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练字乐淘淘
>>>点击进入三明频道 体验更多精彩
“陈老伯,麻烦您帮我写副字,我想带回老家去。”2月24日,德化籍徐女士敲开了陈士昔老人的家,手里拿着一叠宣纸。“您要写哪些内容呢?”陈士昔递给徐女士一杯热茶笑着问。
徐女士说:“我主要是为了鼓励儿子用功学习,您帮我想想。”
……
像这样上门求字的事,对陈士昔老人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自己的字能被大伙喜欢,他觉得很有成就感,乐此不彼。
家住大田县均溪镇银山南路的陈士昔,是一位执着的书法爱好者。69岁的他,面容和蔼,身材虽然不高,但精神矍铄,看着像50多岁。
书法改变生活
步入陈士昔家的客厅,墙上的斗方、条幅、对联等大小不一的书法作品跃入眼帘。屋子右侧用于挥毫泼墨的宽大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整个房间里飘散着笔墨的清香。“人老了就得有个爱好,自从我练字后,心里有了寄托,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陈士昔感慨地说。
2009年5月,长期忙于生意的陈士昔闲了下来,对清闲养老的生活很不习惯,一段时间,他总是闷闷不乐,喜欢一个人关在屋里,不爱说话。陈士昔的情况让儿 子陈兴挺犯了难,父亲如果长期自我封闭,万一被老人痴呆症给“相中”,那可是“灾难”,怎样才能让笑容重新回到父亲的脸上呢?
陈兴挺冥思苦想,终于想起父亲过去喜欢练字,于是买来一支毛笔和100张宣纸,鼓励父亲重拾毛笔练习书法。
陈士昔每天6点起床,洗漱完毕后,先沏一杯热茶,然后摊开宣纸,开始专心练字,一天至少书写十几张。起初,陈士昔买来各种历代书法名帖,进行临摹。一次偶 然的机会,陈士昔结识了三明市书法协会会员谢青海,因为钟情书法的缘故,两人聊得十分投机,并成了好朋友。谢青海时常为陈士昔“指点迷津”。有好友的鼓励 和帮助,陈士昔练字的劲头更足了,书法水平也逐渐提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几年的努力,陈士昔参加了全国各类中老年人书画大赛,并屡次获奖。每当传来获奖喜讯时,陈士昔心里美滋滋的。不过,比起获奖,他 更喜欢写字赠与朋友、乡亲。遇到友人讨一幅字,他总要写出五六幅来,挑最好的给对方。他说,能被大家认可才是最开心的事。
陈士昔说,书法带给他的不仅是心灵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书法带给他健康,使他保持了敏捷的思维。书法讲究精、气、神,它对老年人来说是一555电影网种很好的锻炼方式,不但在享受艺术中锻炼了身体,而且提高了修养,一举两得。
儿时苦学认字
“今天的好生活来之不易,过去没钱上学,我想要学认字都难!”陈士昔回忆起童年,不禁感慨万千。
陈士昔3岁时,父亲就过世了。母亲含辛茹苦把陈士昔兄弟拉扯大。因为家庭贫困,陈士昔只上到一年级就辍学了,成为一名放牛娃。
一天,陈士昔赶着牛上山吃草,瞧见邻居陈传链老人,一边放牛一边看书,陈士昔羡慕极了。“这是什么书这么好看?”陈士昔走上前问道。“是《传记》,听说过吗?”陈传链回答。“没有,我很想学,我可以帮你放牛,你能教教我吗?”陈士昔道出了心里的期盼。
陈传链爽快地答应了。于是陈士昔放牛时总带上一本书,遇到生字立即请教。因为买不起本子,陈士昔常常用竹片在地上写字。
经过勤学苦练,陈士昔识字近万。为了贴补家用,陈士昔开始帮人抄写民间山歌。后来,陈士昔在家乡——济阳乡大墘村担任村副书记兼村文书。由于经常要书写标语,陈士昔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为了生活,陈士昔做过木匠,当过会计,后来经商。生活的磨砺,练就了他坚强执着的性格,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因为喜欢古诗,他居然用毛笔抄写了约3万字 的《唐诗宋词三百首》。“字写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能放松心情,享受书法艺术的快乐,希望更多的老人老有所乐,开开心心的过日子,那就更好了!” 说罢,陈士昔爽朗地笑了,那笑声在房间里久久回荡…… (林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