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0本书,是送给青年人最好的礼物
5月4日,对于青年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我们能感受到先辈的召唤,也想做一个有用的人。
但是,现在的青年人,经常沉浸在无用的信息当中,白白浪费着大好的青春,蹉跎着无辜的生命。
要怎么样改变现状呢?读书也许是一个有用的办法,本期,小编给所有的优秀青年推荐的60多本书,能让你全方位提升,从而做一个有用的人。
哲学思想
《哲学起步》
邓晓芒 著
商务印书馆
2017年11月
【千古之问,自成一体】“在中国哲学界,邓晓芒是一位学术功底扎实而且有独立思想的学者。本书是邓晓芒阐述自己哲学思想的第一本著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按照“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千古之问,分别论述人的本质、自我意识的本质、自由的本质三大问题。如果你对哲学感兴趣,就从这本书起步吧。”(周国平)
《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 著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0月
电影小萝莉的哲学大叔,并被改编成哲学养成游戏“旅行的苏菲”。
故事开始于14岁的萝莉苏菲在放学回家,接到一封神秘的信。这封信带来挑战,问她愿不愿意接受哲学思考的问题。苏菲接受了挑战。
自带女主光环的苏菲不断解锁新的技能,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等。经验攒多了,苏菲的大招越来越多,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楚,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根据电影改编的哲学养成游戏“旅行的苏菲”一经上线,同样受到热捧,下载量迅速突破千万。很多网友的苏菲寄来的明信片,都唤醒了大家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科学·哲学·常识》
陈嘉映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3月
我们之所以要不停地探索这个世界的究竟,并不是因为我们吃多了没事干,而是因为我们相信世界的答案是存在并且可以被我们找到的。
从神话、巫术到哲学、科学,排除了千难万险,人类终于抵达了日心说、牛顿力学、进化论和量子物理。科学成了“真理”的代言人,但是却把心灵排除在外。用数学和实验思维建好的大厦里,没有善恶、悲喜的房间,所以,科学真的是关于这个世界最好的答案吗?
陈嘉映先生在本书中对科学和哲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又联系到两者各自和常识的关系。读陈嘉映先生的文章,就像是有人在我们脑袋里放烟花,场面堪比王牌特工结局处。
《谷歌时代的柏拉图》
丽贝卡·戈尔茨坦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2月
重大消息!重大消息!重大消息!
谷歌复活了2400岁的柏拉图,并邀请柏拉图跟程序员、育儿专家、情感专栏读者、访谈节目主持人、科学家等人进行了对谈。
在跟谷歌,柏拉图聆听了“伦理难解的答案能不能通过道德搜索引起解决”的主题辩论并发言;在儿童教育论坛上,柏拉图就养育子女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他表示,让子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和自由最为重要;在参观实验室的时候,柏拉图表示将会把多巴胺、杏仁体和海马体对人类的情感的影响作为他的研究项目,希望得到财政支持……
陪同柏拉图参观的有谷歌CEO比尔·盖茨和本书作者丽贝卡·戈尔茨坦。比尔·盖茨很感慨地说,原以为科学已经解决了哲学提出的问题,但是现在看来,哲学还是很有必要。
洋葱台,2018年4月11日报道。
另外,据洋葱线人不靠谱报到,为了完成乔布斯想要跟苏格拉底相处一个下午的梦想,苹果正在考虑复活乔布斯和苏格拉底。
《维特根斯坦传》
瑞·蒙克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
维特根斯坦,是聪明博学的天才,郁郁寡欢的同性恋者,总想着自杀的富二代,常为不被理解而深感痛苦的哲学家。明明可以靠脸,拼爹,偏偏要靠才华。
“天才之为责任”,这两个词,太耀眼也太沉重,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只能是不可承受的浪漫,而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是这两个词的美好诠释。他是天才,也是苦难的承受者。
对于哲学入门生而言,直接阅读大哲学家的著作会导致睡眠质量的显著提高,但是了解他的生平是接近他的思想的良好起步。
前沿新知
《我们人类的基因》
亚当·卢瑟福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0月
【选择、证据与命运】“考古学和地理学可能重现了墓穴、洞窟、壁画等人类以前的景象,而通过DNA追溯过去,则能看到了细胞中深埋着的人类文化的印记。人们希望通过基因来了解人类的各种行为:诸如科学家发现可卡因成瘾的基因、决定身高的基因、导致肥胖的基因……似乎我们已经把基因作为一把万能钥匙,可以开启诸如性格、寿命、疾病等所有问题之门的时候,基因是不是就等同了命运呢?作者并没有更深入地阐释,然而我们相信基因绝非“一键定音”。”(杨虚杰)
《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2月
站在上帝视角看人类的典型代表。
我们直立行走,我们使用工具,我们学会用火,这些不过是攒经验,真正的大招是语言带来的虚构能力。
一把火只能烧掉一片森林,而一个故事却能构建起一个世界。在人类连续讲故事的大招中,人类在地球中脱颖而出,其他动植物则迅速后退。孤独求败的人类甚至有一种唯我独尊的错觉。不过,人类终于也找到了大招的破解之法,但,这是人类想要的未来吗?
