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坪石旧址欲建纪念馆 学生当年免费教儿童识字

  

  

  

  受战乱破坏和时间洗礼,当年中大留存于坪石的建筑遗迹已不多。在坪石镇三星坪村,记者找到了当年的中大校长许崇清的住所兼办公室。这是一座青砖砌成、式样普通的当地常见民宅。在半个多世纪风雨侵蚀之下,建筑大部分都已倒塌,连房顶也荡然无存,只剩下几扇长面青苔的残垣断壁依旧耸立于丛生的杂草堆中。

  抗战时期中大迁往韶关办学4年 断壁残垣间回荡悲壮历史和大师旧事

  文化风景线

  文/图 记者卜瑜 通讯员黄云伍、袁小莲

  70多年前,作为岭南第一学府的中山大学,在面临日寇进逼的关头,被迫三度搬迁以避战火。其中,1940年8月至1945年1月,中大撤至湘粤交界的乐昌市坪石镇。多年来,这一段历史一直被尘封于史料中。

  近日,中山大学韶关校友联谊会向韶关市委、市政府和中山大学发出建议:修建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坪石旧址。这一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响应,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筹划在原中大坪石校址上建设“抗战中的中山大学”纪念馆。相关人士还设想以原中大旧址为核心,建设农业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

  昨天,在当年中大师生们曾经奋战过的旧址,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重新勾勒出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大人不屈而顽强的学习情景。

  相关资料

  据史料记载,1940年8月,中山大学在代理校长许崇清带领下,全体师生从云南澄江迁回位于粤湘交界处的乐昌坪石镇。

  据考证,当时中大的总办公厅、研究院、先修班设立在坪石镇上。文学院先在坪石清洞,后迁往铁岭。法学院先在乳源县的武阳司,后迁往车田坝。理学院在坪石矿口,工学院在坪石的三星坪。医学院在乐昌县城,师范学院在乳源县的管埠。农学院则到了与坪石毗邻的湖南省宜章县栗源堡。

  他们的到来

  学生自搭简易住房 免费教儿童识字

  86岁的老人朱兰修,见证了中大师生在坪石学习与生活的点点滴滴。“那时候我才10多岁,突然有一天镇上多了好多年轻人和一些先生打扮的中年人。男人大部分穿西装,女人大都穿长袍、旗袍,原来他们都是从云南过来的中山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他们来到后,有家室的教师大部分都租了当地群众的民宅入住,而学生们则自己动手在山上自行搭建简易住房。

  “他们用杉树皮做屋顶,用竹片钉起来做墙壁,就这样建起了学生宿舍。他们吃饭是自己在食堂里煮大锅菜。吃得很简单,几乎天天都是大米饭就着镇上出产的青菜、咸菜、辣椒下饭。有时候会有肉,但很少。”朱兰修说,生活尽管艰苦,师生们与镇上百姓相处得十分融洽。学生们日间上课学习,课余“他们有的在镇上群众家里四处串门;有的则聚在一起,唱各种抗日救亡的歌曲;还有的则开了学习班,免费为当地少年儿童上课识字。”

  1942年年底,中山大学的学生总数由初迁云南澄江时的1736人激增到4197人。据统计,中大在坪石办学的4年多时间里,累计培养和毕业的学子近2万人。

  他们的撤退

  说走就走 旧物见证悲壮撤退

  1945年1月,日军开始对坪石形成包围之势,中大仓促通告紧急疏迁。大量师生兵分多路,一部分东向撤往仁化、梅县等地;一部分往西退往连县。

  朱兰修仍记得当时师生们大撤退时的情景,“当时说走就走,老师和学生们每个都只带了两三套衣服,除了书之外所有的东西都不要了,当时镇上到处可见他们遗弃的箱子、衣服等。”

  当时,朱兰修的家中住了一对夫妇,“男老师名叫林民光,年纪不到30岁,我经常看见他在房间里看书。”在朱兰修家中,至今仍保留着林民光老师用过的大立柜、一对当年学生们上课用的小木椅,一只手提箱。提箱用木板制成,外层是棕绳,锁扣以纯铜制成,虽经历大半世纪仍保存完好。而小木椅上,“建19”、“建30”的字样仍清晰可见,为当年建筑系学生所制。

  撤退过程中,师生们也上演了一个个以身殉国的悲壮故事。工学院卫梓松教授未能成功突围,不甘受辱的他奋而自杀殉难。中大附中教师陆兴焰、学生诸兆永在由坪石退往仁化途中,遭日寇杀害。

  大师的轶事

  马思聪演出中途夫人临时哺乳观众肃然静候

  粤北办学虽然条件艰苦,但中大还是吸引了一批著名的学者来校任教。如历史学朱谦之、人类学家杨成志、经济学家王亚南等。当时受聘任教于广西大学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教授,也于1943年6月底应中大文科研究所的邀请,前来坪石为师生作了一个星期的讲学。

  战时的校园生活,让学者们习惯了苦中作乐。当时,坪石还举行了马思聪、黄友棣等名家小提琴演奏音乐会。马思聪、王慕理夫妇当时就在坪石生下次女马瑞雪。有一次,马思聪夫妇正为坪石群众进行演出,刚出生的小瑞雪被留在后台交给学生照料。不料小瑞雪哭闹不止,哭声传到了前台。正在进行钢琴伴奏的王慕理,不得不暂停演奏,临时到后台给孩子喂奶。而马思聪就静静地站在台上,所有观众无一人喧闹,全都留在原位肃然静候,场面十分感人。

  中大子弟:

  我的亲人,你在哪里?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意外地遇见了一位居住在中大旧址附近的老人,她叫秦选英。出生于1941年9月22日的秦选英,是当年中大校医秦俊一在撤退时交给当地村民抚养的中大子弟。在她家里,记者看到了秦俊一当年写给当地村民的字据。“当年,父亲将2岁的我托付给了小水坑村的养父母,后来长大后我才嫁到了三星坪。”

  多年来,秦选英一直珍藏着这张纸质依旧鲜红、墨迹仍清晰可见、仿佛一切发生于昨日的字据。成年后,她四处寻亲,可是一直没有结果。每次有客人来中大旧址,秦选英就会早早地来候着,她总是郑重地拜托他们帮自己寻找亲人。她哽咽着说:“我现在年纪已经这么大了,我多想在有生之年见见我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