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孟庆江:日本人把连环画叫漫画,我本人是不同意的
中国网北京7月6日讯 (记者 秦金月)7月4日下午,《1963-1991全国获奖连环画暨孟庆江先生从艺66周年纪念精品展》座谈会在北京荣唐连环画博物馆召开。
著名连环画家,原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原《连环画报》主编孟庆江在线上出席会议并分享了自己从艺66周年的心得。虽然年逾八旬,但孟老精神矍铄、中气十足,谈起挚爱的连环画滔滔不绝,观点犀利分明。孟老笑言,“85岁还小,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著名连环画家孟庆江(资料图)
孟庆江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专业,师从一代宗师蒋兆和、叶浅予。在他66年的从艺生涯中,曾画过一百多套连环画,艺术成就丰硕,获得过数次全国连环画大奖。他的作品《刘胡兰》《蔡文姬》《长恨歌》分别获得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二等奖、三等奖;《孙悟空大闹黄花观》《窦娥冤》分别获得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套书一等奖、二等奖。除了长期从事连环画一线创作,孟庆江还历任多个连环画出版的领导工作,因此对连环画出版事业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本次北京荣唐连环画博物馆展出了孟庆江作品《蔡文姬》《长恨歌》的部分原稿。孟庆江也在线上接受了中国网文化发展中心记者的采访。
展览现场(北京荣唐连环画博物馆供图)
不能简单地将中国的连环画等同于漫画
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这种绘画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新中国成立之后,连环画一度成为几代人的启蒙读物,并在上世纪90年代起,以收藏品的身份重回人们的视野,成为继字画、瓷器、邮票、古玩之后的第五类热门收藏品。
不过,连环画市场目前也面临诸多问题,如在选题和绘画手法上落入窠臼,缺乏对当下的关注,原创性不足。尤其是近年来面临漫画、动漫等冲击,连环画的出路在哪里,成为从业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孟庆江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日本人把中国的连环画叫漫画,我本人是不同意的。”
事实上,中国的连环画艺术表现形式多样,题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特色,也使其与其他国家的漫画作品有着很大的区别,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中国的连环画等同于漫画。
在孟庆江看来,外国的动漫确实有很多优点,如更加突出画中的人物,文字语言简练,这一点和中国的连环画有很大不同。动漫取材更加广泛,具有生活化、实用性等特点。但动漫也有缺点,人物形象比较概念化,男女老少的面孔呈现出一致性,没有鲜明的特点。创意有好有坏,一些恐怖黄色暴力的题材容易对读者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的连环画题材大多都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如取材于古今中外名著、革命传统故事、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等,天然对中国人友好。人物形象生动不单调、各具特色,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线描、素描、水彩、木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也结合了中西方绘画的特点,让普通观众更能直观欣赏到连环画的艺术性。
除了连环画,中国也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优秀的动画片。因此在这个领域,中国从来不乏优秀作品与国外一较高下。
但连环画的缺点也不容忽视,“题材陈旧,表现形式老一套”,在孟庆江看来,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吸取国外漫画行业发展的精华,连环画出版机构和相关的政策需除弊革新,才能让连环画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孟庆江特别提到了“5155工程”。这是1995年由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实施的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即力争在两三年内建立5个动画出版基地(分别由辽宁少儿、中国少儿、少年儿童、接力和四川少儿5个出版社牵头),重点出版15套大型系列儿童动画图书,创立5个儿童动画刊物(即《中国卡通》、《北京卡通》、《少年漫画》、《漫画大王》、《卡通先锋》)。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5155工程”出版了多部优秀作品,有力推动了中国儿童出版工程的发展。孟庆江希望今后还有更多类似的政策扶持,助力中国连环画事业的发展。
展览现场(北京荣唐连环画博物馆供图)
千万不能把青少年的读物变成“毒物”
谈到此前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插图问题电影先生,孟庆江痛心疾首,从自身经历指出这些“问题教材”对少年儿童的毒害。
早在2004年,就有家长对媒体反映,为孩子买的一本儿童图书《刘胡兰》中,卡通插图将英雄刘胡兰改头换面,画成了一头金发的漂亮洋娃娃。无独有偶,在这套某出版社出版的10本“少儿注音名人故事”中,雷锋也被绘成了一个眼睛溜圆的金发男孩。
据中国新闻网2004年5月《刘胡兰成金发洋娃娃 少儿图书岂能“漫画”英雄 》一文披露,“1932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刘胡兰,在该书的封面上就显得十分另类,虽然满身补丁,却穿着充满现代感的低腰褶裙。刘胡兰上刑场的悲壮时刻,书中却让小英雄顶着一个极其类似日本动漫中‘不良少女’的特征发型。金发女郎被五花大绑,表现的竟是一个革命小英雄壮烈牺牲的最后一刻。”
孟庆江对这件事印象深刻。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彩绘连环画《刘胡兰》以38幅彩画和简明的文字,展现了巾帼英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壮丽一生,在读者中影响广泛。
因为刘胡兰牺牲时年纪尚小,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为了更好地贴近这位伟大的巾帼英雄,在创作连环画《刘胡兰》之前,孟庆江特意到山西省文水县实地采风,与刘胡兰的继母胡文秀促膝长谈。没有英雄的照片怎么办?孟庆江就在当地找了几位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她们与刘胡兰牺牲时年岁相当,孟庆江让刘母通过对这些女孩的眼睛、鼻子、嘴唇、脸型等局部特征的辨认和比较,看看哪个部分更像刘胡兰,逐渐拼凑起刘胡兰的形象,为之后的连环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连环画出版后,刘胡兰的形象从此在中国人的心中长存。
因此,谈到刘胡兰被画成“金发的洋娃娃”,孟庆江时隔多年仍是无法释怀。他强烈表示,革命烈士的形象不容如此亵渎。
此前爆发的“问题教材”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这类问题的警惕。各类画作出版发行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孟庆江提出了“四个千万不能”:
千万不能崇洋媚外;
千万不能只让专家点头;
千万不能向“钱”看;
千万不能把青少年的读物变成“毒物”。
孟庆江表示,只有把握住这四点,才能通过连环画这一载体更好表现中国人的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孟庆江建议,各类出版单位,对于连环画的出版一定要有创意,不能一直再版、“炒冷饭”,在连环画的形式上,可以吸取外国成功的经验,但主要还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传承的载体之一,连环画虽然在市场上暂时遇冷,但不会自然消亡。对于这种艺术载体,我们有责任继承下来。
孟庆江同时也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扶持连环画产业,出版社负责连环画出版的把关人必须是该领域的专家,也要建立相应的基金奖励制度,有利于集聚该领域的专业人才。此外,相关部门要成立评议委员会,把关中小学教材,不要让“毒物”流入市场。
孟庆江表示,《1963-1991全国获奖连环画暨孟庆江先生从艺66周年纪念精品展》是对连环画发展情况的一次“检阅”。他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更好传达民族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