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的阿妈们,有个编织梦

  

  理塘的阿妈们

  有个编织梦

  11月末的理塘高原早已进入冬天,空气和风硬如刀尖。勒通古镇318旅行记忆微博物馆里,早上九点,阿妈们开始一天的编织工作。在院坝头的阳光棚,阳光倒是好,早上天气还是冷,她们用一大块纸板挡着,中午再放下来。背景音乐是经文,小收音机重复播放,一边诵经一边干活,嘴不停,手也不停,老阿妈腿上套着厚厚的护膝。

  她们在织摩托车图案的妮热小毯,前些天综艺节目《我们的滚烫人生》里的哥哥们骑摩托车来这里,阿妈们看了摩托车的图片,就开始着手创意、出活,大家都惊讶:“她们好厉害,看一下照片就可以织出来啊。”

  中午和阿妈们去长青春科尔寺背后的东山顶上拍照片,她们先到,担心她们等得久,老孔说她们在那儿一下午都不会着急,上去一看,果然,四个阿妈对着白塔磕长头,不是表演,就是应对闲暇时间的方式,再日常不过。她们完全不扭捏,不用摆造型,坐在草地上,互相掰手腕、抛小石子玩,放松的样子,像自然中的山水树木一样,舒展自在。

  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太阳落山前,她们收工。早上戴着的口罩在院子里的铁丝上夹着,不是一次性的,是旧时加厚棉口罩,抗风寒,取走晒了一天太阳的口罩,各自骑电动车回家。

  这是几年来阿妈们每天的工作日常,再过几天,大伙就放假回家了,等来年春天暖和了继续工作。夏天,年轻的阿妈还要去挖虫草。在理塘,妈妈们都会妮热编织,这几位是为数不多把妮热当工作的妇女,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也因为她们的存在,很多人认识了理塘妮热,知道了妈妈们背后的故事和一小群人持续在做的事情。

  

  

  (妈妈树编织工坊之一)

  缘起

  妮热,汉语的意思是??被毯,是藏?族?常生活普遍?到的必需品。妮热编织品主要是山羊、绵羊毛,多为起绒织物,柔软、有弹性、有凸起效果。妮热图案纹样丰富,柔软细腻,经久耐?。这种编织工艺伴随草原牧民从远古一直走到今天,流传?今有?千年历史。2014年,理塘妮热被列为甘孜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理塘藏坝乡的扎西曲忠从西南民族大学毕业,回到故乡,“一开始没计划做妮热,后来我看到很多外地人喜欢理塘的传统手工艺,但是当地人已经很少做了,年轻人因为方便,开始用毛毯替代妮热。不过我的阿妈从小就喜欢编织,她在家除了做家务农活,就是编织,家里人觉得做那么多没有用,都不支持她。”曲忠和在理塘做青年旅舍、文旅公益事业的孔二,还有来理塘旅行的小白聊起这个话题,大家越聊越觉得:能不能给像曲忠阿妈这样的老手艺人搭个桥梁,把当地传统文化带出去,让更多人关注理塘手工艺,关注牧区女性。

  那段时间,曲忠还尝试做过一个小杯垫,有个游客非常喜欢,很想买走,曲忠发现杯垫有不少瑕疵,手艺还不到位,于是去找阿妈们请教。阿妈们很开心,也乐于教大家编织技艺。2020年,在理塘县委县政府、白塔社区和高城社区等各方支持下,大家发起了一项小型产业扶贫项目,挑选了一些妈妈们,请有妮热技术的藏族妇女进行培训,然后固定几位电影盒子进行妮热产品的生产。找设计师进行设计、改良,也自己研发有理塘特色的藏窗图案,处理原材料羊毛、洗、处理、染色,成型后由编织老师教技法。改良后的妮热产品主要有妮热背包、妮热靠垫、妮热挂毯,小挂饰、旅游纪念品。

  理塘妮热品牌叫“妈妈树”,高原的母亲勤劳坚韧,她们像一棵树,能支撑保护自己的家人,“我们想做妈妈们背后的大树,让这个项目为单亲妈妈、贫困妇女提供就业平台。”

  

  

  

  

  (在做妮热的阿妈们)

  编织妮热的阿妈们

  如今,“妈妈树”共有5位在职员工,采用“基本工资+奖金+计件”的工资绩效模式,在“车马村壹号”的阳光棚和移民一村的阳光棚共有两处工坊。“车马村壹号”的阳光棚是和游客距离最近的工坊,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跟妈妈一起做手工,一起玩耍,摆龙门阵。她们身上有最古老、最真实、最鲜活的理塘。

