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存!深圳人必备防疫知识手册
最近防疫政策不断优化
估计很多人还满头问号
现在出差回来要隔离吗?
去医院要48小时阴性吗?
老年人得了慢性病能不能打疫苗?
所以小晚给大家准备了这份
《深圳人必备防疫知识手册》
这些知识你必须要知道!
#1
最新政策有哪些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结合深圳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实际,深圳市实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1. 高风险区应怎么划分
高风险区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
2.核酸检测还需要做吗
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缩小范围、减少频次;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3.什么情况下居家隔离
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密切接触者可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
4.解封须满足什么条件
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5.买非处方药不再受限
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不得限制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
6.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
优化疫苗接种服务,坚持应接尽接;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
7.分级分类做好健康管理
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摸清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8.人员流动非必要不受限
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
9.单元门小区门等禁封堵
严禁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
10.尽力保证正常教学活动
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
“新十条”更加科学精准防控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为更加科学精准防控,切实解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2月7日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通知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执行本通知要求,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严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知提出十条要求:
1. 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
2. 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
3. 优化调整隔离方式。
4. 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
5. 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
6. 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7.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
8. 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
9. 强化涉疫安全保障。
10. 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公共图书馆、剧院等演出场所
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文化和旅游部有关司局12月9日印发修订后的《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娱乐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剧院等演出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七版)》《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三版)》《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2年12月修订版)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2年12月版)》,优化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7日公布的“新十条”。
新指南除要求导游上团前核验健康码外,均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健康码、开展落地检。
新指南提出,对相关场所和从业人员继续加强管理,保留体温检测、通风消杀、防疫物资储备等措施,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监测、疫苗接种等要求;加强对个人防护引导和宣传,落实个人佩戴口罩、手卫生、科学餐饮等防护责任,提醒消费者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此外,新指南明确行业责任和属地责任相衔接,保留根据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可采取其他必要防控措施。
#2
个人防护如何做
做好个人防护,8个小贴士请收好:
①戴口罩
口罩及时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在室内外人员密集场所、乘坐电梯或公共交通工具时,均应规范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在医院就医时,佩戴医用外科或以上级别口罩。
②勤洗手
这些情况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清理垃圾;外出返家;触摸口、眼、鼻;咳嗽或打喷嚏;护理老人、儿童和病人;接触快递、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等。
③常通风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家中人较多、有病人或访客时建议开窗通风;
家中有居家隔离人员时,其所在房间应关闭房门,单独开窗通风。
④少聚集
远离有发热或咳嗽症状的人员;
减少聚集性活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⑤保持环境卫生
日常居家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消毒;
马桶冲水前要盖马桶盖,保持存水弯水封;
厨房炊具、台面、餐饮具等要及时做好清洁消毒;
定期清洁消毒厕所内卫生洁具和地面,表面有脏污或霉点时要及时清洁消毒。
⑥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老年人是最脆弱的群体,且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比例较高,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高危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始终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建议无接种禁忌、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已完成全程接种后满3个月要尽快完成加强免疫。
