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如何为“新素质教育”赋能?罗湖这几所学校的做法获专家点赞

  新时代背景下,罗湖区提出发展“新素质教育”,主要实施路径是加大课程建设。12月13日下午,中国(深圳?罗湖)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现代化暨深圳教育先行示范论坛第一分论坛在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举行,本次分论坛主题为“实施‘新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探索”。

  

  在实践分享环节,红岭小学校长张文晋带来了《“思辨型”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校本课程建设》的探讨与思考。立足课堂教学阵地,该校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为目的,以鼓励学生提问和辩论为特征,以自主探索和研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形式,推动“思辨型”校本课程,培养在新时代浪潮中有思辨力、有创造力的小学生。

  

  以《知行荷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为题,洪湖小学副校长高红妹分享了该校STEAM课程的实践探索。洪湖小学毗邻洪湖公园,学校将学生的学习与洪湖公园的荷文化进行巧妙结合,组织开发了“荷”主题综合课程,以项目解决为导向,通过开展真实具有挑战性的“荷”主题活动,让学生一起探究,将将信息技术与3D结合、艺术与数学结合、科学与语文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建立跨学科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荷美少年。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一瞬泰山重,百代颂芬芳。”草埔小学校长许春生在《草埔小学芳草地课程建构的思考与探索》分享中向教育同仁们诠释了该校“芬芳教育”的教育哲学,将尊重天性作为教育起点,将完善人性作为教育核心,将培养能力作为教育基石,将美好生活作为教育价值导向。学校重点从三方面打造“芬芳教育”特色,以“四至”为育人目标开展具有草埔特色的校本课程。

  

  传统的家校合作受制于时间、空间因素、合作层次低、效果不明显,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新素质教育”应该如何推进?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孔文东分享了“基于互联网开发‘家长微课’的实践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该校以家长微课开发的形式,让家长从外围走向中心,成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由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教育的“同盟军”,打破了传统家校合作的壁垒,促进家校深度合作,共建共享课程资源新模式,带来了全方位的改变和收获。

  

  现场展示环节,荣获2019世界合唱大奖赛暨第四届欧洲合唱比赛银奖的翠竹家长合唱团让现场的教育同仁们深深地感到震撼,也真切地看到了家校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学生们带来的“四点半课程”展示更是精彩纷呈,从水彩社团到管弦乐队,从装置社团到“竹之韵”学生合唱团,从油画社团到足球社团,从戏剧社团到舞蹈社团……都是“新素质教育”结下的累累硕果。

  

  专家点评环节,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素蓉教授认为罗湖的课改具有前瞻性,值得赞赏,点评中她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她提醒与会人员明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概念、内容等,认识课程建设的误区和重点。

  【撰文】叶淑萍

  【通讯员】陈柳

  【摄影】孙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