  每个阿妈的强项都不一样,泽仁拉姆负责传统手工艺品,吉祥结、手环;曲措可以做藏窗、藏毯系列的靠枕;格拉西负责手机包色彩的搭配和制作;单珍擁西负责雪山系列靠枕、挂毯以及产品质量把关。

  曲忠的阿妈格拉西也在其中,最开始是大伙请来帮忙的,“她13岁开始跟着我外婆做妮热,手艺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好,当时我们做格聂雪山图案遇到困难,就请我妈妈过来指点。后来大家说,阿妈手艺这么好,要不就加入我们的团队吧。”曲忠说阿妈生平第一次出来工作,拿到自己人生中第一份工资,还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欢的手艺,她特别开心。今年,格拉西阿妈也被评为理塘县妮热代表性传承人。

  “刚开始真的有点困难,有的妈妈家里人反对,觉得妮热家家都有,做这个没有出路,阿妈们大多不会说汉语,在沟通方面有障碍,很害羞,”曲终说两年过去了,她们的变化是最大的,现在能听懂汉语,还可以和游客交流,甚至售卖产品。这两年很多媒体、综艺节目都来理塘拍摄采访妈妈树,大家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了阿妈们。她们从最开始的忐忑自卑,认为自己的手只能挖虫草、洗衣服、带孩子,到后来,从手艺到人,完全自信起来,可以染出各种颜色的线,只要拿一个图片给她们看,她们基本可以用妮热呈现出来。

  “做这件事情,是她们喜欢的工作,也可以解决她们的收入,慢慢的都会好起来。”

  

  

  

  

  

  (快乐的阿妈们)

  年轻一代的手艺传承

  曲忠回忆:“妮热是我童年里一直有的东西,从小看着我外婆、阿妈,还有身边的阿姨编织,以前是大的羊毛毯,现在改良为小件产品。我没事也会和阿妈们一起编织,我背的包也是自己织的呢。”

  曲忠大学读藏语言文学专业,回到故乡做这份工作时,很多人劝她,家里没有读过书的阿妈都会做妮热,你读了大学出来,又回去做妮热,多没意思啊。曲忠从来没有后悔过,她说既然选择了做妈妈树,就一直做下去。她在妈妈树,主要负责和妈妈们沟通,交流技艺,收集她们存在的困难,也参与妈妈树的对外宣传。“妮热和我有很深的渊源,妈妈是编织手艺人,爸爸也在做植物染,我们全家都对传统的东西感兴趣。”平日里,她会去找当地的老手艺人,听他们讲过去的织布机,还有理塘的传统文化,听得特别感兴趣,也会记笔记,只要一有时间就研究这些,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了。

  她和阿妈们共同成长,和妈妈树共同成长,也从阿妈身上学到很多。“她们的编织手艺真的很厉害,那天随手给了阿妈们一个胖卓玛的图片,她们很快就织出来了,我特别佩服她们。她们虽然没读过书,但正直光明,我阿妈从小就和我说不能偷不能抢,不能说谎,其它阿妈也是,总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曲忠说看到阿妈们脸上的笑容,是她最开心的瞬间,她们知道很多人喜欢自己的产品,觉得有价值,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还可以挣钱,有自豪感和荣誉感。

  今年,妈妈树团队在设计品类上做了调整,减少了一些种类,保留了受欢迎的抱枕、挂毯、包包等,藏窗图案、理塘的秋天、雪山图案也保留了。他们正在和著名咖啡品牌的设计师合作,把妮热织在衣服上,等待定稿打样,曲忠说是个新的挑战。“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线上的销售环节、新产品的开发。虽然我们的规模还小,但是已经有很多回头客了,我们的抖音账号也有15万粉丝了。一步一步来吧。”

  谈及明年的愿望,曲忠说,希望阿妈们能做组长,再多带几个阿妈一起来做编织,有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妈妈树才能茁壮成长。

  她讲起过一个瞬间,“最喜欢的还是理塘的夏天,我们一家人去耍坝子,草原上的花草都开了,躺在草原上仰望天空,天空蓝得很,什么都不用想,很舒服。我的阿妈看到一个好看的花朵,说想把它织出来,然后我们俩就一起讨论怎么实现。“高原的日子还长,阿妈们的编织梦、妈妈树的妮热梦,年轻人的传统手艺梦,已经在草原上慢慢生长并开始飞起来了。

  

  

  

  

  

  (妈妈树妮热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