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宣布取消初中考试大纲:没有重点的时代,孩子该怎么学?

  

  前段时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考试命题意见》),引起了全网热议。

  在《考试命题意见》中,明确提到了未来的中学考试有几点改变:

  1、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2、减少机械性、记忆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提升试题情景设计水平;

  3、同时建立健全命题和阅卷安全保密工作制度。

  其中第一点“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引起的争议最大,很多家长、学生们都一阵哀嚎:

  考试不划重点了…这是更难了吧;

  已经不知道怎么让小孩学了;

  要考全面发展了吗,立意是好操作有难度,估计又有一批娃要做试验品了;

  

  更有网友调侃:以前都会说你这题超纲了,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考再难的题也不会超纲了。

  这也说出了各位老母亲们担心的问题:没有了考试大纲, 那岂不是以后题目怎么出都可以了?那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岂不是更大了?

  “学什么,考什么”

  实际上,这种想法正反映出了现在大多数家长、孩子学习陷入的误区: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

  很多孩子为了应付考试,对很多知识都没有深入理解,只是通过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去熟悉考试的答题模式,形成机械式的应试思维。

  市面上很多的教辅材料,比如“掌握这36个技巧,中学语文不用愁”、“小学生作文高分妙招30个”、“高考必考67道数学题”等等,正是为了迎合家长、孩子的这种“应试”心理而做出的宣传。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孩子在考试中可以通过技巧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却丧失了自主学习能力。

  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哈佛商学院的柯比教授(W·C·Kirby)曾用过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来比喻:

  大部分学校是在岸上教学生这样游泳,或是直接跳进水里和学生一起游泳,而哈佛是把学生直接扔进水里,让他自己学游泳。

  这意味着教育的目的并非机械地灌输给学生知识,而应让学生学会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收获“学习力”。不是学习离开学校就再也派不上用场的考试技巧,而应让孩子成为一个“高品质的勤奋者”。

  这和《考试命题意见》中强调的“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不谋而合。

  “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

  

  没有了考试大纲之后,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孩子到底在学什么:

  例如语文,我们不是背阅读理解的答案就可以了,我们要学习的是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创造能力等;

  比如数学,我们不是背下几十道经典数学题,上考场时套用就可以,而是要培养自己“认知和思考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思维的逻辑性、行为习惯的条理性......

  所以你会发现,为什么大纲一取消哀嚎一片,因为我们从没学过“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学的各种“技巧”。

  在这种教育变化下,老师们需要提升教学方法,拼命地提升孩子学习兴趣,而不是布置大量重复的作业;

  家长也不能奢望多上几个补习班,找名师辅导就能够让孩子在考试取得高分;

  而那些想要靠“死记硬背”进入名校的孩子,也没有了退路。

  可以说,这次大纲的改革的目的就是想要扭转几代人的学习误区,也向各位家长再次发出了信号:未来真正让孩子脱颖而出的,不是分数高低,而是综合实力。

  无用的知识最为有用

  因此在未来,中考难度将大大升级,学生想进入名校难上加难。

  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孩子自身,都只有一条出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把学习能力和应试相结合,真正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素养。

  在2017年,由近百所美国顶尖私立高中组成的联盟MTC就正式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学生评价体系——A New Model,他们希望用这个新的评估方法,最终取代SAT、ACT等“美国高考”。

  在这个评估体系里,没有打分和评级,而是建立一个电子档案,持续追踪、记录、评估学生从小到大共8大能力的提升,未来作为孩子申请大学的依据。

  

  很有可能在未来,当我们的孩子去到美国读高中,或者参加美国高考时,评估的方式已经不再是考试,而是从小到大的综合能力评估。

  实际上每个国家都在尝试新的教育方式,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摆脱考高分的束缚,培养真正的学习能力,这恰是我们中国学生较为欠缺的。

  我们的专栏作者陈燚博士,曾多次担任国外知名公司的招聘官,他认为很多中国孩子,简历和教育背景都非常的好,但是在美国职场上很容易遇冷。

  根本问题就是这些孩子具备了“专业技能”,但在一般性思维、学习能力、职业力上的素养与认识都不够。

  

  什么叫一般性思维?

  他举了个例子,四大会计事务所的面试官可能会问你:

  你能告诉我纽约有多少个加油站吗?

  我们面试的这个房间,能够装多少个乒乓球?

  一般CEO都会坐在顶楼,如果你是CEO的左臂右膀,你怎样说服CEO能到一楼去办公?

  ……

  这些问题都是稀奇古怪的,但答案本身并不重要,它考察的是一个人通过以前若干年的学习,他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样的?

  他如何建立假设、收集信息,用论据来支持他所建立的论点,然后得出结论,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用最简单有效的语言把结果表达出来。

  

  许多世界名企都认为,对于一个完整的职业能力框架,这些一般性的认知能力往往比某个领域专属的专业技能更加重要。

  在孩子7-16岁,甚至是大学早期阶段,都应该更注重对一般性思维方式的培养,而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通识教育。

  通识的目的是深入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掌握某种技能。往往通识课程学得好的学生,后来在各个领域都成为顶尖高手。总的来说,通识教育是用最适合的方式,去一步步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而不是灌输内容。

  哈佛在通识教育上可以说是优秀代表,它非常强调学生“知识的广度”——对数理文学等做全方位的学习,对不同学科都有认识,最终能把不同的知识融汇贯通起来。

  本次《考试命题意见》所倡导的理念其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都很清楚,无论是未来出国留学还是国内升学,抑或未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需要T型人才——兼具知识深度和广度,同时有极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因此孩子在小学、中学、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学会“知识融通”。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从来都不矛盾

  其实这几年的高考命题,就已经体现出教育部有意在向“学什么,考什么”的方向改变了。

  像2018年的浙江高考题: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灿烂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这背后其实就是在考察孩子分析本地、世界及跨文化问题的能力。

  这种考察方向与PISA发布的一项颠覆性改革不谋而合——不仅要考学生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还要考察“全球素养”。

  

  拥有全球竞争力的孩子,不仅思维敏捷、外语流利,还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理解多元文化差异,实际上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一般性思维”。

  因此真正掌握了这种思维能力的孩子,才能够在新的考试形式中脱颖而出。

  我们曾经总结过这些高考学霸的特点(点击查看:从今年高考学霸的四大特质,让孩子从小多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1、追求海量阅读,但从不死读书;

  2、更在乎学习方式,而不是机械式的重复刷题;

  3、注重跨学科学习能力,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

  4、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我们并不推崇以“高考论成败”,但这些高考学霸的表现预示着,人们对于“高考状元”之“学习机器”或“考试机器”的刻板印象和标签化,是时候真正翻篇了。

  

  同时,不管是这次教育部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还是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的变化,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学科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好,本来就是殊途同归。

  也许在这种变革的推动下,“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这些名词都会消失,回归到本质,最终只有一个名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