⑦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身体锻炼;
坚持作息规律;
保证睡眠充足;
保持心态健康;
健康饮食,戒烟限酒;
不信谣、不传谣。
⑧做好健康监测
用好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戴好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减少家庭传播风险,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重点人群(高风险)应注意这些
为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2月9日公布《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
方案坚持分类分级、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患基础疾病情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感染后风险程度等分为三个类别:重点人群(高风险)、次重点人群(中风险)、一般人群(低风险),分别用红、黄、绿色进行标记,颜色不同,服务内容不同。
根据方案,针对一般人群开展一级服务。针对次重点人群,在一级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二级服务。居家治疗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主动向社区(村)报备,并与辖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通过网络、视频、电话、远程或线下方式指导开展抗原检测、健康监测,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
经评估后为有需要的感染者提供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等开展健康监测,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指氧饱和度<93%等情况尽快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3天随访一次,可根据需要加密随访频次,至居家治疗观察结束。社区(村)协助落实对居家治疗感染者的管理,对有定期就医需求的指导协助就医,协助提供购药送药等服务。
针对重点人群(高风险,红色标记)、有紧急医疗需求的重点人群,以及其他有紧急医疗需求的婴幼儿、孕产妇等人群,在二级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三级服务。
失能老人或高龄行动不便感染者,经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确定的专家团队或上级医院评估后决定收治方式。对经评估后可居家的,在上级医院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监测、抗原检测等必要服务。经评估后不适宜居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协助转诊。重点人群(高风险,红色标记)感染者和有紧急医疗需求的人群,社区(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转诊,有紧急医疗需求的也可通过急诊就诊。
?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础疾病比较多,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较大,因此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护。
?慢性基础疾病患者要按照医嘱坚持用药;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时,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外出;如果重症高风险人群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疾病加重。
奥密克戎变异株有何特征?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从近期一线救治情况看,随着病毒变异,以及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奥密克戎导致的住院率、重症率、病死率都在大幅降低。
从当前全国病例来看,感染奥密克戎后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主要症状包括发烧、咽喉痛痒、干咳等,部分病人有头痛和全身关节酸痛症状,也有一部分病人表现在胃肠道症状,无食欲或腹泻。无症状和轻型大约占了90%以上,普通型(出现肺炎症状)已经不多,重症(需要高流量氧疗或接受无创、有创通气)的比例更小。
这与武汉保卫战期间新冠病毒原始株导致的症状有很大不同。当时,重症患者较多,一些青壮年患者的双肺也会呈白色,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但本轮疫情期间,从北京和广州的定点医院救治情况看,真正因新冠肺炎导致要插管上呼吸机的患者只有少数几例。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说,经过广东省专家组对几千例大样本进行详细研究,确定广州这波疫情的核心病机和刚开始在武汉传播的原始株,以及去年在广州传播比较严重的德尔塔毒株相比,有比较大的差异。
他表示,经过对症治疗后,大多数能够在24小时至36小时内缓解症状。“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或者普通型患者,康复以后核酸转阴也非常快,一般为5到7天,部分病人为11天,大多数5天左右就能够转阴。”张忠德说。
#3
接种疫苗这些事项要注意
老年人普遍免疫系统衰退,抵抗力较弱,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接种新冠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慢性病不是老年人接种疫苗禁忌症
没打疫苗的人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可能意识不足,还有人因为自己有基础性疾病,不敢接种;部分老年人担心接种不方便。如果感染新冠病毒,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导致死亡。
医务人员应科学判定接种禁忌,比如既往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热阶段暂缓接种。正在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冠心病患者心梗发作、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处于进展期等暂缓接种。积极接种疫苗,也是为自己的健康护航。
疾控专家近日表示,慢性病不是老年人打新冠病毒疫苗的绝对禁忌症,即使是患有慢性病,只要老年人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经过医生评估后,均可以打新冠病毒疫苗。
据了解,老年人只要不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在药物控制下病情稳定;没有发热,没有患急性疾病;本身对新冠病毒疫苗成分没有过敏;过往接种其他疫苗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急性过敏反应;未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即使是患有癌症、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只要老年人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经过医生评估后,均可以正常接种疫苗。相关监测数据也显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老年人打新冠疫苗需要注意什么
