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向尧:希望与学校相遇的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2008年,青羊教育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均衡,实施了“名校西移”工程,在名校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优质发展政策的指导下,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成都市草堂小学纷纷派出骨干团队,把名校的种子洒向三环内外的亟需优质教育的区域。2008年9月,在西三环外的苏坡街道培风路社区,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分校投入使用。34岁的向尧,就是被成都市实验小学派到西区办学的首位校长。

  12年过去了,向尧还在这里当校长,他的学校已经先后拿到了5个国家级荣誉称号,1个省级荣誉称号,10多个市级荣誉称号和数十个区级荣誉称号。学校的100多名老师中有 60%以上先后获得了省、市、区各级荣誉称号。当年接收的培风小学的学生里,周小莟考上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宁潇贤考上了清华大学。如今的实小西区,招收的还是周边附近的学生,但是生源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成都市第四教育联盟实小西区共同体龙头学校,一年后,实小西区领办的新校区也将在附近拔地而起。

  9月9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刚刚当选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的向尧。听他讲述了一个数字157,一个秒表和一个奖杯的故事。

  数字157 让教育改变社区

  办学第一年,实小西区其实就是一所以村小为班底的学校。5.12地震后,学校接收了附近受到地震影响的村小—培风小学全部500多名师生,又自招了93名学生。看着自家门口建起的红色漂亮建筑,周围的老百姓有点不以为然:“就是换了个名字,还是村小。”向尧知道,要让老百姓打心里认同学校,仅仅有漂亮的校舍是不够的,需要做出改变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对向尧来说,走出第一步改变,从新学期报到开始。157,这是他经常回忆的一个数字。“08年8月底,全校学生需要迁入新校区入读,学生返校报到前,我们特意给家长发了一封入学须知,上面用加粗了的黑体字提醒:‘请着正装到学校。’”然而报到当天,向尧校长站在门口,一个一个检查,1、2、3……整整157位,将近四分之一的家长被校长友善地拦在了门外。“我请他们回家一一换好着装再来。”向尧说。于是乎,一传十十传百,街坊邻里都渐渐知道了穿着拖鞋、背心是进不了实小西区的校门的。随着办学时间的推移,每年入学的学生人数在增加,每年被向尧校长拦在门口的家长人数却在逐渐减少,2017年8月的新生报到,穿拖鞋、背心到学校的学生家长人数首次降到了0。

  实小西区办学之初便确立了一个使命——办好一所学校,带动一方文明。学校所有的大型活动都主动向社区开放,孩子们也常常走进社区和社区居民展开互动。他们会挨个跟社区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宣传卫生知识……,为了补好家庭教育这门课,学校成立了家庭教育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活动、讲座,让正面管教、积极教育的理念深入家长心中。

  秒表计时 讲课超30分钟校长喊停

  当初,到西区办学的实小团队有8位老师,新学校全部接纳了来自村小的老师。高品质办学,需要定标准、转观念,让老师们看到“原来工作还可以这样做。”改变观念,就是要让老师们看到自己专业发展的空间。向尧和他的团队决定从教师发展入手打磨新队伍。他们引进来、走出去,请成都师范学院等高校老师来学校讲座,带领学校老师到实小本部参观、跟岗、学习,参加国培班提升自我,鼓励老师们申报课题提高业务水平。

  学校教学提升要靠成绩说话。刚开始,还没有摸到门路的老师们很辛苦,只能靠笨办法,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免费给学困生补习,增加作业量,“压力如山大”。“这样不行!”向尧决定从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质量入手。他提出了每节课老师只讲30分钟,剩下10分钟让学生“当堂过手”的“战术”。为了推行新政,一段时间里,每天他带着秒表走进课堂,掐着分钟给老师计时,如果教师的讲授超过30分钟他会站起来喊停。结果,老师们钻研课堂,减去不必要的环节,每一个接受听课的老师都能在30分钟内完成自己的讲课,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渐渐地,老师们开始明白,只有精心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把浪费掉的课堂教学时间抢回来。课堂教学效率上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也就减下来了。

  一个奖杯 给最最帅气的男老师

  在向尧的办公室书柜里,有一个有些单薄的金奖杯,黑色的底座上写着一排字——最最帅气的男老师。“去年教师节一个学生送给我的。”向尧笑着说,孩子放下奖杯,说了句:“校长,祝您节日快乐!”就跑掉了,他甚至还来不及问问这个学生的名字。

  在实小西区,新生开学参观学校,有一个特别的“景点”是一定要去的,那就是到校长办公室,每个到访的小客人会得到校长的一枚印章。“通过这个小小的举动消除学生的畏惧,让他们明白,校长并不神秘。”

  “教育要做到目中有人,更要做到心中有人。”走上实小西区教学楼楼梯,一整面墙上都是孩子的照片,向尧介绍说:“这是我们的笑脸墙,只有明星学生的照片才能出现在笑脸墙上。其实,全校每个孩子的照片都会在各个楼道的笑脸墙上展示出来,因为在我们心中,每个孩子都是小明星!”每一个因为个性特长发展获奖的孩子,也总能在学校的某处显眼的地方,某面墙上找到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奖状。

  “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每个孩子都很特别,每个孩子都很美好。”这所创办12年的年轻学校,除了在国家课程上下功夫,还推出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电脑机器人、创客、DI、陶瓷艺术、足球、篮球、击剑、扎染、绘画等等,教室走廊、功能室里随处可见孩子们的作品,8米多长的《清明上河图》是孩子们历时两年,用陶土制作而成的,非常震撼。川西民居特色的沙盘是孩子们自己捏制的。两年前,学校自己培养的学生还在世界WRO电脑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首次斩获了世界冠军。

  教师是什么?“教师不是蜡烛。”

  在向尧看来,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像是互相成就的彼此。当校长12年来,他仍然没有脱离一线,每周他还有四节课,教学生写作和阅读。“走进课堂,仿佛找到了当年当老师的愉悦,走进课堂,才能捕捉到孩子真实的想法。”

  从教27年,他仍然不改情怀,“希望与学校相遇的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