亚沙之旅开始了。我人生的旅程再次开启了。

  作为探路者,希望看到更多的人参与亚沙赛,传承亚沙的精神。期待看到北京工业大学的学子们手捧沙鸥奖的那一刻。未来属于你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吧。

  投稿:北京工业大学丁克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