疾控专家表示,接种前先了解,接种完要留观,返家后不适要就医。首先,家人应认真听取医生的健康告知,了解即将接种的疫苗品种、作用、接种禁忌、不良反应和接种后留观等注意事项。
其次,要配合好接种后在现场留观30分钟的要求,特别要关注老年人自己的感受,如有问题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如果是在家中接种,也同样要做好留观30分钟的要求。最后,老年人在接种完疫苗回家后,出现不适,先联系接种门诊,必要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门诊医生。
目前,我国大规模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有3种:
打1针的重组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打2针的灭活疫苗(Vero细胞)
打3针的重组蛋白疫苗(CHO细胞)
这3种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都适合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可根据个人需求预约接种。
有哪些更便利的措施方便老年人接种
我国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总体情况还可以,但不同年龄层次有差异,8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率还不是很高。所以一方面要整体提高老年人的接种率,一方面要重点推进和提升80岁以上老年人的接种率。
在优化预防接种服务方面,相关方面将进一步提升预防接种服务的温度和便利性。在前期经验基础上,继续开设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同时开设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方便老年人接种。对一些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将安排有丰富诊疗和接种经验的医务人员,上门为老年朋友们提供接种服务,用良好的、有温度的工作服务,让老年人放心接种。另外,医务人员在接种过程中会耐心回答老年朋友们的疑问,会对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确保接种安全。
新冠疫苗现有6种接种组合
现在打疫苗有6种搭配组合:
? 2剂灭活疫苗+1剂灭活疫苗
? 2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 2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 2剂灭活疫苗+1剂重组蛋白疫苗
? 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 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吸入式新冠疫苗“加强针”
在深圳开打
12月5日,据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吸入式新冠疫苗已在深圳开打,但该疫苗目前只能用来做“加强针”,不能做第一针使用。
2022年9月,我国又有2款疫苗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组织的认证,被纳入“序贯加强免疫”的紧急接种队列,分别是吸入式“重组”疫苗和打针式“重组”疫苗。其中,吸入式“重组”疫苗为康希诺吸入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目前只能用来做“加强针”,不能做第一针;打针式“重组”疫苗为珠海丽珠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细胞)疫苗,目前只能用来做“加强针”,不能做第一针、第二针。
具体来说,吸入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是全球首款被用于“序贯加强免疫”的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方式为用嘴吸,只需轻轻一吸就完成了接种,对老年人比较友好。该疫苗通过口腔吸入至肺,使雾化后的疫苗经过呼吸道最终抵达肺部,在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同时,激发呼吸道黏膜免疫,形成“黏膜+细胞+体液”三重免疫保护,能高效激发黏膜免疫。
市卫健委表示,鼓励“混打”不同技术类型疫苗,即序贯接种,采用不同技术路线,或者说不同源的疫苗,根据一定的间隔和剂次,来接种。
至于如何预约接种疫苗?市卫健委表示,在深圳,需要接种的内地居民可通过“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深圳疾控”微信公众号、“健康深圳”微信公众号或者“社康通”小程序任一种方式预约。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士,可以通过“健康深圳”微信公众号自助建档和预约。如果老年人不太会用手机,可以由家人帮忙预约。家人预约好后,只要截图保存,打针时向工作人员出示即可。接种时,需要携带接种本人身份证,出示预约记录或预约截图。
#4
抗原检测咋操作
适用对象
有自主抗原检测需求人员:根据自主意愿随时检测,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购买抗原检测试剂。
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可以随时自主进行抗原检测,也可按照所在机构(企业、工地、大学等)要求开展规定频次检测。自主抗原检测时,自行购买;参加所在机构要求的抗原检测时,由所在机构发放。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应当每周开展2次抗原检测,也可以随时自主进行抗原检测,可自主购买;其所在地级市/区县,要按照辖区老年人数量及每周抗原检测频次,免费为老年人发放。
抗原自测前准备
1.洗手。
2.阅读抗原试剂说明书,了解自测流程及注意事项。
3.检查试剂的保质期及完整性。
4.环境温度在14℃~30℃,避免潮湿。抗原检测卡拆除包装后置于平坦、清洁处。
样本采集
1.用卫生纸擤去鼻涕。
2.小心拆开鼻腔拭子外包装,避免手部接触拭子头。
3.头部微仰,一手执拭子尾部贴一侧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1~1.5厘米后贴鼻腔旋转至少4圈(停留时间不少于15秒)
4.使用同一拭子对另一鼻腔重复相同操作。
抗原检测
1.将采集样本后的鼻腔拭子立即置于采样管中,拭子头应在保存液中旋转混匀至少30秒,同时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挤压拭子头至少5次,确保样本充分洗脱于采样管中。
2.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将拭子头液体挤干后,将拭子弃去。
3.采样管盖盖后,将液体垂直滴入检测卡样本孔中。
结果判读
根据试剂说明书,等待一定时间后进行结果判读。
阳性结果:“C”和“T”处均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处条带颜色可深可浅,均为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C”处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处未显示条带。
无效结果:“C”处未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无论“T”处是否显示条带。结果无效,需重新取试纸条重测。
结果报告
居民检测完成后,需按照要求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结果。
若抗原检测阳性,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时,居家隔离治疗;症状加重时,及时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及时前往二级医院就诊。
