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推进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切实加强国家课程方案向地方、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转化工作”。课程方案作为国家课程育人的愿景蓝图,为引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课程教学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遵循。各地各校在制定转化落地规划时,要做好课程实施规划,规范课程管理行为,科学谋划课程实施活动,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构建课程方案转化落地大系统
课程方案是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学校课程设置及其先后开设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实施要求等。《行动方案》要求,“坚持因地制宜‘一地一计’、因校制宜‘一校一策’,把国家统一制定的育人‘蓝图’细化为地方和学校的育人‘施工图’,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路线、措施,提出困难问题破解之策。”这样的要求,一方面鼓励各地各校形成地方和学校特色,能够有效规避文件的照抄照搬、内容的不切实际、形式的整齐划一,防止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等现象;另一方面对各地各校破解课程实施难题提出了循证决策的要求,鼓励通过调查研究,多方收集利益相关群体反馈的信息,基于证据作出课程实施的科学决策。
1. 明确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的特殊性
各地各校在课程方案转化落地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多样发展的关系。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其中,国家课程所有学生必须按规定修习。地方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确定开发主体;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原则上由学生自主选择。[1]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2] 总体来看,国家课程奠定所有学生课程学习的共同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普通高中的选修课程,兼顾区域和学校差异,为突出区域和学校特色留有空间。因此,各地各校在制定转化落地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过程中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可能性,用足用好课程自主权,因地制宜创造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规划,因校制宜形成富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
2. 注意降低从课程规划到课程实施的落差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课程方案向课程实施转化、持续优化改进课程实施规划要求,是国家政策层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整体设计。因此,要建立课程教学改革深化领导机制,从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宏伟蓝图到课堂教学改革,既需要地方和学校遵循课程方案研制的顶层逻辑,又要照顾各地各校落实课程方案、实施课程标准的底层逻辑,形成本地化、校本化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划和举措,明确课程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通过制定区域课程规划和学校课程规划,为国家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中有效转化落地提供引导和支撑,规避从国家政策直接到课堂教学的过大落差,减少因政策调整而引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不适应。
3. 加强各地各校课程规范管理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落实好国家课程,开设好地方课程,规范课程管理,为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提供指导和支持,加强区域范围内课程共享共建,促进教育均衡与高质量发展。学校要落实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加强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部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中还存在课程意识不浓、课程开发能力不强、课程实施水平不高、课程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亟须加强课程管理和指导,从而提升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领导力,激发地方和学校课程建设活力,促进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地方教育经验和学校办学特色。这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区域教育和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构建引领课程实施的区域规划大格局
《行动方案》要求,“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分别对义务教育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实施和普通高中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实施进行整体规划,注重赋予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自主权。”这需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课程实施区域规划时要上承国家课程方案要求,下接学校课程实施计划,发挥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枢纽作用。对上要做好国家课程教学改革政策落地落实落好的转化,对下要做好国家课程教学改革政策在当地学校落地落实落好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一地一计”形成的课程实施规划,不仅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更要体现地方课程教学改革主动落实国家意志要求的大格局。
1. 构建区域课程实施的愿景蓝图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优化课程实施,要求各省(区、市)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完善学校课程管理。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提出“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系统设计,增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效配合,形成课程育人合力”[3] 的原则要求,为各地课程实施转化落地规划的制定提供政策引领和价值遵循。
2. 构建区域课程实施的循证决策机制
《行动方案》要求,“全面把握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开展广泛深入专业的调查研究,强化严密论证,建立基于证据的决策机制。”为防止课程实施出现重设计、轻实践的现象,需要加强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监测,由专业机构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学校、课堂听听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声音,深入家庭和社区听听家长和社会的声音,全面把握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中的重难点问题,在科学严密论证的基础上,分析与课程教学改革有关、与区域内教育水平有关、与学校办学水平有关以及与家校社共育环境氛围等有关的因素,系统分析影响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层原因,科学研判,形成基于证据的调研反馈机制,为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决策提供专业支撑。
3. 构建区域课程实施的管理机制
《行动方案》要求“编制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和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进一步压实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体责任。就课程实施制度本身而言,包括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如课程实施监测反馈机制、督促指导机制、循证决策机制、教学指导支持机制、教师与教研员培训交流机制、优秀教学成果交流机制以及评价制度机制等,各地要形成配套的课程实施常态长效工作机制,为高质量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各地各校应建立课程审议修订制度,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课程审议小组人员对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审议,对课程修订提出意见建议。[4] 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建设中,还应加强课程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引导并激发每一所学校加强课程能力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课程育人新生态,着力缩小区域范围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课程实施的差距。
三、构建统筹课程实施的学校规划大方案
《行动方案》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专业机构督促指导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立足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需要,分析资源条件,因校制宜规划学校课程及其实施。”因此,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制定,要统筹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统筹学科课程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统筹校本课程与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富有学校特色、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课程实施学校规划大方案。
1. 形成学校课程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
