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时评]“全童入队”变“分批入队”也是因材施教

  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教育厅和四川省少工委日前联合下发的《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为中心任务,逐渐改变“全童同时入队”方式,有组织、分批次地吸收适龄少年儿童加入少先队。首批入队队员一般不超过班级总人数的30%,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全童入队。(3月17日《成都商报》)

  四川将逐渐变“全童入队”为“分批入队”,是值得点赞的教育创新。

  “火红的队旗高高飘扬,鲜红的领巾系满理想。”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一个光荣的组织。在建队初期,由于积极大量发展少先队的需要,也或许是出于公平的考量,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入队,就全部加入少先队,当时的说法是“让更多的孩子戴上红领巾”,“要让娃娃们全部入队,不要把入队作为一个关 ”。长期以来,“全童入队”适应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需要。

  不过,随着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比如,学生激励手段需要创新,德育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全童入队”也就渐渐呈现出一个最大的弊端:在“全童入队”之下,个个都成了“先锋”,体现不出“先锋”的意义;不仅如此,对孩子们而言,“全童入队”让他们的自豪感、荣誉感大为减弱,入队的吸引力、神圣感、仪式感、归属感也大打折扣。

  这些年来,屡有一线教师不赞成继续实行“全童入队”,他们从教育实践中得到的感受是,少先队的门槛越低,对孩子们来说就越没有神圣感,孩子们的年龄越大,对自己是少先队员的荣誉感也越低,有的孩子甚至觉得“入队太没有挑战性”,不爱佩戴红领巾。在这种情况下,个别地方虽没摒弃“全童入队”,但允许学校选择“分批入队”。而四川变“全童入队”为“分批入队”,无疑是科学合理的。

  实际上,“分批入队”才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五个手指有长短,学生不是一般齐。受不同的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社会现象等因素影响,有的少年儿童在入队前学习好、表现好,有的少年儿童却表现不好、有缺点,这种差异客观存在。虽不能因此给孩子们贴标签,但也可将“能否入队”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一次教育契机,让好孩子先入队,让有待进步的孩子迟点入队,这种分批其实是因材施教,并不是将孩子们分等级。

  正如一位教育人士所说,“教育需要有效的契机。当一些孩子开始羡慕同学脖子上的红领巾,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时,老师就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告诉孩子,只要你再努力进步一点点,很快就能戴上属于自己的红领巾”。适度的挫折历练对孩子们的成长必不可少,如果只是一味赏识,不让孩子们从观照身边的榜样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他们的心理反而容易变得脆弱,反而不利于成长成才。

  只是,对暂时“掉队”的孩子,不仅不能扣上表现差的“帽子”,还要做好科学引导,帮他们做好改进,树立向先锋模范靠近的目标。(何勇海)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