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小学班级里面实行“班干部轮换机制”,到底有没有好处?
文丨孩童教育
#孩童教育#
本篇文章由【孩童教育】只在百家独家发布,严禁搬运、抄袭。
在学校,小学生干部实行“轮换制”,锻炼一下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
最近,学校里进行少先队大队委员会的改选,大队辅导员遇到了这样两件事:某班学生苏煜,在大队委员会作了一年的宣传委员,这次回到班里,作了小队长。
家长知道后可有意见了,爸爸写信到学校,责问“孩子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受到降职处分”,批评这是“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丢了家长的面子”……一个班学生赵翎,过去是普通队员,这次被推选为大队文艺委员。
然而,家长闻识后也不答应,妈妈来到学校,极力叙说“孩子负担重”,“功课还忙不过来哪”,要求“千万别让我们孩子干那个“……“看看!”这位大队辅导员为难地摊开了双手,“这个,不愿意下来;那个,不愿意上去。
各家有各家的想法。……这该怎么办哪?”她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思索。让孩子总当干部,由组长“升”班长,由中队长“升”大队长,行,而一旦“降”了一点,或者成为“普通一兵”了,就不干——这样好不好呢?不好。
其实,我们有的家长还存在一些旧观念,比如孩子当了干部自己“面子”有光,降职就是“犯了错误”等等。我们的学校工作也可能存在一些疏漏,比如对小干部使用多而培养少,有时要求还不够严格等等。
因此,有些孩子当了干部以后就易于滋生一种优越感和特殊感,这对他们长大后作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是不利的。
一位家长到学校去找女儿,看到了这样一幕:同学们正在做清洁工作,有的扫地,有的搬桌椅,擦玻璃的各负责一扇窗户上的十二块玻璃,而他的女儿却只擦着门上的一小块。
过了一会儿,她从门边离开了,看看扫地的,瞧瞧搬桌椅的,再瞅瞅擦玻璃的,好半天才回到门边,象征性地抹几下,又“巡查”去了……回到家里,这位家长问女儿:“别人擦那么多块玻璃,你怎么只擦一块,还不专心哪?”女儿小脸一扬,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是班长,主要任务就是管他们!”……
所见所闻,使这位家长不觉吃了一惊,他隐隐地感到“女儿幼小的心灵上已沾染了一层灰生”,他向女儿的老师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建议“她现在还是从干部岗位上下来的好”。
这位家长的见地,应该说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坚持不让孩子当干部,即使是同学推举,老师动员也不行——这样好不好呢?也不好。
当前社会上“当干部吃亏论”还有一定的市场,具体到学校来说,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学功课、拿百分才是“真格的”,做社会工作“耽误时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简单化的观点。
可见,未来的社会需要孩子有各种能力,其中之一就是组织管理能力。家长也许以为孩子长大以后去当科学家或工程师,要组织管理能力有什么用?其实,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出成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的利学要求不同学科的工作者卓有成效地组合起来进行研究。
后来,一个大型联合企业的总经理去看他的小学老师,老师夸他管理有方,企业办得好,他却深请地回忆起四、五年级时作体育委员、班长的许多往事:组织拔河比赛他们荣获冠军,是何等地欣喜。
没有和其他干部搞好配合碰了钉子,教训多么深刻——说到这里,他禁不住用手揉了揉脑门儿:“现在想起来还疼哪!”.这段师生话旧,同样应该使我们有所领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