《行动方案》要求,“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将课程理念、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构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注重持续优化。”这就意味着学校在制定课程实施规划时,要加强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每一所学校都有其内在文化、精神与价值追求,都可以在学校各类课程内容谱系中找到答案。学校制定规划要立足课程发展愿景,引导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要重视校训、校徽、校歌、办学理念的内涵以及学生发展需要,这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体现学校的办学风格,孕育学校文化的根与魂,积淀深厚的人文精神价值,常常被一代又一代的师生继承和发展。
2. 挖掘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不是片面、孤立、封闭的,而是一个综合、开放的系统。课程资源的挖掘需要开发主体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的,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社会、文化或自然资源,同时要根据具体地域、学校和社区特点,优化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为校本课程的开设、学生课程选修提供多样化选择。比如,挖掘与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展览馆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源,与地方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相关的人文资源,与科技创作、环境保护、天文地理观测等相关的科技资源,与书法、绘画、器乐、舞蹈等相关的艺术资源,与摄影、急救、家政服务等相关的生活资源等,使学校与家庭、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3. 建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
《行动方案》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确保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注重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统筹实施;普通高中保证开齐开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注重适应学生特长优势和发展需要,提供分层分类、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系列。”体现办学特色的课程主要有两种,一是随着学校办学历史的发展,逐渐沉淀下来反映学校文化的特色课程;二是为了更好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推进学校特色的形成,着力打造的学校特色课程。在结构上,这些课程一般都有整体框架、核心理念和愿景目标,有由教师、校外人员、课程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有以科目为中心、学习者为中心、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内容;在形式上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跨学科整合课程等多种类型;在课时安排上,给定周学时数,或长短课、大小课,还有一些融合性课程等。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共同形成的学校课程育人体系,主要表现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的金字塔型课程。
4. 加强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
对学校课程计划、课程开发(整合)、课程决策的引领,对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谋划,对课程历史、现在与未来的认知,对课程理念、发展模式、价值取向、实践行动的认同,对各学段课程的衔接、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学校课程多样化的建设等,都取决于校长对学校课程价值的洞察、理解和规划能力以及对课程建设的影响力,决定着课程方案转化落地、教学方式变革、科学素养提升、教学评价牵引,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等“五大行动”的落实成效。因此,通过培养培训等多种手段加强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倡导教育家办学,支持校长大胆实践,创新教育理念,更有利于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行动落实落好。
四、构建各地各校课程实施的监测体系
课程实施监测是保障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顺利落地的重要抓手,是课程建设和管理的关键环节,涉及课程实施监测的取向、内容以及对象等前提性问题,也涉及监测的标准、范式问题。《行动方案》提出“坚持循证决策,健全监测反馈机制,持续优化改进课程实施规划”的要求,有利于通过课程实施监测反馈机制建设,全面掌握课程实施中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及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样态,及时发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调整,持续优化课程实施规划,切实保障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高质量落实。
1. 落实国家课程实施监测要求
《行动方案》要求,“开展国家、省两级课程实施监测,研制监测关键指标,重点监测课程实施状况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在国家课程实施监测中,要做好监测区域、监测校、监测点的样本选择工作,研制并使用好监测工具,培养培训好监测员,做好专业化监测工作。在省级课程实施监测中,要依据国家课程实施监测要求与指标体系,研制地方课程的监测指标体系,在监测区域和监测学校的选择上,要兼顾城乡差异、民族差异以及教育发展水平差异。义务教育要监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普通高中要监测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实施状况,为学生生涯规划、毕业生画像提供信息反馈。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监测方面,监测课程实施中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的落实情况,为课程发挥育人作用提供信息反馈。
2. 建立省级课程实施监测关键指标
课程实施监测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国家课程实施监测指标体系,结合当地教育实际,组织专家团队从课程实施本身思考构建监测指标。比如,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综合素质培养、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作用发挥、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学校课程管理、学生选课走班、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考试评价、课程实施环境氛围营造、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等要素要充分考虑,并提炼成为相应的监测指标。同时,也要将学生作业负担问题纳入课程实施监测。另外,要从课程实施外部因素思考构建监测指标,如课程教学环境、校外课程资源、教研支持机制、数字赋能以及制度机制建设等。结合课程实施内外因素,关注课程实施的育人效果,不断增强和改进课程育人功能,形成符合时代要求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3. 形成省级课程实施监测反馈改进机制
《行动方案》要求,“形成反馈改进机制,为有效推进课程实施提供参考依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自上而下建立省级、市级、县(区)级、校级课程实施监测机制,对中小学全部开设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形成监测报告,基于监测证据和专业研判,为改进课程实施规划、优化课程实施与管理等提供决策参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定期反馈机制,根据监测反馈,分析研判问题根本所在;建立课程实施监测机制,各地各校要对反馈意见高度重视,形成改进优化的方案,持续改进课程实施,相关部门要对反馈改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指导,可以通过反馈交流会、研讨会、经验分享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确保监测反馈信息发挥建设性作用。
4. 加强课程实施监测反馈成果应用
课程实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怎样变革等问题,是课程教学改革关注的基本问题。《行动方案》要求“健全监测反馈机制”,要加强课程实施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反馈到各地各校,从专业的视角透视课堂,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学校要形成监测反馈成果应用的制度机制,一方面确保反馈结果的利用,另一方面也检验反馈结果的准确性、实效性,不断完善监测工作,使监测反馈结果的应用成为打通课程方案转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抓手。
总之,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既是一个行政问题,需要有制度机制建设作为支撑;又是一个课程教学问题,需要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需要教研支撑和数字赋能。同时,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过程,要因地制宜“一地一计”、因校制宜“一校一策”,找出多样化、特色化的行动路径,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大格局,形成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新气象。
注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Z].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5.
[3]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305/t20230526_1061442.html(2023-07-29)
[4] 崔允漷. 制定区域课程实施规划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担当[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3/2023_zl09/202307/t20230704_1067181.html(2023-07-28)
本文系202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中国化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BAA210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泽林 作者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政策研究与宣传中心主任、教授)
《人民教育》202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