《失控》
凯文·凯利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年1月
互联网第一本命理书。
KK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互联网时代的算命先生”,上下五十年没有看不透的,业务能力五颗星。
三十年前,他在这本书里预言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在那个诺基亚砸核桃的美好时代,人们对于未来还没什么想象力。但是kk却把一切都看了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三十年前,跟着KK有肉吃,三十年后,还剩下不少。
《自私的基因》
理查德·道金斯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9月
人生来就是自私的。
所以,在那个桌子上只有一个猪蹄子,而那个猪蹄子归属于客人的年代,你吞咽口水的忍耐实在有违天性。现在说这些已经来不及了,没有什么猪蹄子能比没吃到口的还好吃。
当然,作者也夸了我们的忍耐。在进化的过程中,虽然基因为了生存,选择了苟且,但是我们的道德,总在引领我们通往高尚的诗和远方。
《基因传》
悉达多·穆克吉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月
关于基因的发展历史,也是人类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想象一下,未来有一个叫“人类基因编辑公司”的机构。所有的受精卵都在流水线上,按照父母的设想进行编辑。
“陈冠希的颜值和才华,王思聪的命。”
“编码9527替换为100000000。”
“吴彦祖的忠诚——等等,为什么不直接要个吴彦祖的颜值呢?”
“好的,马上替换。”
先别急着幻想,这个操作只适用于有钱人。
《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
长铗、 韩锋 等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年7月
为什么会有区块链?
因为对于中心化体系监控的邮件系统的不信任,geek们想要发明一种能避开这个系统的东西,这才有了区块链。
为了不信任某个中心体而做出的行为,最终推动了信任机器的开动。区块链背后的核心观思想很简单,就是由中心化的体系来保证某种东西的价值是不可信的,所谓的自我监督更是花言巧语,唯一可信的是信任本身。
在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个人力量的单薄,为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通过契约精神将一部分权利让渡给中心化的体系,以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转。而现如今,中心化却带来各种问题,尤其是信任危机无法消除,唯有去中心化,才是信用社会的首选。
然而,区块链本身也不是万能的,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这条路上还有许多的难关需要攻克。
经济管理
《经济与社会》
马克斯·韦伯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1月
但凡看见欧洲姓马的大胡子叔叔,你最好面带尊敬,然后绕着走,否则,你就会受到“理解并背诵全文”的黑暗魔法攻击。就比如这位马克斯·韦伯,一不小心就写了很多改变世界的书。
在本书中,他就表达了自己的社会学观点和对现代文明的见解,同时,也讲了很多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的思想。
《追求卓越》
汤姆彼得斯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9月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书籍。
从大量牛X的企业中,研究别人管理的诀窍,最终找到了八条:崇尚行动,贴近顾客,自主创新,以人助产,价值驱动,不离本行,精兵简政,宽严并济。
听起来很简单,但是一般人做不到系列。本书既有理念层面的介绍,又提供具体的操作方式。
《管理的实践》
彼得·德鲁克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1月
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影响了无数企业家。
从管理的角度,德鲁克回答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的问题,并为我们提供了观念、原则和工具。
管理是要完成“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而不是当领导。对个人而言,管理自己同样重要。
《原则》
瑞·达利欧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月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原则,总是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来。瑞·达利欧也一样,在公司年会上请脱衣舞女郎,甩老板巴掌。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瑞·达利欧一样有才华和机会,在掉到地上之后还能爬起来。
瑞·达利欧失败之后,吸取教训,积累经验,靠着自己的500多条原则,从0开始,成了1500亿美元资产的管理者。
瑞·达利欧说,做人呐,真正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原则。
《21世纪资本论》
托马斯·皮凯蒂 著
中信出版社
2014年9月
你有没有感觉,虽然你也上班,也有点钱,但是跟富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作者对比了300年的工资和财富,告诉大家,你的感觉是对的。
为什么现如今的80/90后普遍活在焦虑当中,就是因为大家比父母一代更没有希望。
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思路,目前看起来真的是非常不靠谱,因为他建议对富人征收80%的税。
《资本论》已经影响了整个世界,而《21世纪资本论》的影响刚刚开始。
心理
《沟通的艺术》
罗纳德·B·阿德勒 拉塞尔·F·普罗科特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1月
虚伪的互夸让人心神舒畅,但是只适合维护塑料友谊,并不能解决问题。太过直接的沟通解决问题,却又句句扎心,容易产生后遗症。
在沟通这件事上,连玛丽苏电视剧里主角光环加持的女主都做不好,更何况是我们呢?
