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时评:不评“三好学生”是个好开头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重庆南岸区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顾明远说,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如果顾明远会长这次的呼吁能够得以实现,那必将为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长远目标开了一个好头。

  曾记否,几十年前,小朋友们要戴上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也是要凭“表现”、分批次的。这种做法,给那些被暂时排斥在“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队伍之外的孩子带来多少心理压力,不知道教育家们是否做过调查。好在,现在绝大多数地区是适龄的孩子一起戴上红领巾、一起向队旗宣誓,共同感受少先队员的荣誉感与责任感。

  人之初,孩子的心灵一如空无一物的白纸,没有是非判断的标准,根本无从知晓善恶。所谓的善和恶都是来自后来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长久以来,从小学开始,学生们本着“德智体”三好的目标努力,这个方向是没有错的。但是,学生们的智力发育水平不同,体现出来的行为结果也一定不同。单就特定时期学生某些特定表现而评优劣、论高下,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对青少年的成长弊大于利。特别是,而今是应试教育主宰人生的年代,“三好学生”称号的意义更多地体现于升学、择校、奖钱、加分。孩子和家长为了一个“校三好”、“市三好”要出多少血、打点多少关系,数不胜数却尽人皆知。在有些地方,评三好几乎完全变成了功利竞争,彻底违背了设立三好时的初衷,也就更不具备正面的现实意义,反而成为实现教育公平道路上的羁绊。

  改变当下的教育环境,培养人格、体格、性格皆强健的祖国未来的目标无法一蹴而就。停止评选“三好学生”,让孩子们在平等宽容的环境中快乐起步,无异于为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开了个好头。(侯江)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