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锐评|县长因治污工作登报“检讨”,真正的“检讨”是知行合一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6月13日,《岳阳日报》刊登的三份特殊“检讨书”登上热搜。岳阳市湘阴县县长刘世奇、岳阳市经开区分管环保的副区长万俊锋、岳阳市汨罗市生环委办公室主任程阳分别就5月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作出公开检讨。原因是湘阴县、岳阳市经开区、汨罗市三地在岳阳全市5月份污染防治攻坚战月度考核排名依次为全市倒数第一、倒数第二、倒数第三,于6月10日被岳阳市委书记曹普华约谈并被严肃批评。(据6月14日《潇湘晨报》)
据报道,检讨书公开发表后,引发广泛反响。通常认为,这种公开检讨带给当事人的压力不小,因为影响范围广泛,面子挂不住啊,足以让人红红脸、出出汗。干部在报纸上公开刊登“检讨书”,并不鲜见。
2015年5月,河南濮阳7名处级干部在当地主要报纸上作出公开检讨。此事源于濮阳市委、市政府在暗访中发现,相关建设项目未及时开(复)工、未按时开工,“责成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作出深刻检查。”
公开登报的相关检讨(图源:《岳阳日报》截图)
2013年1月16日出版的湖南《邵阳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两份检讨书,作者是当地两名官员。他们“深刻检讨”缺席市委经济工作务虚会议,并保证今后类似事件不再发生。相关人士介绍,《邵阳日报》刊登两名官员的检讨书是市委书记在会上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抓干部作风。
这种公开检讨常引发关注,有人认为这是问责的一种形式,可以督促干部改变“庸懒散”的工作作风,接受舆论监督,有利于推动各项工作。也有人认为,登报检讨只是造成一时的“轰动”效应,对干部的监督要靠机制来保证常态化与长效化。
撇开登报检讨的效果不论,要看到的是,这类登报检讨都是上级责令之下的举动,检讨书的内容也是以上级的口吻为准。诸如,上级指出“重视不够、工作不力”,下级就检讨“我们的主要责任在于:重视不够、抓得不紧,工作做得不实……”
说是公开检讨,实际上是给上级做检讨,给上级表决心表态度,以求在上级那里过关,并不是说给公众听,真的接受群众监督。要说有什么溢出效应,就是能警示其他干部,传导压力、鼓足干劲。
真正的检讨应该如何写,应该是平时内化于心,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每天对照检查,工作是否到位,思想上是否重视,有哪些需要查漏补缺的,发自内心地去积极推动工作,把每项工作抓紧抓实,不流于形式,不止于表面。
既然公开检讨不是为了让谁出丑,是为了推动工作。这种检讨就更应成为干部的内心自觉,养成躬身反省的习惯:是怎样在干,干得怎样,干的结果如何。常这样问诸于己,就能知得失,找到短板与不足,加以改进。真正干工作,就是所有心思都花在工作上,满腔热情克难前行,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而不是由上级来推动,来触动。
网友说,检讨之后更要见行动,作完检讨,工作抓实才是关键。所以,真正的检讨应是外界看不见的,以每天改过之姿,每天提升。如果能将自我检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每天的工作中,也就无须上级来要求,也就不至于要公开检讨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