本书讲了沟通的本质,提供了沟通的具体方法。看完理论再具体实践,一般就没什么问题了。
《心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1月
论心理学家如何优雅地打通任督二脉。
心理学家经过努力研究,最终发现所谓的打通任督二脉,就是进入“心流”状态。在心流状态下,你可以进入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能够完成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成就。
学会了这种状态,你就可以像虚竹一样,从屌丝和尚瞬间逆袭高富帅,既拥有完美的爱情,又能掌控庞大的事业群了。
《思考,快与慢》
丹尼尔卡尼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7月
你知道你做决定的这个过程吗?很多人以为,自己的决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但实际上,你的决定也许只是大脑偷懒的结果。
在做决定的时候,大脑有快与慢两种思考方式。快思考如同心算,是直觉是本能无意识自动快速进行,而慢思考如同用笔演算,看似慢,却使思考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两种算法各有长短利弊,只要学会使用,人生就能像开了光一样。
《自控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 著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2年8月
要是我每天都去锻炼,而不是吃零食,那我一定很健康吧?要是我干活的时候不偷偷刷微博,那我一定能按时下班!无奈,自控力太差!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难题。为此,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为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门叫做“意志力科学”的课程,这门课成了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很多人也被这门课改变了一生。在这门课的基础之上,有了《自控力》。
《情商》
丹尼尔戈尔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0年10月
“爱是藏不住的,闭上嘴巴,眼睛也会说出来。”
在这句爱的表达后面,有杏仁核、海马体、神经回路和前额叶皮层的积极参与。
所谓的情商,不是简单的会说话,而是大脑零部件在接到信息之后迅速反应的结果。在所有的情绪智力背后,大脑都有全套的反应机制。这不仅关系到你跟周围人的关系,同样对你的健康至关重要。
文学
《鲁迅全集》
鲁迅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一个活的恰到好处,死的恰到时机的人。新时代背锅侠,著名话多型网红,但凡是不知道的话,大半都是他说的。
当然,他的作品本身也很有价值。用他的作品来作为这个书单的结尾,显得分量十足。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1月
80年代,陈丹青在纽约认识了木心,听他谈论文艺,惊为天人,不愿独享这份奇缘,陆续带认识的在纽约的艺术家去见木心,而后大家请他正式开课讲世界文学史,不要让珍贵的识见虚掷了。这场文学的远征整整讲了五年。
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陈丹青视木心为精神导师,他说:“我写书,我出书,就是妄想建立一点点可疑的知名度,借此吸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先生的书。”
《追忆似水年华》
M.普鲁斯特 著
译林出版社
2012年6月
“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
一个死宅对姨妈、爱情和浪荡生活的怀念,本着网文一定要字数多才能赚钱的原则,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一不小心就开创了意识流的先河。
虽然优秀到被没看过的人称赞,但是看过并且能看下去的人真的不多。
《审判》
弗朗茨·卡夫卡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年5月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
一个不务正业,整天幻想着靠网文实现财务自由的保险业务员,结果挖了三个坑,一辈子都没填完,即便这样,还是成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卡夫卡的世界很荒诞,但是也如现实一般真实。当什么东西要毁灭的时候,从来都不是轰的一生巨响,而是悄无声息无声息声息息……
《老人与海》
欧内斯特·海明威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6月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一个老渔夫,拼尽全力,却只带回了一条鱼骨。就像很多加班到深夜的年轻人一样,战斗着,却很难说清楚自己获得了什么。
有人说,至少鱼骨能证明我们战斗过。但是,谁又听得见那无声的叹息呢?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他的作品中有无尽的迷茫和彷徨。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最出名的,还有他们家族的自杀传统。关于死亡,也是他小说的主题。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南海出版公司