废弃物处理
不论检测结果阴性还是阳性,所有使用后的采样拭子、提取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由管理人员参照医疗废物处理。
检测完毕彻底消毒操作区域,并清洁双手。
市民如何选购抗原试剂盒?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指新型冠状病毒抗原自测产品,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需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第三类医疗器械编号规则是:国械注准xxxx(首次注册年份)x(产品管理类别)xx(产品分类编码)xxxx(首次注册流水号)(此注册证号编排方式仅适用于境内医疗器械)。
线下可零售企业包括:
1.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具备相应储存条件的医疗器械零售企业;
2.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具备相应储存条件的医疗器械批零兼营企业;
3.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具备相应储存条件的零售药店。
线上可销售的包括:
网上药店:线上通过网络销售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的,应具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包含“6840体外诊断试剂”,并办理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
电商平台:提供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网络交易服务的应当办理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购买时应选择包装完好和标识齐全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其包装应有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生产日期等中文标识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编号等信息。消费者可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注册证编号的真伪。
如果发现采购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未经许可生产经营、生产经营未经注册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等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举报电话12315进行投诉举报。
#5
居家治疗这么办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出台《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随后又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
居家隔离治疗要满足这些条件
? 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
? 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
? 家居环境要求: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尽可能使用单独卫生间。
可提前准备这些物资
生活物资:方便速食、零食饮品、主食、时蔬水果,保证每日饮水充足。
防护用品:体温计(感染者专用)、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带盖的垃圾桶。
居家隔离时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1、控制外出。居家治疗人员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到达医疗机构,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健康监测和对症治疗。
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
3、抗原自测。根据相关防疫要求进行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
4、自我健康管理。补充水分,保证饮食、休息等;保持心理健康,减少负面情绪。
居家隔离期间用药注意事项
1、无症状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确需服药时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
2、不要滥用抗生素。
3、如患有基础疾病,在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
4、适当对症备药即可,没有必要抢购、囤积。
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1、呼吸困难或气促。
2、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3、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4、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5、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新冠发病7日症状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总结了一份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从发病第1天到第7天核酸转阴的“症状分析”。
第一天:症状较轻。可能感到轻微咽干咽痛、身体乏力。
第二天:开始出现发热症状,部分年轻人高烧至39℃左右。同时咽部不适感加重。
第三天:症状最重的一天。高热39℃以上,浑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剧。
第四天:体温的高峰开始下降。很多人从这一天体温降为正常,不再发热,但仍然咽痛咽痒。一部分人开始流涕、咳嗽。
第五天:体温基本降到正常。但是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体乏力仍然存在。
第六天:不再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加重。前期病毒导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坏,人体通过流涕、咳嗽排出坏死的细胞。
第七天:所有的症状开始明显好转、核酸检测结果很大可能转阴。
结束居家治疗的条件
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感染者居家治疗
如何科学合理用药?
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下降,但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若通过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发现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阳”了怎么办?居家治疗期间如何科学合理用药?结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最新公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做出专业解答。
Q:通过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发现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阳”了怎么办?
