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书法办百班四万群众提笔练字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中国网讯 日前,平谷区50余名国家、市、区三级书法家协会会员齐聚一堂,建言献策下一阶段书法普及提升推广工程。为提升平谷区“全国书法之乡”的文化影响力,营造浓郁的书法文化氛围,发挥书法艺术的文化育人作用,为休闲之都、文化绿谷建设助力,2017年初,平谷区开始启动2017—2019年书法普及提升推广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截止目前,在全区各乡镇、学校、街道、村和社区累计开办书法培训班100多个,开课1500余节次,上至84岁耄耋老者,下到3岁娃娃,全区4万余人次参加书法培训,众多的基层百姓享受书法文化乐趣。
书法培训班学员交流
2012年,平谷区被中国书协评为“中国书法之乡”。平谷是北京市唯一的全国书法之乡,中国书法之乡成为平谷的一张新名片,同时也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截止目前,平谷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已从2012年的23人发展到25人;市级书法家协会会员从62人发展到102人;区级书法家协会会员从108人发展到240人,有一定创作基础的书法爱好者更是达到1万余人。
按照计划,平谷区分别在区级层面和试点学校及乡镇街道安排专业书法师资力量近400人,开班授课。目前,区级层面成立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平谷书法院”开办书法高研班,主讲篆书和行草。在平谷六小和实验二小以及18个乡镇和街道建立20家特色培训基地,打造书法特色学校,加大书法培训力度,办班超过100个,请书法名师名家定期给予重点教学辅导。
书法培训班师生交流
周五上午八点,平谷区夏各庄回迁楼西区附近几个村的20多位村民准点赶到书法培训教室门口。走进教室大伙边打招呼边脱下厚重的棉服,大伙立即被弥漫的阵阵墨香包围了。老师一上讲台,大家规规矩矩地坐在课桌前。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李晓光按照大伙手里的字帖分别讲解示范隶书曹全碑和颜体书法的特点和书写注意事项。学员们认真听完就开始临摹练习。
从8月份开班,互为邻居的赵凤兰和李淑伶就结伴参加培训,55岁的赵凤兰零基础起步,在老师的指导下专攻隶书,目前写出的字已经有模有样。57岁的李淑伶大姐更是给自己定下年度学习目标,准备家里春节要贴上自己手写的春联。50岁的王唯军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可平时却嫌麻烦很少动笔。知道镇里书法班,王唯军课课不落,他说:“有场地,有老师教,还给准备笔墨纸砚,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统一安排场地,免费提供笔墨纸砚,统筹安排教学进度,管控培训质量。在三年行动计划的引导下,平谷百姓学习书法的热情高涨。形成了“家庭成员带着学”、“学员之间比着学”、“师生课下互动学”的浓厚学习氛围。在家长的带动下,孩子们也拿起了毛笔加入到学习队伍中,老、少同学、母、子同学、祖、孙同学成了乡村一道特色风景。76岁的毛继仲年轻时就能写一手漂亮的小楷,但因为背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无暇顾及个人爱好。今年八月份,山东庄镇成立了书法培训班。得知消息后,儿子毛永利赶紧就为父母报了名。只要有空,毛永利就会在周三下午,陪着父母到镇政府的书法教室听平谷书法院副院长张宝青的书法课。在张老师的耐心讲解示范与指导下,毛继仲对书法迅速入门,并在字法、笔法、章法、墨法四个方面加深了理解。毛继仲练书法,老伴帮忙叠纸、磨墨,愉悦地看着丈夫写字。看着夫唱妇随的两个人,毛永利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书法培训班学员交流
书法班学员之间互相切磋书法技巧,形成“比、学、赶、超”的气氛。学员课下不仅完成好书法临习作业,而且在微信群里与教师交流书写方法与习书心得。几乎零基础的军嫂张艺卓,在6月份平谷书法院行草高研班的入学考试中,凭借对书法艺术的颇高感悟与勤奋,抗住了激烈竞争,成为一名书法高研班学员。张艺卓丈夫在部队的工作很忙,平时难得回家一次,加上夫妻双方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她独自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在平谷生活,家中里里外外的活儿全得她一个人扛着,日子就过得像打仗一样紧张,可是她依然坚持学习书法艺术,做饭时,她用手机播放书法视频来学习;儿子写作业,她在旁边陪着练习书法;晚上干完家务,等儿子上床睡觉了,她充分利用这段“黄金”时间,练习书法直到深夜。他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平谷区书法院刘建丰院长的肯定和总顾问王友谊先生的褒奖。
随着培训的深入开展,练习书法不仅成了平谷区繁荣群众文化活动的重头戏,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曹家庄孟金増坚持乘坐公交上书法课,从不迟到,不缺课;金海湖镇学员王欢,身残志坚,每次步行二里多路,坚持每周不间断学习书法。大兴庄镇周稳大爷勤习书法摘掉了“上访专业户”的帽子。面对学员的热情,书法教师们自发每年上20节免费公益课,还利用赠送学员字画等方式激励学员进步。金海湖镇书法教师张赟,每天晚上不管多晚都在微信群里与学员们互动,指导学员作业。刘家店镇杜德东老师、山东庄镇叶长福老师义务免费为村民办书画夜校,提供书画用具,传授书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