2011年6月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很孤独的,就连在爱里,孤独都是有增无减的。
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三体》
刘慈欣 著
重庆出版社
2018年1月
“这是一本非常畅销的中国科幻小说,甚至现在好莱坞都将它作为剧本来拍摄电影。我最近一直在阅读经济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书,《三体》可以让我很好地缓解阅读的疲惫,并且也不会无聊。
历史
《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2月
全球的历史以公元1500年为界,之前的世界是孤立的个体,大家做事勤勤恳恳,都是为了部落;之后的世界,西方兴起成为了老大哥,并在全世界搞了个联盟。
本书把历史当做一个整体,而不是从具体的国家出发,是当代世界编纂史的一个新起点。本书被称为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
《光荣与梦想》
威廉·曼彻斯特 著
中信出版社
2015年3月
美国版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十分调皮地给我们描绘了美国那香甜空气诞生的过程。
在书中,作者这样写:当哈里·杜鲁门当选总统之后,“他三步两步冲上台阶,两只睾丸撞得叮当乱响”。Emm…真是个糟糕的描写。
过去的100年,美国有的是光荣,也成全了很多人的梦想。八十年代人手一本,曾经让无数青年热血沸腾。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弗朗西斯·福山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
二十世纪,就像青春期的少年非常的狂乱。糟糕的事情很多,但重大的改变也就此发生。这种狂乱在冷战之后结束。
人经历了青春期会长大,历史要通往哪里呢?
作者认为,有两大力量在共同推动人类历史的前进,一个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逻辑,另一个是“寻求承认的斗争”:前者让人类找到了合理满足欲望的方法,而后者驱使人类寻求平等的承认。
从原理上来说,这两种力量会导致暴政的倒台,自由民主和开放的国家应该随之而来,但问题是,现实会愿意如此轻易地让步吗?
《新编中国史》
王子今 张鹤泉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0月
上下五千年,中国的历史总有说不完的事儿。
本套《新编中国史》是由国内史学界各位大佬学者联合撰写的一套历史书,目的就是帮助当代中国人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全面认知。目前已出版六本,《先秦史》《辽金元史》《清史》预计年内出版。
《战后欧洲史》
托尼·朱特 著
中信出版社
2014年9月
当今世界最受尊崇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托尼·朱特的代表作。
欧洲,可以说是人类活动的实验室,从种族灭绝到提倡人权,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大政府福利主义国家,从军备竞赛到互助合作……就像个不愿意相信老人言的叛逆青年一样,欧洲把能经历的都经历了一遍。
本书重现了欧洲在废墟上重建世界的过程,揭示了欧洲走的未来之路。
《史记选》
司马迁 著
商务印书馆
2014年7月
了解完世界史,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下中国史。中国史一点儿也不比世界史简单,单是《史记》就够我们啃上一阵子的了。我们都在中学课本上学过《史记》的内容,遗憾的是,很多人对史记的了解也就到此为止了。
《史记》中人物众多,内容丰富,司马迁尽量保持了自己的客观,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每个人都个性鲜明、有爱有恨。《史记》既是非常优秀的历史著作,也可以当做文学作品来读。
本书给一看古文就头大的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书中到处都是注释,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懂。
《战争论》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著
解放军出版社
2014年3月
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战争就跟着降临了。虽然热爱和平是绝大多数人所希望的,但是战争从来都没停止过。
本书除了对战争和政治领域进行的透彻分析之外,更像一本哲学书,有大量为人处世的智慧在其中,无论是从政、经商,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用到的其中的知识和技巧。
可以跟《孙子兵法》媲美,被列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
国际关系
《世界秩序》
亨利·基辛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5年8月
搞了一辈子外交的基辛格,他眼中的世界是这样的:
日本:谁改变我都行,但我还是我
印度:侵略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中国:心情复杂……楼上别看我,对你没兴趣
中东:别看我们打来打去的,但是我们想要和平
欧洲:老子曾经是大哥,现在却为分家吵个不休
俄罗斯:我不是大哥,但江湖有哥的传说
美国:心塞,再也不能想打谁就打谁了
看出来了吗?在世界这个舞台上,没有谁真的甘心只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每个人都在韬光养晦苦练腹肌。当然,练好腹肌也不光是为了打架,也可以选美呀!