A:目前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下降,感染后大部分表现为无症状或轻型,重症病例非常少,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都可以居家监测治疗。
居家监测和治疗是为了更精准有效地分层救治,一方面尽量避免新冠病毒进一步传播,一方面保障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危重患者的治疗。
《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显示,抗原检测阳性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及时按照四项分级原则进行管理和转诊:
一是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隔离或居家自我照护;二是普通型病例、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心脏病、肿瘤等)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转诊至医联体对应的亚定点医院治疗;三是以新冠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转诊至医联体对应的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四是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础疾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亚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转诊至医联体牵头医院治疗,牵头医院一般为三级医院。
方案还明确,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
Q:感染者居家治疗期间该怎么做?如何科学合理用药?
A: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以对症用药,但是无须囤药或大量购买药物。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镇痛药虽然药名不同,但成分相同,不能混合服用。如果用多了、吃多了,可能造成不良反应。有基础病的人群,要保障基础病用药不断药,病情稳定时,无须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病治疗药物剂量。同时,不能滥用抗菌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假如用药后症状没有好转,并出现呼吸困难和气短、原有基础病加重、持续3天以上发烧超过38.5℃等情况,应及时联系社区医生。若病情加重,可直接联系120到医院诊治。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显示,在科学合理用药进行对症治疗之余,居家治疗期间还要做好健康监测,控制外出,做好个人防护,按相关防疫要求进行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居家治疗人员尽可能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使用单独卫生间。家庭应当配备感染者专用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做好感染防控。
#6
权威专家怎么说
钟南山院士:99%感染者可10天内恢复
今年11月,112个国家的300多位专家在《自然》联合发表了一篇文章,提示了57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三条关于举国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应对,加强公共卫生的管理和全球采用疫苗。在这方面,中国这两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的患病率是全球平均值的1/374。这个指标说明了我们做得非常好,体现了生命至上。
奥密克戎(BA.4/5,BF7)感染不可怕,99%感染者可在7天至10天完全恢复。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Omicron)疫情的特点是传播性强。对比德尔塔Delta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显著降低。从去年12月以来,奥密克戎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越来越多,如广州的无症状感染者占了90%,说明它的致病率明显降低,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而关于出现状感染者的后遗症,需要更多时间的考验。
从学术角度来说,突发性急性传染病,假如没有症状的话,应该说是不算病。从北京、广州、重庆、郑州等几个大城市9月以来(截至12月8日)的疫情情况来看,新冠感染者的死亡率是非常低的。
防控政策的重心应当从防控感染转移到防控重症上来,要落实好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充分的疫苗接种能起很大防护作用。
下一步防控的关键之一是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异种疫苗的效果更好。可以用同种疫苗继续加强免疫;用异种疫苗加强免疫,效果明显提高;重点加强老年人及脆弱人群的免疫接种;加强医护人员的疫苗保护;加速研发及审批鼻喷、吸入型疫苗。
李兰娟院士: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
从传染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来说,传染病流行起始阶段致病率往往很强,大家对病毒也易感,也容易导致重症感染的发生,新冠疫情初期,严格筛查,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每一名患者,使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人民健康。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从原始毒株到德尔塔病毒,再到现在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率越来越低,这也是符合传染病变化规律的。
