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上半天课 那时学习轻松快乐

  

  上个世纪50年代的家庭照片,流行裱上“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上个世纪50年代的家庭照片,流行裱上“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志超 张灵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世纪50年代,是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初步建立的阶段。党和政府坚持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和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新人的方针,采取了诸如教育向工农开门、改革学制与课程、开展教师思想改造运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等重大举措,逐步改造社会主义教育。

  而为了加强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联系,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8年9月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经历过50年代教育的人们回忆,当时上午上课下午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相结合,这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在新中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处于重要地位,为当时教育的一大特色。

  而教育的另一个特色是,因百废待兴的共和国急需大批建设者和管理人才,于是,速成教育为国家之需要而生,轰轰烈烈的开了一批速成学校,把农村干部和产业工人培养成新的知识分子干部。在办学的四年中,大部分学员升入了高等学校,未升入大学的学生,完成学业后回到工作岗位,更好地发挥了骨干作用。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题词内幕

  说法一:来源于小学生抓特务

  据上海《新民晚报》报道,在纪念华东人民革命大学50周年之际,人们翻阅1951年5月28日第46期《革大改造报》中发现,原来“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题词是毛主席得悉苏州市金阊小学8岁小学生陈永康捉特务被打伤事迹,制作锦旗赠送给陈永康小朋友的。

  1951年5月3日下午1时许,8岁的陈永康和邻居家的两个小朋友在离学校不远的城墙上玩耍。一个20多岁、梳西式头发、穿着黑色皮鞋的男子叫住了他,随即拿出一包糖给他,又神秘地给了他一些钱和一包黄粉说:“这是面粉,放在你们老师的桌子上。 ”

  陈永康联想到老师上课讲过“反革命份子会用火药、手榴弹、用各种杀人方法来破坏我们的工厂、学校”。看到这个人鬼鬼祟祟的样子,他心想对方应该不是好人。于是十分镇定地说:“我陪你一起去吧!”走了约100米左右,陈永康看见城墙的另一端有几名解放军正从远处走来,他马上放下手中的东西,紧紧抱住男子的腿不放,并大声喊:“解放军叔叔快来抓特务!”男子慌了,狠狠打陈永康的头,陈永康被那人打了几拳,口鼻鲜血直淌,但仍死死抓住对方不放,直到解放军赶来制服该男子。后来,解放军告诉陈永康和他的家人:那名男子是特务,黄粉是炸药。

  毛泽东知道后,为此题词“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但是,陈永康并未见过此题词,原稿究竟在哪里呢?他想在有生之年弄清楚。

  说法二:给渡江小英雄

  1951年9月底,毛泽东接见安徽参加国庆的代表团,代表团成员中有渡江小英雄马三姐。毛泽东关切地问她念书情况,还送她一本精美的笔记本,并且在扉页上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老人忆事

  “人生第一个座右铭”

  一提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生于1949年,现为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会员的方金鸣就告诉记者,人生里接触的第一句口号,也是第一个座右铭,可能就是“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如果不仔细想想,我可能会以为这句口号是我一出生就识的。”方金鸣回忆,五六岁时,父母就给他做学前教育,因此有时会用这句口号来激励他,但他一直都没有放在心上,到了入学后,才认真关注这句口号,因为当时学校墙壁上到处都印着这句话,“老师也经常给我们强调,还鼓励我们要用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有些同学还把这句话写在课本的封面内,鼓励自己”。

  此外,广州市教研室的叶老师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他在外国求学,但对这句口号也非常熟悉,“外国读书的中国孩子,遇到困难时,也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短短的8个字却是求学真理,非常实用。”叶老师回忆。

  小学生没有升学压力

  除了记忆中深刻的“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外,记者采访了几位老人,听他们追忆上个世纪50年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50年代的学习是很快乐和轻松的!”广州市教育局前副局长姚继业说,“当年同样也有升学考试制度,而且选拔人才的方式比现在更严格,一个班40多人,可能只有几个能考上初中,而初中升高中,就更加难了。”姚局长回忆,“可能当时还不能预想,上榜和落榜后会有什么差别吧,所以无论成绩好坏,我们都是很开心的,也正因为如此,大家都特别投入。”姚局长说。

  上学轻松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学校曾经实行“二部制”。叶老师解释,二部制就是一个课室有两个班或者两个年级轮流上课,“当时教育资源有限,课室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于是只能分开上课,一年级在这个课室上两节课,然后到其他年级上课,时间平均分给各个年级,一个课室让两个年级上课”。

  上午上课下午劳动

  姚继业回忆,除了学习之外,还经常要参加劳动,“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基本是当时的教育方针了。”姚继业说。记者从方金鸣那里得到证实,“很多学校都只上半天课,学生下午去参加劳动,或者参加一些大会。”方金鸣在没课上时,就和朋友四处找可以炼铁炼钢的原材料,黄埔船厂去过,文冲船厂也去过,“找了铁回来,然后就交给学校拿去炼钢铁,那时几乎每个学校都有炼钢炉”。

  疯狂流行“汉语拼音拉丁化”

  方金鸣告诉记者,小学阶段留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58年的汉语拼音改革,那时他正在读4年级。而汉语拼音拉丁化,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使用的是拉丁字母,有点资本主义的味道。”方金鸣回忆,不过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不久,就已经很受欢迎了,身边的同学都在“疯狂”地使用,“为了尝鲜,我们写日记、写信,都用拼音代替汉字。”方金鸣说。

  这种疯狂持续了很久,不过热情很快就过去了,因汉字实在有太多同音字和同音词,“记得有一次写信给朋友,里面谈到‘抱负’;后来和那朋友相聚的时,他突然问我,你上次信里所说的‘报复’,是要报复谁呢?现在怎么样了?我当时就懵了,我什么时候要报复?”方金鸣说,后来才想起来,信里面说过“抱负”。

  教育那些事

  “国文”科改称“语文”

  解放前,语文课在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工作,建议把“国语”和“国文”更名为“语文”。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了在中学阶段共设14门课程,并正式提出了“语文”这一学科称谓。另外,取消了旧中国的“党义”、“童子军”、“军事训练”等科目,规定中学设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等14门课程。“计划”还单独设置了政治课程,加强了对学生的新民主主义教育。

  该教学计划不仅规定了课程的体系结构,而且还规定了各科目的内在结构,“计划”规定的教学总时间为7200课时。语文、数学和外语等3门课程分量较重,分别占课时总量的17.78%、16.66%和13.33%。

  工农速成教育:为国需要而生

  1949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应着重为工农服务,应普遍设立工农速成中学,吸收大批工农干部及工农青年入学”。

  教育部最初制定的工农速成中学教学计划是不分科的。1952年,开始分类。第一类,预备升入高等学校文史、财经、政法等社会科学专业,以语文、历史、地理为重点课程;第二类,预备升入高等学校理工科有关专业,以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为重点课程;第三类,预备升入高等学校医科、农科及生物学专业,以物理、化学、生物为重点课程。

  当时,速成中学的课程相当于普通中学的基本课程,自1950年创办到1954年停办,招生64700余名。

  工农速成中学为国家需要而诞生,同样为国家需要而走完她的历史进程。

  统一语言为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推广普通话,要求:从1956年秋季起,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在全国小学和中等学校的语文课内一律开始教学普通话;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应该同各地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合作,举办普通话讲座;全国各报社、通讯社、杂志社和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应该学习普通话和语法修辞常识,加强对稿件的文字编辑工作;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应该在1956年上半年完成汉语拼音方案,以便于普通话的教学和汉字的注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