《论中国》
亨利·基辛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10月
亲历了中国很多大事的美国人基辛格,懂中国更懂美国,一本书看完两国历史,重点当然是作者擅长的中美关系。从战略层面能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目的,从八卦层面可以了解领导人的个性。唯一的建议是不要睡前看,真的会睡不着。
社会学
《乡下人的悲歌》
J.D.万斯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4月
“这本出色且令人心碎的书,描写了一个由阿拉巴契亚贫穷白人组成的弱势群体。对于这个群体,我只能依靠想象去间接了解。万斯从小被父亲抛弃,母亲也对养育他没有兴趣,于是他的祖父母接管了抚养职责,他们很爱万斯却也很容易发脾气。尽管困难重重,万斯还是熬过了自己穷困且麻烦不断的童年,最终进入了耶鲁法学院。这本书对贫穷背后复杂的文化和家庭因素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但它真正的魅力依旧在于故事本身,以及万斯敢于讲述它的勇气。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斯蒂芬·平克 著
中信出版社
2015年7月
“这本书讲述了暴力为什么以及如何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减少,我们怎样才能继续这一趋势。这本书来的很及时。最近发生的事可能会让我们觉得暴力和恐怖主义比以往更常见,所以我们有必要知道所有的暴力,包括恐怖活动实际上随着时间在减少。如果我们明白我们是怎样实现这点的,我们将能继续走向和平的道路。
《青苔不会消失》
袁凌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3月
在一个高歌猛进,追求成绩的时代里,个体的苦难悲哀总是很容易被遗忘,太多的不公和不幸我们无从看到。而本书的存在就是为卑微的力量,作“无声”的见证。
本书精选了袁凌十多年来记者生涯中最为杰出的非虚构作品,叙述了十二个惊心动魄的灵魂故事,写出了一百位中国社会底层的人物故事。这些文字也许并不能改变什么,撼动什么,但总比让沉默者悄无声息地化作灰烟要好,因为他们才是构筑华夏这片土地的基石,历史需要铭记他们的牺牲。
《我的凉山兄弟》
刘绍华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年9月
当现代性突然降临到有些封闭的大凉山时,诺苏人在时代转换的夹缝中突然失去了方向。既然自我价值的实现无法通过体面的行为来达到,那就做点好玩的事情吧。于是,偷窃、打人、吸毒甚至卖淫都成了一种谈资,成为了诺苏人“酷”的象征。通过几代人的实践,这种酷文化就像吸烟之于我们一样,成了民族社区的行为图腾,想要改掉并不容易。
本书作者详细记录了诺苏人的生活,呈现出现代化转型时期一个边缘群体所遭遇的痛苦。透过社会问题,作者试图理解一个非主流群体在社会、文化、历史变迁中脆弱性形成的时代过程,以及未来何去何从。
《我未尽的苦难》
帕特里克·金斯利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9月
面对战争,不得不远走他乡,成为难民的人如何重新寻找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新家园”?
