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干了这碗反智鸡汤——《银河补习班》
来,干了这碗反智鸡汤——《银河补习班》
今天聊聊电影《银河补习班》。
片名Looking Up (2019)。
影片以宇航员马飞的一次太空惊险经历,带出马飞和父亲马皓文的故事。
马飞刚刚进入高中时,还是一名传统意义的差生,每门成绩都是班级垫底,用他老爹的话讲,就是很平均不偏科。随后经过马皓文的一番调教,马飞突飞猛进成了学校年级第一,并且通过招飞成为了一名飞行员。随后马飞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史上最年轻的宇航员。
马皓文帮儿子高中补课的一段经历,就被他们戏称为“银河补习班”。
《银河补习班》想以一种超脱幽默的态度,反思现有的教育制度。
不知道这部电影是不是想对标《三傻大闹宝莱坞》,一群天资聪明的孩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反抗陈旧保守的教学体系,并且最终用成绩证明一切。
显然《银河补习班》学到了别人的皮毛,并没有能够领回别人的核心思想。
《银河补习班》以反智的方式批判应试教育唯分数论,又以弱智的方式推崇素质教育。结果两头不讨好,整部影片给人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
电影拍得如此割裂,很大程度源自主创人员既不懂应试教育、又不懂素质教育。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断犹在耳边,偏偏现在很多人喜欢闭门造车。当影片创作者缺乏相应的生活经历时,创作出的影片只能剩下空洞的说教。
《银河补习班》穿插了很多著名历史事件,辅以大量的流行歌曲,试图打感情牌,勾起观众们的回忆,博得一丝好感。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自然很快就会认出影片中的这些元素,但这些元素充其量只能是影片的点缀和皮毛,不能成为影响影片质量的关键要素。
整部影片就像一碗变了味的心灵鸡汤。
受过高等教育的马皓文一方面享受着教育的红利,另一方面又在鄙夷着教育的过程。如果不是得益于教育制度,社会流动渠道全部堵塞,马皓文之流还会有出头之日么。光靠甩着膀子玩,有可能改变命运么。这是典型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通篇马皓文都在传播他的心灵鸡汤,乍一看很有道理,细细一想其实很有问题。
比如“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乱射有什么用。”有了梦想就能靠着乱射实现么,如果不勤学苦练,再好看的靶子也只是空谈。这都是眼高手低的毛病,高考志愿人人都可以填清华北大,是不是就可以说自己是清华北大落榜生了呢。
比如“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要有能开出XYZ的脑洞。”方法可以很多种,关键是要解决问题。问你“茴”有几种写法,你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母猪产后护理》也是一种方法,不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扯淡。作文写跑题了,即便文采飞扬,被打零分也一点不冤枉。
比如“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但我们可以控制的,是我们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废话,完全是理想主义者的一厢情愿,当说这话的人被社会按在地面摩擦摩擦,就会发现,很多时候连自己都控制不了。不然干嘛还要顶包坐牢呢?
比如“只要脑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事情。”又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估计距离用爱发电的日子也不远了。
而其中最瞎的就是这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桥,把自己的桥修好,是世界上最大的事。”
高级知识分子马皓文顶包坐牢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顶包的做法是违法行为呢。自己心里的桥都没建好,说到别人的时候咋就这么理直气壮呢。
当马飞卖父求荣的时候,马皓文表示很失望。其实父子俩心里的桥都一样,一直没有建好。也不知道马飞招飞的时候,政审怎么过的。
全片唯一正能量的估计也就是这句“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认输”了。
其实光喝心灵鸡汤一点点用都没有,最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地学习,强化记忆,日积月累,才能在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
首先,如果不是应试教育,犯罪分子的子女想不依靠考试成绩去闯社会,结果只能碰一鼻子灰。其次,素质教育不是整天游山玩水开拓视野就能把学习成绩提上去的。
马飞成绩很差,究其原因就是自身造成的。整天迟到逃课不听讲,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这完全是学生自身问题,和教育制度没有联系。
马飞成绩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内因,只有学生自己想学习肯学习了,才能学得进去,成绩才会提高。这和马皓文的反智教育方法毫无关系,硬要说有关系的话,也只是马皓文的卖惨触动了孩子。
可悲的是,一直兢兢业业苦口婆心的教导主任成了反面人物,甚至还编排了一个发疯的养子来糟践老人家。
谁都知道应试教育很苦,孩子苦家长苦老师苦,但是谁有更好的办法吗?现在强推减负和素质教育,教育局不许学校留作业,你看看把学生、家长和老师逼成什么样了。
莫名其妙,荒谬绝伦!
其实贸然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又不肯静下心来好好打磨自己,整出来的东西都会差强人意。不论学习还是拍戏,都是这样。
演艺界卖“学霸”人设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毕竟这些艺人只要会解一元二次方程就会被当做“学霸”了。这些“学霸”们,要么不知道知网,要么设计作品剽窃加违建。
以反智的方式暴露无知,
以弱智的方式兜售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