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大家无需恐慌。无症状感染在传染病学教材中称为“隐性感染”,在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中,无症状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其数量常远远超过显性感染。无症状感染也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后,大多数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这对于防止流行扩散有积极意义。
未来,应当将防治重心转向“防重症、降死亡”。同时,要加强对新冠重点人群的保护,要继续普及新冠疫苗接种。
新冠病毒在未来的自然传播过程中会继续发生变异。像流感病毒一样,新冠病毒变异常常会引起抗原性、传播性、致病性、药物敏感性等生物特性的改变,进而影响当前使用的药物和疫苗的效果。
我们还要密切关注病毒变异情况,研究病毒变异与致病力的关系,以及时发现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变异病毒。当前,我国疫苗接种的普及和多个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上市,加上国家在各级医疗资源上的投入和充分应对准备,民众不必对将来病毒继续变异而担忧。
张文宏团队:99.5%感染者不需要住院
中国防疫进入对病毒全面反攻的新时期。但是全国各地的防疫手势,医院和民众的认知,政府的应对,均需要进一步协调。
应对新冠的方案千万条,核心问题就一个,我生病了要去医院吗?围绕着这个问题,很简单,99.5%的人得了新冠可能不需要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医院发热门诊的医生,通过电话、网络或者是当面问诊就能解决。
但是,医疗体系必须保证0.5%的病人应该收治在医院。我们今天要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老百姓知道得了新冠不要随意去医院,在家就能很快痊愈,不过要有医生,最好是身边的家庭医生、社区服务中心熟悉的医生给予指导。互联网医院的快递小哥或者社区志愿者能够把买的药及时送到需要治疗的病人手中,那就可以了。
需要住院的病人,我们社区基层医生或者医院的发热门诊的医生处理后可以转到红码医院或者红码病区,得到高效的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
有条件的尽量居家隔离
绝大多数的新冠患者是没有症状的,大家不必恐慌。若出现咽干、咽痛、咳嗽、乏力、发热等症状,基本上7天至10天左右转阴。
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若出现发热、头痛等,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小儿患者可选用混悬液剂型;若出现咳嗽可选用复方甲氧那明等一类药物;若有鼻塞流涕症状,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另外一些中成药也很有效,如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建议选择一种适量储备即可,太多也是浪费。对于感冒及新冠的预防还应以增强自身免疫力为主,多喝水。
戴口罩、勤通风、讲卫生、重消毒、常运动、增营养、多交流、少聚集、测体温、种疫苗。这是市民朋友要坚持的。这不仅是疫情防控,也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北大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
这5种情况及时联系医生
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都是可以居家的,只有一少部分有严重基础病的或者可能需要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观察需要一定的基本条件,包括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有独立的房间。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与社区医生联系,而如果病情非常重,直接联系120到医院进行诊治:
一是出现呼吸困难和气短;
二是经过药物治疗以后仍然持续发烧,超过38.5℃,超过3天以上就到医院;
三是原有的基础病加重,用药也控制不住,糖尿病用药也控制不住,或者出现心前区疼痛这些急症危重风险的,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四是儿童、小孩出现嗜睡、呕吐、腹泻、拒食等。五是孕产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或者胎动异常,也要到医院救治。
#7
防疫知识知多D
防护篇
Q:日常如何正确洗手?
A:在餐前便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接触公用物品或污染物品后,以及触摸眼口鼻部位前,应进行洗手或手消毒处理。一般可采用简易洗手法,即用流动水冲洗10秒,也可采取七步洗手法。
Q:外出回家随身衣物要如何处理?
A:回家应立即换拖鞋、脱外套,没有直接接触过感染者,无需格外消毒。外出随身携带的包与物品,例如手机、钥匙等,可喷洒75%的消毒酒精或用酒精棉片,确保表面没有病毒残留。
Q:同时戴多个口罩能增加防护效果吗?
A:多个口罩同时佩戴并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口罩的密合性。
Q:如何正确保存口罩?
A:①可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②有独立包装的口罩,取下后朝内对折,放回原包装袋内。
③桌子用酒精消毒后铺上洁净纸巾,口罩朝内对折放置在纸巾上,上方再覆盖一层纸巾。
④将A4纸对折,口罩朝内对折后,放入A4纸中,口罩带子不要放入。
⑤自备收纳袋,将口罩放入,注意消毒并定期更换。
药物篇
Q:若感染新冠病毒服用中药要注意什么?
A:从原始株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病毒的致病性越来越弱,而传染性强了。从中医角度看,核心病机的变化是一种风热夹湿夹毒的特征,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一是发烧,热程大概是1至2天;二是咽喉疼痛、咽干;三是乏力,有些人会在发烧前或者发烧中出现骨节酸痛、全身酸痛等。随着3至5天的变化,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
对这种风热引起的外感类疾病,治疗上一般给予病人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毒、解表功效的这一类中成药物。
Q:最近孩子打了新冠疫苗,还能打流感疫苗吗?