我们何其幸运,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平和安稳的时代。然而,即便是最和平的年代,依然少不了战争和流离失所。当难民因为战争失去了家乡,走到哪里都避免不了被驱赶的命运。而当他们来到陌生的地方,同样制造了很多的麻烦。世人同情他们,也惧怕他们制造麻烦,只好任由他们在绝望、孤独甚至在死亡的威胁中进行迁移。人们都说,“吾心安处是吾乡”,但对于这些难民来说,他们的身体和灵魂将永远在路上,这便是他们无穷尽的苦难。
《生存与命运》
瓦西里·格罗斯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5年11月
本书被称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人总是通过建立起非人的社会,实行对他人和自我的压迫,最终将所有人都活生生拖进苦难之中。而在这样的社会中,更需要每个人为捍卫自己的良心作斗争。本书作者细腻而专注地书写无情战争的真实画面、错综复杂的人生百态、个人对暴力的艰难反抗,通过众多人物在战争和极权双重碾压之下的悲惨命运,揭示出那块土地满载的失落与悲怆,以及人民的恐惧与希望。
中国文化
《国史大纲》
钱穆 著
商务印书馆
2010年2月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之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钱穆说,写作本书有两个目的,一是将国家民族以往文化演进的真相明白示人,二是从旧历史中映照出中国的种种复杂难解的问题,给革新者提供一个参考。
钱穆是在战火纷飞中,从北大到西南联大,辗转大半个中国,在窘困、物资紧缺和内忧外患的状况下写就的本书。这样艰苦的环境反而让钱穆对中国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必得了解本书所讲的历史。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孙隆基 著
中信出版社
2015年11月
你体验过中枪的感觉吗?阅读这本书的感觉就是,你刚心服口服地献上膝盖,然后作者就毫不留情地给你两枪。
本书探讨的是在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以人伦关系为最终导向的人生哲学,从而产生的种种现象。说简单一点,就是中国人有很多臭毛病,也就是所谓的劣根性。对于这些劣根性的东西,鲁迅批判过、李宗吾咒骂过、柏杨讨伐过、龙应台想要一把火烧掉。
作者强调的是,这些问题都是有原因的。直到今天为止,很多根深蒂固的文化因素,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整个国家对人民的管制基本上是家长对子女的强制性管制,把人民唤作老百姓似乎是更妥当的说法,因为老百姓有口饭吃就够了。
《儒林外史》
吴敬梓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5月
有一句话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拿名媛来做比喻吧,世风日下,真正的名媛也都快绝迹了,这时候,自然要假的名媛出来撑场子。士也是这样,在一个没有士的年代,会出现很多假士——打着学问的幌子求功名。
吴敬梓冷眼旁观,记录下了这一群人的嘴脸,这一波假差点打灭了整个士圈,幸好还有几个真金不怕火炼的。
吴敬梓给这些人的建议是:“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若是两样都要讲,弄到后来,一样也做不成。”
怎么说呢,千万别得罪写东西的。张扬大概没想到,在低调半生之后,能以500W+的形式张扬一回;范进则更没想到,中个举还要被人笑上几百年。
《中国文化的命运》
梁漱溟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年5月
中国文化的命运,也是每个中国人的命运。
中国没有宗教,是孔子的教化和倡导,让中国人在2000多年间,形成了基本的民族精神: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中国文化是早熟的,早熟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诸如幼稚、老衰、不落实、落于消极、暧昧而不明爽等等。
中国文化到底要走向何方?这是关心自己命运的每个中国人都会关注的事情。在我们落后挨打的年代,我们以为照搬西方,就可以做个安稳的吃瓜群众。但事实证明,吃了别人的瓜,照样还得挨打。
梁漱溟给我们的建议是:注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8月
看到这三个字先别激动,本书作为中国第一本世情长篇小说,写的可不止西门庆床上那三千多字的事儿(虽然那三千字挺重要的吧)。
《金瓶梅》是《水浒传》的同人小说,借着《水浒传》的外壳,展现了晚明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现象。西门庆的官场和情场,金瓶梅三位女士超常的欲望,一个病态社会下无人生还的悲惨景象跃然纸上。
本书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写透了中国人的文化,对中国的国民性有很深刻的剖析。
艺术
《中国美术史·大师原典》
张僧繇等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6年8月
“每个人都能面对并拥有清晰的美术史文本,就在自己家里、手中,与辉煌的华夏绘画同在。这批画集属于所有愿意认知华夏绘画的人。其功德,不仅仅是在赏阅,而在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你爱国吗?你爱这国家的什么?眼下,请年轻人翻开这套画集。”
《艺术的故事》
E·H·贡布里希 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5年7月
看完真的很想做个有钱的流浪汉,先去欧洲浪个十年八年。这本书简直满足了人对艺术的所有向往。
贡布里希说,世界上没有艺术,有的只是艺术家。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艺术品都是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未来的向往。艺术的进步从来都不是技法的进步,而是艺术家思想的进步。
本书是艺术审美入门,艺术批评入门,艺术欣赏入门。像小编这样的零基础选手看完之后,再也不用对蒙娜丽莎有“我知道你的微笑很好,但是我不知道你为啥好”这样的困惑了。
《胆小别看画》
