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委员高善峰:拓宽川渝基础教育领域交流合作 | 委员在这里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深水区,川渝两地教育协同发展步入“快车道”。1月29日,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作为常年扎根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思想宣传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会会长高善峰提出了多项关于未来两地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建议,譬如:鼓励两地中小学校“结对子”、开展成渝地区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合作、共享师资培养资源和教育科研成果等。
“川渝两地教育主管部门对推动川渝两地教育合作高度重视,制定了专项计划,积极推动两地教育协同发展。” 高善峰告诉记者,在调研过程中,他发现目前我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不同阶段在参与教育合作发展中有一定冷热不均的情况。
职教很热,普教较冷
职业教育成立了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财经职业教育联盟、人工智能职业教育联盟、大健融合联盟、商贸流通职业教育集团等。但在普教方面,除成立了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之外,还缺乏高层次的交流平台。以在成都部分中小学校的调研发现,80%左右的学校没有参与相关活动、没有相关工作规划。
学校不热,学生较冷
在参与调查的中小学校中发现,70%还没有参与、没有规划、没有宣传与“成渝地区教育协同发展”相关工作。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概念,了解其价值的更是寥寥无几。
高善峰说,川渝两地加强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是一项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增进川渝两地的社会和文化认同,凝聚更广泛的共识。针对当前基础教育领导交流合作还有待加强的现状,他提出以下建议:
立足长远,携手推动双城经济圈基础教育整体发展
川渝两地要立足未来双城经济圈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方向,做好推动基础教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不断满足双城经济圈人才需求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联手打造教育高地。要将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作为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教育科研机构等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合作交流机制。积极推动建立两地区市县之间结对签订“教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校际间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逐步形成沟通有序、协作有效的成长共同体。
搭建平台,积极推动双城经济圈多层次的基础教育合作
推动川渝两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川渝两地中小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通。推动基础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之间的交流。推动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鼓励两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作为成渝交流合作的品牌项目重点进行推进;开展常态性教学教研交流,如成渝基础教育发展论坛、中小学校成渝文化课题研究等,加强师资培训、教研合作交流,共享师资培养资源和教育科研成果,共推“三名”工程建设。双方秉承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赢原则,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的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校育人质量。
着眼未来,加强川渝两地中小学生的互动交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着眼长远发展的国家战略,是一场面向未来发展的“持久战”。要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地教育真正同声同气,在中小学生层面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要加强川渝两地共同策划特色品牌交流活动,由特色项目来联动双城学校、学生参与,以品牌活动来增强两地青少年参与。比如开展成渝地区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合作、中小学生巴蜀文化知识大赛等,联合打造一批符合时代需求、体现两地特色、深受两地青少年欢迎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产品、两地红色文化学习实践基地等。除此之外,还应推动两地城市间、校际间的合作,年级间、班级间、社团间等,都可以创新开展各种交流合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