A:可以,但要隔开。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间隔时间应多于14天。
Q:新冠治疗药物与一些降压药是否相互影响? 有无必要停用降压药?
A:从目前国内外的临床经验看常用降压药跟新冠治疗药物的作用点没有太大关系。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无特殊情况,需长期服用降压药,不应随意停药。
群体篇
Q:家中老人80多岁了,很少出门,有必要打疫苗吗?
A:老年人基础疾病比较多,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较大,因此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获益是最大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诚恳呼吁广大老年朋友尽快行动起来,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为自己的健康护航。
Q:当前我国老年人疫苗接种情况如何?下一步有哪些工作重点?
A:我国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总体情况还可以,但在不同年龄层次有差异,8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率还不是很高。截至11月28日,我国有90.68%的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了新冠疫苗,86.42%完成全程接种。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为65.8%。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方案要求,指导各地周密组织部署,优化接种服务,做好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和老年人的接种工作。
Q:孕产妇与普通人群相比是否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A:从总体人群表现看,孕产妇奥密克戎感染率和普通人群接近,出现症状的表现类型也和普通人群接近,如咽干、咳嗽、流鼻涕、浑身酸痛、发烧等。总体而言,与普通人群相比,感染没有给孕产妇的健康带来更多影响。
孕产妇需注意防护,做到以下关键点:出门、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到医院就诊时戴N95口罩,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居家或在办公室时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外出回来勤洗手。
Q: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孕产妇有什么防护要点?
A: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孕产妇要加强自我保护。有妊娠计划的女性最好在孕前接种新冠疫苗,增强自身免疫力。尽量调整好身体状态再怀孕。
Q:有孩子的家庭眼下是否应该多备一些药品?
A:家里备一些适合儿童服用的退烧药等即可,不建议家里过多存药。给孩子服药时应谨遵医嘱并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孩子居家时,要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多吃水果和蔬菜。
抗原篇
Q:哪些情况可能出现“假阳性”?
A:造成假阳性的情况有很多,因为抗原检测本质上测的是抗原抗体反应,我们人体有一些成分可能会与检测的抗体发生交叉反应从而导致假阳性。此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检测时若感染了类似于新冠的病毒,也可能产生交叉反应,导致假阳性。
Q:哪些情况会导致检测结果显示为“无效”?
A:可能是试剂盒的保存出了问题或者是检测环境温度没有达到规定的范围、滴加液体量不足、设计工艺本身的问题等。
Q:抗原自测试剂盒如何保存?
A:抗原自测试剂盒保存温度是14℃至30℃,一般室内常温保存即可。
疾病篇
Q: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株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A:感染新冠后某一段时间内存在的症状,比如我得了病以后,在一段时间内还有憋气、咳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是可以恢复的。目前国内外对新冠后症状的研究,针对的是之前的原始株,包括德尔塔。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感染奥密克戎后会导致后遗症。
Q:正值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孩子发烧、咳嗽,是否需要去医院?
A:秋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发烧和咳嗽是儿童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导致发烧、咳嗽症状的病原体非常多,以流感病毒等病毒为主,也包括某些细菌、肺炎支原体。
孩子生病后如果精神状态稳定,家长做对症处理、观察病情即可。如果连续发热超过三天、持续高热、频繁咳嗽或呕吐,甚至出现呼吸增快、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在医院期间,家长应做好自身和孩子的健康防护,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回家后立即脱掉外套、鞋帽并认真洗手。
(本文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中国青年网、国家卫健委、深圳卫健委、广州卫健委、北京市疾控中心)
出品 | 深圳晚报
策划 | 叶晓滨
统筹 | 刘琨亚 陈小龙
执行 | 周情 程旭薇 陈熳瑜 陈颖乐 邱炫豪
编辑 | 金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