中野京子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年4月
最怕学院派吐槽,针针见血,刀刀致命。
中野京子,一个集学院派的才华与段子手的功力于一身,绘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俱佳,一不小心把绘画解读写成短片小说的跨界选手。她对名画的解读,就像是国家队参加选秀,纯属来表演的。
当中野京子剖开一幅幅名画背后的往事,让人性之恶露出真实的样子,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就会悄悄爬上你的后背。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张靓蓓 李安 著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
“生活里,我是隐忍的余秀莲,内心里,我是率性的玉娇龙。”李安这样形容自己。
很多人喜欢李安,是因为他总能在人性的暧昧幽微处,在理性与感性,阴与阳的二元对立中,找到调和的办法。
很多人都羡慕李安的“屌丝逆袭”,也钦佩他有个好太太。李安自己说:“当我没办法跟命运抗衡,我死皮赖脸地待在电影圈,继续从事这一行,当时机来临,我就迎上前去,如此而已。”
本书,以李安的口吻,全面讲述了李安的生活和电影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他的艺术,还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都是非常迷人的。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
小泽征尔 村上春树 著
南海出版公司
2014年5月
情侣们喜欢一人一个耳机,共享一曲浪漫的爱情,而单身的狗子们,听歌的时候更适合嘶吼。
如果让你选择跟一个人还有音乐共度一个下午,你选谁?(广场舞大妈不是必填选项,各位别勉强)
村上春树选择了小泽征尔。一个是名满天下的大作家,一个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真可谓是“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正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旺盛的求知欲,两个人才能写就这本关于古典音乐,也是关于人生的6堂公开课。
投资理财
《聪明的投资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3月
“一辈子的成功投资并不需要多高的IQ、异乎寻常的商业洞察力或内部信息,需要的只是一种健全的知识架构来进行决策,以及不让感情腐蚀这种架构的能力。这本书就给我带来了这种正确的架构。格雷厄姆的思想,从现在起直到100年后,将会永远成为理性投资的基石。
《证券分析》
本杰明格雷厄姆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4月
“57年来,我一直遵循着两位恩师阐述的投资路线图。对我而言,没有任何理由再去寻找其他的投资方法。
《穷查理宝典》
彼得·考夫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年8月
“芒格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我对他的感激无以言表。
《杰克韦尔奇自传》
杰克韦尔奇 约翰拜恩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5月
“杰克是管理界的泰格伍兹,所有CEO都想仿效他。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加接近他一些。
《怎样选择成长股》
菲利普 A.费舍 著
地震出版社
2017年5月
“在读完《怎样选择成长股》之后,我开始寻找菲利普A费舍。当我见到他时,他和他的思想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利用菲利普的技能,就能获得对行业及其商业模式的彻底理解,能使一个人做出明智的投资决定。
《压力测试》
蒂莫西·F盖特纳 著
中信出版社
2015年3月
“蒂姆的书将永远是最好的书,解释了是什么原因导致金融恐慌以及必须做些什么以阻止它们产生。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巴菲特 劳伦斯A.坎宁安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5月
如果你想要知道巴菲特的思考方式,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阅读他自己写的东西。巴菲特写道:“在一场智力竞赛中——无论是棋类比赛、桥牌比赛还是选股——有什么能比你的对手被教导说思考是浪费精力之事更加有利呢?”
创业励志
《从0到1》
彼得·蒂尔 布莱克·马斯特斯 著
中信出版社
2015年1月
“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下一个比尔·盖茨不会再开发操作系统,下一个拉里·佩奇或是谢尔盖·布林不会再研发搜索引擎,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也不会去创建社交网络。如果你照搬这些人的做法,你就不是在向他们学习。
《从0到1》传达了前所未见、让人为之一振的新观念,教导人们如何在世界上创造价值。
《创业维艰》
本霍洛维茨 著
中信出版社
2015年3月
“本·霍洛维茨是我们这些硅谷年轻企业家的管理导师。他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成为硅谷乃至全球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如果你对创建、发展或领导一家伟大的公司感兴趣,《创业维艰》是一本必读书,是极有价值的宝贵资源,并且也是一部生动有趣、富有洞见的读物。
《向前一步》
谢丽尔·桑德伯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4年9月
“过去的5年里,我一直在谢丽尔的身边办公,几乎每天都能从她那里学到东西。她才智过人,可以在错综复杂中突围而出,为最困难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向前一步》将她对信息的综合能力与她的知人善任相结合。这本书机敏、坦率同时又有趣,她所说的话将帮助所有的读者(尤其是男性读者)成为更优秀也更有效率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