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儿童医院医教家模式为行为障碍儿童打开融入社会的大门
欢欢(化名)今年7岁了,目前上幼儿园大班。
来复旦儿童医院治疗前,病情表现为:主动语言少,不爱讲话,在家里以及在学校基本不跟人主动讲话;理解力差,在家里大人讲话时没有反应,课堂上回答问题也总是回答不出来;一些简单物品不会指认,也无法分辨不同的颜色跟形状,注意力经常不集中。一些简单的指令能够听懂,有时听懂却不会表达出来;生活上一些事不能自理,例如不会穿衣服、系鞋带等等,平常都是由奶奶来照顾欢欢的生活起居;语言表达能力停留在3岁左右(治疗时已经七岁了)。
奶奶告诉我们,欢欢2岁半的时候不会讲话也不会走路,平常只能大人带他走他就走,要是身边没有大人就不动,一直到3岁后才会走路,但还是不会讲话。去年在家里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他在学校里总是坐不住、好动,老师在学校里管不住他。
爸爸告诉我们,“欢欢两三岁时有带他去老家省会城市检查。他不说话,不发音,也做了智力方面的检查,医生说是智力不行。家里老人又说孩子还小,等等就会说话了。而且孩子小、不爱讲话,这在我们老家那边也有过类似的案例,后面还不是会讲话了嘛,所以我们也就再等等了。”
“后来,我也试着在网上了解这方面的专家、医院,了解杭州市这边有什么医院可以治疗、哪个医院比较好?然后就查到了杭州复旦儿童医院。起初是在网上了解了一下,后来就直接带孩子过来看,后续也就给孩子办理了住院手续,安心的做康复训练。”
复旦儿童医院在遵循国际的康复理念,以专业评估为基础,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按照幼儿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科学地设置课程,课程内容涵盖语言、认知、发音、记忆与思维拓展以及社交活动等各方面。确保在幼儿发育的“关键”期,为孩子早日融入幼儿园、小学做好准备,进行全面、个性、专业的康复训练。
每年都举办许多关爱孩子的活动,例如自闭症活动、关心桥公益基金捐款活动,服务于孩子。自关心桥公益基金成立以来,共有近100名儿童和家庭受到活动援助。
在公益项目方面,复旦儿童医院成立的“赛鸥复旦儿童关爱基金”用于对0-18周岁的自闭症谱系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认知障碍、学习障碍、发育障碍等发育行为疾病患儿,从专业评估到康复训练展开全方位不间断的援助,帮助患儿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融入社会。
在复旦儿童医院经过半年多的治疗,欢欢进步了许多。10月份时奶奶带着欢欢来医院复诊,欢欢能够较好的分辨事物,性格变得开朗多了,在学校里碰到认识的小朋友能够主动打招呼。
六个多月的相处,医护人员们对欢欢每天都有新的认识,欢欢也更愿意跟医护人员敞开心扉的聊天、玩游戏、一起学习。同时在上集体康复课时也能够很好的跟同龄小朋友交流。
治疗期间有欢笑也有困难,好在欢欢的康复训练效果很好,让医护人员觉得这期间的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应的。愿欢欢未来能够勇敢的克服困难、努力向前走。
对于在复旦儿童医院的发育障碍患者,虽接受治疗的孩子大多是在某方面薄弱,但通过复旦儿童医院康复部开展的心理、感统训练可以更好的锻炼孩子的思维、感知,打开知识与社交的大脑,在玩中学习、运动。
医教家相结合的方式,让患儿感知自己处在不同的主体范围中,所需要扮演的不同角色,感受因环境带来的不同氛围,积极开发大脑,去学习展现自我;利用多维度的干预,科学的训练模式,对孩子进行注意力的检测和训练评估。前后对比,用数据说话。
长期的计划和坚持,又分为三个进阶阶段,以周作为单位进行训练;同时开设家庭辅助训练,帮助家长调整好心态,情绪舒缓,学会家庭日常训练的基本模式,搭配一些辅助训练小游戏,让家长融入进来,形成医教家完美闭环,帮助孩子尽快融入社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关系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鉴于此种情况,未来复旦儿童医院会继续坚定的发挥儿童康复领域带头人的作用,全力开创“医·校·家”三方联合促进特需儿童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努力帮助更多特需儿童,尽快回归社会,拥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